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9篇
安全科学   3篇
废物处理   19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96篇
基础理论   26篇
污染及防治   24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3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his paper presents a summary of globalacid deposition flux data taken from a globalassessment report on acid deposition prepared forUNEP/WMO (Whelpdale and Kaiser, 1996). There is a largevariation in the spacial coverage and reliability ofmonitoring around the world. Many more stationsmeasure wet deposition than collect appropriate datafor estimating dry deposition. The widespread regionswith highest precipitation concentrations anddeposition fluxes of sulphate and nitrate coincideclosely with the regions of highest density ofSO2 and NOx precursor emissions occurringprimarily in the mid-latitude, northern hemispherebelt where a large fraction of the worlds fossilfuels is consumed. Organic acids in precipitation makea minor contribution to acidity (<20%) inindustrial regions, but in the rest of the world theyare of same order, or even exceed, inorganic acids.Less is known about dry deposition, but it appears topredominate near strong emission sources with wetdeposition predominating farther downwind. The molarratio of the N/S contribution to acidic deposition isclose to 1.0 over large areas of Europe and NorthAmerica, but is highly variable elsewhere, beinghighest in equatorial regions due to biomass burningand lowest near smelters and other large sources of SO2.  相似文献   
2.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硫酸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向东  王伟  丁鲁 《环境工程》2001,19(3):55-56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微量硫酸盐,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等优点,适合于较清洁环境水样的分析,回收率在94%-110%之间,其分析指标符合水质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3.
胶州湾潮间带和沿岸区硫酸盐还原菌含量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 M P N 法对胶州湾潮间带和沿岸区的硫酸盐还原菌( 缩写为 S R B) 含量作了研究,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的 S R B 含量大约是41 ×107 个细胞/g ,波动范围较大。水中的 S R B 含量约25 ×102/ml。分析了 S R B 含量的分布状况,发现调查区内的 S R B 含量基本上呈现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之势,即工业区、港口区的高于海水浴场、海滨旅游区的。证实了生活废弃物的排放致其环境 S R B 含量特高。 S R B 含量分布状况大体上与以往所测环境污染状况一致。对虾养殖池的 S R B 含量意味着水产养殖必须考虑这一因子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含镉废水处理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张玉梅 《环境工程》1995,13(1):15-21
本文对含镉废水的治理进行了不同处理法的研究探讨。结果表明,硫化物──聚合硫酸铁沉定法、铁氧体法操作简单、效果理想,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优先推荐硫化物──聚合硫酸铁沉淀法,该法的条件易于控制、pH值适应范围大,除镉效果好,并能同时去除其它重金属离子。镉去除率达99.6%以上,铜和锌的去除率达99.4%以上。  相似文献   
5.
ABR处理硫酸盐有机废水的相分离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为了考察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处理含硫酸盐有机废水的相分离特性,采用有效容积为32L的五隔室ABR,通过为期132d的启动试验,研究了启动运行过程中各隔室COD和SO24-降解情况、VFA和S2-分布规律及颗粒污泥微生物相变化状况.结果表明,采用低负荷低增幅方式启动,在132d内成功启动ABR并达到稳定,COD和SO24-的负荷分别由1.5kg·(m3·d)-1逐渐提高到3.3kg·(m3·d-1)和由0.07kg·(m3·d-1)逐渐提高到0.18kg·(m3·d-1),COD和SO24-的去除率分别为95%和85%左右.各隔室COD沿程呈递减趋势,其去除主要由第1、4、5隔室完成,SO42-的去除主要由前面三隔室承担,前面三隔室的VFA和S2-浓度较高,到最后两隔室则急剧降低;随负荷的增加,承担COD及SO42-主要去除作用的隔室后移,前面三隔室的VFA和S2-最高点及最后两隔室的VFA和S2-的急剧降低位置也后移;各隔室的微生物经长期运行驯化后表现出良好的种群配合和高度的特异性,具有明显的产酸相与产甲烷相、硫酸盐还原相与硫单质生成相的分离特征.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中常见离子对纳米零价铁除Se(Ⅳ)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文君  郭迎庆  杜尔登 《环境科学》2014,35(5):1793-1797
采用间歇实验对纳米零价铁(nZVI)除四价硒(Se(Ⅳ))进行实验性研究,考察了地下水中共存离子对nZVI除Se(Ⅳ)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厌氧条件下,当nZVI投加量为0.1 g·L-1,Se(Ⅳ)浓度为100μmol·L-1,NaCl浓度为0.01 mol·L-1,pH=7.0,T=25℃±1℃时,投加CO2-3或SO2-4浓度为1 mmol·L-1、腐殖酸(humic acid,HA)为5 mg·L-1时,明显抑制了Se(Ⅳ)的去除.投加0.5 mmol·L-1Ca2+或Mg2+时,对除Se(Ⅳ)影响不大;而Ca2+(3 mmol·L-1)、Mg2+(3 mmol·L-1)时,Se(Ⅳ)的去除效率明显下降.未加共存离子时,Se(Ⅳ)在20 min时基本去除完,共存离子存在的情况下,nZVI对Se(Ⅳ)的去除率在30 min时达到100%.反应过程中二价铁(Fe2+)随着Se(Ⅳ)的去除趋于平稳.ORP在反应过程中快速从正值下降至负值,由此说明nZVI除Se(Ⅳ)的过程发生了还原反应.  相似文献   
7.
不同类型电镀液中阴离子的离子色谱法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抑制型电导离子色谱法检测电镀液中的常见阴离子.色谱条件是: IonPac AS11-HC阴离子交换色谱柱,淋洗液自动发生装置在线产生KOH梯度淋洗,抑制型电导检测.检测限(S/N=3)在0.29-15.3 μg·l-1,阴离子F-,Cl-,MSA-,NO-3,SO2-4,PO3-4和CrO2-4的线性范围均在两个数量级以上,RSD在5%以下,回收率为92%-110%,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重现性佳等特点,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
锶盐废渣含硫状态分析及硫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锶盐废渣中硫的状态及含量不同其作用大不相同,有的呈现活性导致膨胀破坏,而有的则表现为惰性,因此有必要了解硫的存在状态及含量。分析表明锶盐废渣中硫主要以硫酸盐硫(SO3)和硫化物硫(S2-)两种形式存在。选择硫酸钡重量法和碘量法进行化学测定,然后用X-射线能谱仪进行元素定性分析;并将化学分析和仪器测定两种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X-射线能谱法可以快捷、方便地探测锶渣所含各种元素,但不能确定元素的价态;化学分析方法可得到相对准确的元素含量;用硫酸钡重量法和碘量法联合测定锶渣中的硫含量,与X-射线能谱法相比,偏差仅为0.37%。  相似文献   
9.
10.
抑制型电导-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中无机阴离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抑制型电导-离子色谱法测定生活饮用水、污水和地表水中F-、Cl-、NO2-、Br-、NO3-、PO43-、SO42-等7种无机阴离子,对清洁水样过滤后直接测定,浑浊样品离心后取上清液过滤测定。F-在0.100 mg/L~1.20 mg/L范围内、其余6种阴离子在1.00 mg/L~12.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检出限为0.031 mg/L~0.47 mg/L,水样平行测定的RSD为0.9%~1.8%,加标回收率为82.6%~1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