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4篇
安全科学   4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12篇
综合类   42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3 毫秒
1.
载银树脂的制备及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点介绍了载银树脂的制备再生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载银树脂具有杀菌和脱盐功能,其杀菌具有高效、无二次污染的优点,杀菌率可达到99.9%,可一步完成原水的部分脱盐和杀菌.从节约成本的角度出发,探索了载银树脂的新型再生工艺.  相似文献   
2.
高浓度含盐废水的主要处理方法有反渗透、离子交换、蒸馏等,目前处理成本比较高。为改变当前高盐废水处理成本居高不下的现状,受渗透的基本原理启发,以分析渗透法处理高盐废水的基本原理为基础,提出渗透法处理高盐废水的新工艺。以溶质氨的设计溶液为例,分析高盐废水处理的新工艺流程及工艺的可行性,井对比反渗透工艺,详细阐述新工艺的特点。经计算分析认为。基于渗透原理的高盐废水处理工艺可降低高盐废水的处理成本,可作为高含盐废水处理方法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松嫩平原含盐碱斑的重度盐化草甸土种稻脱盐过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松嫩平原西部内陆盐碱湿地的重度苏打盐化草甸土与盐土、碱土镶嵌形成的复区为对象,进行了种稻脱盐过程试验。在不采取化学、物理等其他措施的前提下,单纯采用种稻水洗方法,经过5年连续试验,土壤表层平均盐分质量分数由4.5%降至0.15%,水稻产量由第1年的近于零,上升到第4年的4250kg/hm^2,表明运用简单的种稻脱盐方法改良强度苏打盐化草甸土与盐土、碱土复区具有可行性。这一结果对合理利用劣质土壤资源和重建西部严重荒漠化生态景观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电容去离子(CDI)是最近十余年快速发展起来的一种用于脱盐的新型水处理技术。它通常通过对两张相对放置的多孔电极施加电压,使水中带电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定向移动并被吸附于电极上,从而实现水的净化。该技术的发展不仅包括理论研究与因素控制,其在工程上的成功运作也证明了该技术的可行性。本系列文章结合国际上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对CDI进行了全面的叙述。其中,本文包括双电层理论、发展历史与研究现状、电极成型方式、电极表征的方法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5.
电容去离子(CDI)是最近十余年快速发展起来的一种用于脱盐的新型水处理技术。其基于大比表面积及稳定的多孔电极,通过外接直流电源,实现离子的去除及水的净化。简单介绍了电容去离子技术及与传统水处理技术的对比,并详细分析阐述了不同电极材料的选取及其预处理与改性对脱盐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采用水合物生成装置分别加入二氧化碳和甲烷气体通过水合物法进行2组海水淡化实验。每组实验分别提取3次不同反应时间的水合物晶体,检测水合物中Na+、Mg2+、K+、Ca2+、B3+的离子浓度。结果表明:CH4水合物形成过程中,盐离子的脱盐效率与离子半径和所带电荷量呈线性相关性。CO2水合物生成实验中,由于Ca2+与CO2-3反应生成Ca CO3颗粒,故Ca2+离子浓度变化与离子半径和电荷量呈非线性关系。同时提出更全面的水合物法海水淡化中盐离子的排斥机制。较于反渗透传统方法,水合物法具有脱硼效果好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海州矿高矿化度矿井水脱盐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州矿矿井水一直都以排放为主要处理方式,不仅污染了水资源,还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水质分析表明,海州矿矿井水属高矿化度矿井水.针对矿井水含盐量高、硬度大的特点,对此类高矿化度矿井水的脱盐方法和脱盐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经过运行费用和运行可靠性等方面的分析比较,确定选用电渗析方法脱盐.试验选用了一定规格的电渗析器,在试验中通过改变电渗析器的工作条件,绘制曲线来分析主要工艺参数的变化对脱盐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工作电压为55 V、工作电流为1.86 A时,脱盐率达到70%以上.  相似文献   
8.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将碳纳米材料氧化石墨原位固定于聚乙烯醇(PVA)纤维,制备了氧化石墨/聚乙烯醇复合电纺纤维膜,并将其作为太阳能光热转换材料用于模拟海水的脱盐处理。结果表明:该复合纤维膜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光热转换材料,其亲水性极强,在湿态下具有宽光谱吸收范围和较高光吸收率。在纺丝电压为15 kV、极板间距为15 cm、氧化石墨质量分数为3%(相对于聚乙烯醇)条件下制得的复合纤维膜具有最优的光热性能。在1个太阳光(1 kW/m2)照射下,膜表面可快速升温至50℃左右,水蒸发速率可达到1.09 kg/(m2·h),光热转换效率为71.9%,对不同浓度模拟海水的脱盐效率均能达到99.9%以上。此外,该复合纤维膜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利用性,可较好地应用于普通海水淡化领域。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国内反渗透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渗透技术是一种高效、易操作的液体分离技术,同传统的废水处理方法相比具有处理效果好,可实现废水的循环利用和对有用物质回收等优点。文章简要介绍了反渗透技术的基本原理,重点介绍了反渗透技术在垃圾渗滤液、矿区污水、钢铁工业废水、电厂废水、电子工业废水、化工废水及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状况。并讨论了反渗透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董晓航  李广 《环保科技》2022,28(1):59-64
本文在详细介绍了微生物脱盐燃料电池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研究对MDC在膜间距离、膜污染和膜结垢、基质、pH以及阴极电子受体等方面的性能优化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MDC在海水淡化、废水脱氮、处理重金属废水及其它废水处理的应用进行了总结,最后对微生物脱盐燃料电池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