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安全科学   10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20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灾害及防治   39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减少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和地质灾害之间相互影响.工程建设之前必须对工程建设用地存在的地质灾害进行评估。结合上海市环境地质特征及中春路道路工程的特点。对工程遭受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工程建设诱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作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
基于系统的试验 ,总结已有成果 ,研究了饱和黄土和砂土液化在液化机理、液化判别标准、影响液化的因素、孔压和应变的发展等方面的异同之处。研究表明 ,由于在液化机理上存在差异 ,导致二者动荷载下的孔压和应变发展特点有显著差别 ;同一因素对二者液化性状的影响可能相似 ,也可能不同 ;在动三轴液化试验中 ,黄土和砂土均可采用初始液化作为液化的判别标准。  相似文献   
3.
A fused silica capillary reactor combined with a heating/cooling stage, a microscope and a digital camera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phase behavior during the hydrothermal liquefaction of microalgae (Dunaliella tertiolecta) and model compounds, including soya protein and glycine, starch, glucose and xylose, stearic acid and palmitic acid. Bubbles were generated at 246°C and disappeared at 360°C upon heating when Dunaliella tertiolecta used as feedstocks. Moreover, liquid products were generated at 300°C upon heating and oily liquid products began to separate out at 250°C upon cooling. The phase behavior of soya protein was similar to that of the Dunaliella tertiolecta. Meanwhile, there only observed the bubbles generation during hydrothermal liquefaction of glycine. Heating the starch, glucose and xylose above 350°C generated black solids from carbonization. Stearic acid and palmitic acid only had the process of melting, dissolution, dispersion and precipitation.  相似文献   
4.
采用斜板沉降-流砂过滤-蒸发器-结晶器工艺来处理煤液化催化剂生产废水。本文对该项目的催化剂生产废水处理工艺路线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实际生产期间的运行数据做了总结分析。通过运行数据表明:该工艺线路技术可靠,产品水的各项指标均能稳定达到再生水用作工业用水水源的水质标准,满足了生产回用的目的,且能够实现长期连续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5.
滇池蓝藻快速热解液化制取生物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实验室规模的固定床反应器作为实验平台,对蓝藻快速热解液化制取生物油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并对影响液化性能的诸多因素,如热解温度(300~700℃)、载气流量(0~400 mL/min)、原料粒径(d<0.08 nn,0.15<d<0.25 mm,0.25<d<0.38 mm,0.38<d<3.35 mm,d>3....  相似文献   
6.
选取4种溶剂(水、乙醇、正己烷、水-乙醇共溶济)作为污泥热液化制取生物质油的溶剂,分析溶剂种类和反应温度对热液化效果和生物质油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温度下,生物质油产率随溶剂种类变化趋势为:乙醇水-乙醇共溶剂正己烷水,最高产率为54.82%(乙醇溶剂,240℃).污泥有机物转化率随溶剂种类变化趋势为:水-乙醇共溶剂乙醇水正己烷,最高有机物转化率为96.40%(水-乙醇共溶剂,330℃).污泥经热液化处理后,碳、氢、氮、硫元素在生物质油中富集,氧含量下降,热值36 MJ·kg-1(乙醇、240℃除外).不同溶剂油成分差别较大,采用水或正己烷,产物主要是脂肪酸类、烷烃及部分酰胺和腈类,采用乙醇或水-乙醇共溶剂,产物主要是酯类、烷烃类.生物质油沸点集中分布在250~500℃,添加乙醇溶剂可显著提高生物质油轻组分含量.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技术,对以煤和生物质为代表的固态可燃物液化反应机理进行研究,以期探索能源利用新途径.借助碰撞理论和Boltzman方程,对高能电子碰撞引发多种离解反应的速率常数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和实验曲线对比,证明模型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和可靠性.在一定的电子温度下,通过不同离解反应速率常数的对比,可以判断...  相似文献   
8.
南京粉质粘土与粉砂互层土为粉质粘土与粉细砂交互沉积,呈现“千层饼”状外貌;南京粉细砂是一种以片状颗粒成分为主的粉细砂,与通常的圆形颗粒石英砂有一定区别,片状颗粒成分使得南京粉细砂具有各向异性的性质。通过南京粉质粘土与粉砂互层土及粉细砂对比液化试验,对其试验成果进行分析,从中发现:无论是偏压固结还是均压团结,当固结压力α_2=100 kPa时,南京粉质粘土与粉砂互层土的液化剪应力比比南京粉细砂的大得多;而当固结压力α_2=200kPa时,两种土的液化剪应力比相当接近。因而,对于重大工程应该慎重考虑它们的液化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GIS环境下大区域工程场地地震液化势的二维概率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具有概率意义的饱和砂土抗液化强度经验公式来对大区域场地进行地震液化势二维概率评价;在GIS软件ArcGIS的支持下,将取样钻孔处的液化势评价结果等价于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中的高程,利用ArcGIS空间分析模块中的Kriging插值法估计大区域场地的地震液化范围。研究表明:将Kriging法应用于岩土工程地质特征的统计推断,有助于揭示勘探孔以外的地层信息,对于大区域场地地震液化范围的判别是一个较好的手段;利用ArcGIS空间分析模块中的Kriging法,通过已勘察点的信息(液化势)来估计未勘测点的土层液化势,能够较好地区划出场地地震液化势的空间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0.
高压热水液化厨余垃圾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高压热水为反应媒体处理厨余垃圾,得到液、气、固3种产物,并用GC-MS、GC-TCD和元素分析的方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技术处理厨余垃圾在实现减量化(达90.6%)和无害化的同时,可以达到资源化的目的。得出最优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400℃,压力21.2 MPa,反应时间为40 min,优化的条件下固、液、气3种产物收率分别为21.5%、55.0%和5.2%。此外,对主要典型产物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