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6篇
安全科学   53篇
环保管理   95篇
综合类   124篇
基础理论   9篇
污染及防治   21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22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选取太原汾河景区跨桥断面8个监测点,在2012年3月—2013年10月期间对河流8项水质参数进行监测,并结合派生的水体综合污染指数及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和评价景区水污染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景区水质污染变化时空差异明显,上游污染相对较小,下游污染较重;春季溶解氧和p H值变化幅度最大,夏季除总氮和氨氮外,其他各污染物均有显著变化特征,秋季则以氨氮、总氮和总磷变化最为显著。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虽然各监测点水体污染的关键影响因子不同,但总磷是太原市河流水体污染的共同解释因子。  相似文献   
2.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地表水污染综合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水环境保护、水污染治理及水资源利用问题已成为张家界旅游可持续发展中突出的问题.文章利用大量监测数据,对公园地表水污染状况进行模糊数学法综合评价,进行污染特征与污染规律分析,从而提出严格控制排污,科学规划水资源、严格控制景区客流量等对策及建议,以期为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水环境保护及张家界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4.
福州西湖水体污染探讨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傅启宗 《福建环境》1998,15(1):11-13
在1992-1996年西湖水质富营养化现状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比较,提出西湖水体污染治理的对策建议,包括引水冲污、沿湖岸和湖内综合整治,湖体的保护与管理等。  相似文献   
5.
水源污染是产生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福州西湖水样理化分析结果显示上游河道冲水对西湖水质构成的威胁不容忽视。湖东环湖截污管超负荷运行、常年溢污对西湖水质也有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有机农业与循环经济的理论联系,论述了发展有机农业的必要性,提出了宝应应从有机食品基地、有机产业园、科学规划、市场化运作等方面来发展有机农业,并在此基础上,建设西湖、运西、东荡、中部四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继而推进循环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7.
八台山地质公园旅游环境容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旅游已成为当今旅游的热门,在开发旅游资源、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应注意其生态效应、环境效应.本文从环境容量方面,讨论万源市八台山地质公因的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综合分析得出其游客容量,为旅游资源的规划与景区管理提供了一个可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8.
黄勤  马鸿媚 《福建环境》2000,17(4):30-32
水源污染是产生一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神州西湖水样理化分析引进小游河道冲水对西湖水质构成的威胁不容忽视。湖东环湖截污超负荷运行、常年溢污对西湖水质也有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底泥黑臭,向水面冒气泡是福州西湖水体富营养化现象的一个突出表现。目前,有关管理部门主要造定期挖泥清淤来控制底泥富营养状况。然而1999年秋季福州西湖底栖动物种类和数量调查结果却显示,由于底栖动物贫乏,西湖底泥富营养化问题将由于生态失调而进一步深化。建议将控制入湖泥沙量、减少挖泥频度、恢复底栖生态作为一项治淤措施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10.
中质旅游景区开发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质景区是指旅游综合质量中等的景区.开发中质景区可以增加目的地供给、优化旅游目的地结构、分流优质景区客流.以四川雅安碧峰峡景区为例,在分析该类型景区优劣势的基础上,对其在旅游项目设计、资金筹措、客源市场、产品设计、市场营销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同时指出,我国中质旅游景区开发中存在着资源价值评价不准确、资源破坏严重等误区,以期在旅游实践中提高中质旅游景区的开发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