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废物处理   1篇
综合类   15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生物发酵米糠对Pb~(2+)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微生物对米糖进行发酵处理,制备出微生物发酵米糠重金属吸附剂,对微生物发酵米糠吸附Pb2+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发酵米糠对Pb2+吸附效果好,吸附率可达96.5%。该吸附剂的最佳用量为20g/L。最优吸附条件为:pH4.5,温度30℃,Pb2+浓度不超过50mg/L,最佳吸附时间30min。  相似文献   
2.
农林生物质是一种成本低、环境友好的重金属废水处理材料,也是受重金属污染环境的修复材料之一.实验讨论了初始pH值、米糠用量、吸附时间对含铬(Ⅵ)水溶液解毒的影响.结果表明,米糠对Cr(Ⅵ)存在吸附作用,同时也有解毒还原能力.100 mL浓度为100 mg/L的含铬溶液,在初始pH为2、米糠用量为3 g、吸附-反应平衡时间7 h的条件下,生物质吸附去除溶液中的铬为14.4%,而原溶液中Cr(Ⅵ)解毒了57.2%,米糠生物质吸附总铬的能力为0.48 mg Cr/g(生物质).米糠生物质有潜在的吸附铬和修复受铬污染环境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某电子废弃物拆卸区土壤、水和农作物中砷含量状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电子废弃物拆卸、废旧金属冶炼等是否对周围环境造成砷积累和污染,选取浙江省台州路桥区为调查对象,通过测定在该区采集的水、沉积物、土壤以及稻米和蔬菜中的砷,以了解该地区环境中砷的含量特征和潜在风险,并对土壤-水稻系统砷的分布和吸收转运规律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地表水和地下水砷含量平均值分别为 8.26μg/L和18.52μg/L,部分地下水超过WHO推荐的饮用水标准(10μg/L),但没有超过我国相关环境标准Ⅲ级限值(50μg/L).沉积物砷含量平均值为9.62mg/kg.水田土壤和菜地砷含量平均值分别为7.11mg/kg和6.17mg/kg,均在一级标准范围内,该区农田土壤总体上未受砷的污染.糙米和蔬菜中的砷平均值分别为165.1μg/kg和144.2μg/kg,均未超过我国规定的食品卫生标准.土壤-米糠-糙米中砷含量之间相关性显著.冶炼源周围的土壤和米糠中砷含量较其他源高,可能已经对周围土壤-水稻砷积累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
采用磷酸酸化处理米糠,使用改性米糠处理含铬废水,以吸附率为评价指标,考察了吸附剂添加量、pH值、反应时间、温度及溶液Cr(Ⅵ)初始质量浓度等主要因素对吸附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酸改性米糠对含铬废水具有较优异的吸附效果,最大吸附率可达到81.3%;pH值为影响吸附率的最重要因素,pH值等于2时,吸附剂对Cr(VI)吸附效果最好;米糠用量、反应时间和溶液初始Cr(Ⅵ)浓度分别为17.5 g/L,90 min,30 mg/L时吸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高效利用生物质资源制备生物炭去除水体中的抗生素,以常见的米糠和麦麸为原料,在600℃限氧裂解制备成生物炭。通过各种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实验和常用的表征方法,探讨其吸附四环素的效果和机理。结果显示2种生物炭均有分层分布的微孔结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并含有羟基、酯、醚和芳香官能团。2种生物炭的吸附最优条件为:生物炭剂量均为4 g/L,四环素初始质量浓度为5 mg/L,溶液pH在5~9之间,环境温度25℃,吸附时间32 h,此时2种生物炭对四环素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5.07%和90.4%。2种生物炭的等温吸附更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它们的吸附动力学更符合伪二阶动力学模型。吸附过程主要受控于化学吸附,是吸热反应。  相似文献   
6.
以纯米糠为前体制备水热炭,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元素分析仪等手段表征其物理化学性质;研究时间、p H、Pb~(2+)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其吸附Pb~(2+)的影响,以及其对污染土壤中Pb存在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纯米糠水热炭表面呈现多孔和网状结构,且含有丰富的表面含氧官能团,对溶液中Pb~(2+)有很强的吸附作用,p H=5时吸附效果最好,吸附24 h基本达到平衡。当Pb~(2+)初始浓度为80 mg/L,水热炭投加量为0.75 g/L时,水热炭对Pb~(2+)的吸附量可达72.44 mg/g。将水热炭投加到Pb污染土壤中,能有效降低弱酸提取态Pb含量,提高残渣态Pb含量,使Pb向更加稳定的状态转化。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黑龙江垦区稻米加工副产品稻壳7种综合利用方式和米糠4种深度开发方式的介绍,结合垦区稻米加工产业对上述两种副产品的利用现状,从资源有效利用和保护环境的角度阐述了此项工作在黑龙江垦区的重要性及良好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米糠炭吸附水中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研究了米糠炭的用量、溶液温度、Cd^2+浓度、溶液pH值和吸附时间对米糠炭吸附Cd^2+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米糠炭对Cd^2+具有很好的吸附效果,吸附率达94.6%。其最佳吸附条件为:米糠炭用量20g/L,温度30℃,pH=3,Cd^2+质量浓度低于50mg/L,吸附平衡时间30min。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生物质材料米糠及其与氧化钙、过磷酸钙联用对土壤中重金属Pb的钝化作用.结果表明,向土壤中加入米糠可增大土壤pH值,增加土壤中重金属Pb的稳定性.米糠投加量每增加2%,土壤pH值增大约0.3.米糠投加量增大,Pb稳定效率也随之增大,6%米糠投加量60 d时,Pb稳定化效率达到38.06%,弱酸提取态降低28.90%.6%米糠+2%氧化钙联用、6%米糠+0.6%过磷酸钙联用均可对土壤中Pb产生较好的钝化效果,60 d时的稳定效果分别为47.36%、44.85%.6%米糠+2%氧化钙对Pb污染土壤有较好的钝化调节作用,可增大土壤pH,从而促进酸可提取态Pb向其他稳定形态转变.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米糠对溶液中 Cu2 +的吸附规律 ,并运用了L angmuir、Freundlich和 Redlich- Peterson等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 ,获得了各种模型参数。结果表明 ,L angmiur和 Redlich- Peterson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实验数据。根据 L 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 ,在 2 5℃下 ,米糠的最大吸附量是 33.5 8m g/ 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