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59篇
安全科学   6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98篇
基础理论   27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区域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基于定量风险评价的基本原理,提出一种区域风险评价方法。主要针对有多个重大危险源存在的区域,在对单个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的基础上,应用叠加原理得到描述该区域整体风险状况的定量评价结果。同时考虑了消防部门和医疗机构在事故应急救援中的积极作用,并将其量化为区域风险的补偿系数。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展示了该方法的应用效果。区域风险评价方法不仅能够反映区域风险的分布状况,而且对区域重大危险源的规划和布局具有较好的决策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2.
Dense blooms of diazotrophic filamentous cyanobacteria are formed every summer in the Baltic Sea. We estimated their contribution to nitrogen fixation by combining two decades of cyanobacterial biovolume monitoring data with recently measured genera-specific nitrogen fixation rates. In the Bothnian Sea, estimated nitrogen fixation rates were 80 kt N year−1, which has doubled during recent decades and now exceeds external loading from rivers and atmospheric deposition of 69 kt year−1. The estimated contribution to the Baltic Proper was 399 kt N year−1, which agrees well with previous estimates using other approaches and is greater than the external input of 374 kt N year−1. Our approach can potentially be applied to continuously estimate nitrogen loads via nitrogen fixation. Those estimates are crucial for ecosystem adaptive management since internal nitrogen loading may counteract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decreased external nutrient loading.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封闭湖泊水体污染日益严重,蓝藻水华现象频频发生。文章分析了该类水体水华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了预警机制。根据已开展的湖泊污染治理工程效果,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种有效的封闭湖泊蓝藻水华应急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4.
基于岩体开挖卸荷过程中力学参数变化理论的分析研究,建立卸荷岩体有限元分析模型,运用ADINA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岩体进行一维卸荷数值仿真研究。根据有限元数值分析计算成果得到岩体力学参数与主卸荷方向累计开挖卸荷量间的变化关系曲线。结果表明:岩体开挖卸荷过程中,岩体力学参数变形模量、泊松比、粘聚力和内摩擦角等呈现出随开挖卸荷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特征,随卸荷量的增大有减小的趋势,但它们不是从初始值一直减小到零,而是随卸荷量的增大减小到一定的量值后,岩体的裂隙张开、结构面的扩展到一定的程度,岩体的力学参数保持一定的量级不再减小。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太湖蓝藻水华问题日趋严峻,除藻技术是解决该问题最直接而有效的手段,对现有各类除藻技术进行了比较,并以"加压上浮法"应急除藻技术在苏州阳澄湖局部地区的示范工程为例,介绍了该方法的技术原理、技术实现以及在工程应用中的实际意义,为同行在水源地或特殊功能区除藻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MMA”技术路线在太湖蓝藻水华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3S技术整合,提出"MMA"技术路线应用于蓝藻水华监测,包括监测、测绘、分析等关键步骤。对太湖蓝藻水华研究结果表明,总体规律一致,但又有所差异。一方面,太湖蓝藻密度(CBD)、叶绿素a(Chl-a)及水华频率分布图结果均呈现"西高东低"的空间分布规律;另一方面,太湖湖心区CBD和Chl-a浓度亦较高,而遥感监测后的水华频率图显示为无水华或频率小于1%。故应参照"MMA"技术路线,综合应用3S技术,并核验比对,弥补单项技术存在的不足,全面真实反映藻类水华情况。"MMA"技术路线既适用于水华监测,亦可推广至其他环境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7.
太湖蓝藻水华时空分布与预警监测响应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选择2007和2008年200幅EOS/MODIS太湖蓝藻监测遥感影像,统计分析了梅梁湾、竺山湾宜兴段、贡湖湾、东太湖胥口湾和湖州方向湖体蓝藻水华爆发的空间和时间分布规律。并在得出全太湖蓝藻水华空间和时间分布规律的基础上,从环境监测部门蓝藻预警监测工作的实际出发,将蓝藻水华预警监测的响应划分为常规监测和应急监测,提出了具体的监测要求,为环太湖地区的相关部门更好地开展蓝藻预警监测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巢湖蓝藻的机械清除工艺以及藻水分离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巢湖蓝藻进行机械清除以及藻水分离实验研究,实验采用的浮式围栏引导一机械清除.投加剥离液辅助机械清除工艺处理量大,除藻效率高,筛网过滤-浓缩-卧螺离心机脱水成藻泥的藻水分离工艺较为理想,藻泥含水率仅为89%。2011年5-10月在巢湖运用上述方法清除湖面水华蓝藻,共处理富藻水1.6万m3,得到藻泥970t,累计清除蓝藻106.7t(干重)。按照所清除蓝藻的总氮、总磷的平均含量计算,相当于从湖中移除了氮6.25t,磷2.1t。表明在富营养湖泊中水华蓝藻大量暴发时,采用上述方法除藻,对控制蓝藻水华污染,有效降低内源氮、磷等污染物负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巢湖蓝藻的机械清除工艺以及藻水分离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巢湖蓝藻进行机械清除以及藻水分离实验研究,实验采用的浮式围栏引导-机械清除-投加剥离液辅助机械清除工艺处理量大,除藻效率高,筛网过滤-浓缩-卧螺离心机脱水成藻泥的藻水分离工艺较为理想,藻泥含水率仅为89%。2011年5—10月在巢湖运用上述方法清除湖面水华蓝藻,共处理富藻水1.6万m3,得到藻泥970 t,累计清除蓝藻106.7 t(干重)。按照所清除蓝藻的总氮、总磷的平均含量计算,相当于从湖中移除了氮6.25 t,磷2.1 t。表明在富营养湖泊中水华蓝藻大量暴发时,采用上述方法除藻,对控制蓝藻水华污染,有效降低内源氮、磷等污染物负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Abstract

Malathion is an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 widely used in agricultural crops, despite its toxicity. In addition, malaoxon occurs by oxidation of malathion being more toxic. The toxic effects of malathion and malaoxon in humans include hepatoxicity, breast cancer, genetic damage and endocrine disruption. The aim of this study involved assessing the effect of malathion commercial grade on Chroococcus sp., and its potential as an alternative to the removal of this pesticide and its transformation product such as malaoxon. We evaluated the effect of malathion a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1, 25, 50, 75 and 100?ppm) on the biomass of the cyanobacteria Chroococcus sp. grown in medium BG-11; also, we analyse its ability to degrade both malathion and malaoxon into a temperature of 28?±?2?°C and at pH 6.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50?ppm of malathion the cyanobacteria Chroococcus sp. reached the highest removal efficiency of malathion and malaoxon (69 and 65%, respectively); also, the growth rate of Chroococcus sp. increased without inhibiting the production of chlorophyll “a”, this can be explained by the hormesis phenomenon. Therefore, we consider that the cyanobacteria Chroococcus sp. may be a good candidate for bioremediation of aquatic systems contaminated with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s such as malathion and its transformation product such as malaox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