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1.
油料作物的有机化有利于提高其附加值,增加生产者收入,分析我国油料作物有机化开发的可行性和前景,着重阐述在边远、贫困地区开发有机花生的有关方法。  相似文献   
2.
我国主要蔬菜和粮油作物的砷含量与砷富集能力比较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根据国内外文献报道,对蔬菜和粮油作物中砷的累积特点和富集能力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表明.清洁区和污染区蔬菜的砷含量变幅分别为0.001-1.07 mg·kg-1和0.001-8.51 mg·kg-1(鲜重),均值分别为0.035 mg·kg-1和0.068 mg·kg-1不同种类蔬菜的砷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叶菜类>根茎类>茄果类>鲜豆类;清洁区和污染区粮油作物的砷含量变幅分别为0.001-2.20 mg·kg-1和0.007-6.83 mg·kg-1(干重),均值分别为0.081 mg·kg-1和0.294 mg·kg-1,其中水稻的砷含量显著高于小麦和玉米.从富集系数来看,叶莱类蔬菜的砷富集系数最高,芹菜、蕹菜、茼蒿、芥菜等蔬菜的抗砷污染能力较弱.粮食作物玉米的抗砷污染能力较强.与蔬菜砷限量标准(GB4810-1994)相比,我国砷污染区的蔬菜中有32.2%的样本砷含量超标,其中叶菜类和根茎类的超标率分别为47.9%和12.8%.与粮食砷限量标准(GB4810-1994)比较,我国污染区粮油作物的样本砷超标率为34.8%,其中水稻的超标率高达42.9%.玉米和小麦的超标率均高于20%.  相似文献   
3.
加州的农民希望开发新的燃料一植物油,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关于农作物的试验,这些农作物可以加工成生物柴油。  相似文献   
4.
5.
2010年8月,荷兰瓦格宁根农业大学两名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人类有望在10至15年内研发出从藻类大规模提取生物燃料的技术,届时整个欧洲使用的矿物燃料将有望被这种新能源取代。研究人员说,目前每公顷土地种植的油菜子只能提炼出6000升生物燃料,但是同样面积用于培植藻类却能产生8万升生物燃料。  相似文献   
6.
氟乐灵为二硝基苯胺类除草剂。广泛应用于棉花、大豆、小麦、花生等作物,可防除多种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使用后,主要残留于土壤及作物中。通常,氟乐灵残留分析,采用丙酮、石油醚提取,弗罗里硅土净化,以气相色谱法测定。试验表明,此法不能有效去除植物油脂。我们采用甲醇提取油料作物中的氟乐灵,氯甲烷反萃取,以弗罗里硅土净化。实验表明,能有效地去除油脂,且回收率较高。与此同时,参考有关方法,建立了土壤中氟乐灵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实验部分一、仪器及试剂 (一)仪器 1.Mill-2型电动粉碎机; 2.TZ-83型台式振荡器; 3.LXJ—2型离心沉淀机;  相似文献   
7.
花生和油菜对重金属的积累及其成品油的安全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壤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植物修复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的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选取种植在郴州重金属污染土壤地区的花生和油菜2种油料作物,研究了重金属在这2种油料作物各部位的分布情况,再利用2种有机溶剂(正己烷和石油醚)对果实进行索氏萃取,探讨油中重金属的残留情况.结果表明,花生和油菜对重金属有一定的耐性和积累能力,花生根、茎、叶对重金属Pb、Cu、Cd积累性较强,其中Cd在根、茎、叶中的富集系数都高于4,为土壤本底值的5~6倍.花生红皮则对Cu表现出较强的富集能力,富集系数为3.30,浓度达到了358.26 mg/kg;油菜中重金属Zn、Cu、Cd在各部位的分布为:叶>根>果荚>茎>籽,说明油菜叶对Zn、Cu、Cd的积累能力更强.通过2种有机溶剂对花生果实和油菜籽进行萃取,结果发现,石油醚对花生油的萃取率高于正己烷,正己烷对油菜的萃取率大于石油醚,且花生和菜籽的毛油中重金属As和Pb的含量都符合国家《食用油卫生标准》GB2716-2005(≤0.1 mg/kg).  相似文献   
8.
食物能够为我们人类提供丰富的营养,必然也会给我们带来副作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的粮食作物、油料作物、蔬菜、水果等,如果我们食用不当的话,必然也会引起食物中毒。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食用有毒食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