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安全科学   1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15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烧结砖生产中氟的逸出及钙基废渣固氟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砖坯烧制过程中,氟逸出的初始温度约为600℃,大部分氟在约800℃至砖坯发生明显烧结的温度内逸出,以CaO含量高的粘土原料制砖,氟逸出量相对较少。在此基础上,提出在制砖原料中添加适量钙基废渣抑制氟的逸出,并进行了详细的实验室和工业性试验;结果表明,在适宜添加量下,存氟率由约25%增至70%以下,且不影响砖制品质量。  相似文献   
2.
页岩干馏后固体废物的利用途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页岩废渣及尾矿是油页岩经低温干馏处理后的固体废弃物,不仅占用了大片土地,增加了运输负担,同时也对周围环境造成了环境污染,因此必须积极研究开发对废渣及尾矿的综合利用,以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随着节能,节地,利废的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粘土空心砖被停止使用,这就为页岩废渣及尾矿的利用提供了前提条件,检验结果表明,用页岩废渣及尾矿制造的多孔砖符合国家优等品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3.
综合利用煤矸石、粉煤灰等工业废渣生产建筑材料,是我国长期的一项资源综合利用国策。近几年,我国陆续引进了西班牙、法国、美国等国家先进的制砖生产设备,并进行了消化吸收,但在耐磨材料的耐磨性能和一些关键技术方面一直没有很好解决,不能适用于煤矸石、粉煤灰等工业废渣制砖。目前全煤矸石、高掺量粉煤灰等低塑性原料生产高强度多孔砖的主要设备——硬塑挤砖机还得全部依赖进口,价格相当昂贵,制约了煤矸  相似文献   
4.
从实验室试验和工业性试验出发, 煤矸石制非烧结砖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用煤矸石和适量固化剂制成的非绕结砖经过28d自然养护后,其质量和放射性均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利用煤矸石非烧砖无 技术上还是经济上都是可行和有利的。  相似文献   
5.
岳阳电厂灰渣,过去一直以灰场堆放为主,很少利用。灰场容量350×10~4M~3,仅够排放7年之用。为了解决灰渣出路,电厂分析了当地砖瓦厂多,烧砖技术力量雄厚的有利条件,于1980年率先建起一条年产4800万块粉煤灰烧结砖的生产线。粉煤灰作为烧结砖生产原料的试验生产成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此后,远村近邻纷纷效  相似文献   
6.
通过向黏土中添加重金属试剂,模拟煅烧试验制作烧结砖.采用酸消解试验研究烧结砖中重金属的总量,采用欧盟NEN7371方法测试烧结砖中重金属的有效释放量,采用NEN7375方法进行块状烧结砖浸出试验,研究烧结砖样品中Cr、Ni、As、Cd和Pb的释放特性.结果表明:烧结砖中重金属的有效释放量低于总量,释放率从大到小为Cd、As、Pb、Ni、Cr;在块状浸出过程中,Cr、Ni、As累积释放量达到平衡的时间为16 d,Pb为4d,而Cd的累积释放量一直有上升的趋势;Cr、Ni、As的释放机理主要为扩散控制,Cd为溶解作用,Pb为表面冲刷作用;5种重金属释放速率从大到小为Ni、Cr、Pb、As、Cd.  相似文献   
7.
水基钻屑制备烧结砖技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某地区钻井过程中水基钻屑产生量大、处理难的问题,通过水基钻屑制烧结砖技术,进行钻井废物资源化利用。介绍了水基钻屑制作路基材料、免烧砖、烧结砖等"资源化"处置技术现状,对水基钻屑制备烧结砖技术进行实验研究,进行了破胶处理和钻屑成分分析,分析了水基钻屑预处理,对烧结砖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水基钻屑、配伍材料B、补强剂A之比为1∶4∶5时,抗压强度等指标达到GB 5101—2003《烧结普通砖》要求,烧结砖浸出液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8.
用电站粉煤灰与页岩混合后,掺入SC燃烧催化剂,在不改变原有砖厂生产工艺的前提下,烧结出200号的标准页岩砖。  相似文献   
9.
以太湖淤泥和自来水厂污泥为原料进行烧结砖的制备研究,干原料经混合加湿搅拌,制成4 cm×4cm×4cm的砖体试样,干燥后放入马弗炉中焙烧;测试了砖坯的含水率、干燥收缩,烧结砖的烧失量、烧成收缩、表观密度、吸水率和抗压强度,并利用XRD和SEM分别测试了烧结砖的矿物成分,和微观形貌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减少淤泥含量导致砖的密度和抗压强度降低,烧失量、烧成收缩率和吸水率上升;淤泥掺量减少到60%,成型含水率为23%,经950℃高温煅烧后,所得砖体质量较好,强度满足MU10等级。  相似文献   
10.
以多年期赤泥和煤矸石为主要原料,分析了其化学成分和物性特征,通过设计不同的原料配比和烧结温度,探讨其最佳工艺条件以及各种参数指标,试图为赤泥的大宗化利用提供一种新的途径。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多年期赤泥与煤矸石质量比为20∶80,成型压力为6 MPa,烧结温度为1 100℃左右保温2 h。烧结砖体"泛霜"现象基本消失,抗压强度为12.18 MPa、吸水率为21.6%,满足国家粉煤灰普通烧结砖GB5101-2003中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