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安全科学   7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17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试论番禺区二氧化硫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报告主要通过对番禺区能源消耗状况,环境空气质量和酸雨现状、二氧化硫排放及治理状况等专题进行全面调查,分析研究,提出2000年至2010年二氧化硫及酸雨控制规划目标,并从经济政策、环保监督、技术措施、治理技术、替代能源开发和推广固硫剂等方面详细论述了二氧化硫排放的全面管理.目的是使番禺区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恶化得到缓解,环境质量得到改善.本报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番禺区及周边电厂二氧化硫治理对策.在开发太阳能、农村新能源、城镇垃圾能等方面具有创造性.  相似文献   
32.
本文简单介绍了硅橡胶材料的基本性能特点,说明了硅橡胶材料作为防噪声耳塞原料的天然优势;阐述了硅橡胶加工的基本工艺,包括生胶制备、硫化体系、补强体系以及着色体系;结合实际防噪声耳塞加工过程,介绍了硅橡胶材料防噪声耳塞的加工工艺流程及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企业生存的基础.是企业发展的保障和动力。我公司为了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一方面与先进国家建立产品信息绿色通道.瞄准高标准,研制高性能的带电作业系列产品;另一方面,不断完善老产品.使其适应用户不断提高的需求.如耐油王注腔靴.耐酸碱胶靴等。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企业初步形成了产品生产—代、研制—代、储备—代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34.
本工作对多级串联吹出分离法测定氰化物的可行性作了探讨。试验确定在磷酸-EDTA体系中用氮气吹出分离氰化氢的条件。一次可以同时处理四个样品,富集浓缩效率可达20倍。标准水样试验结果的平均回收率为95%,相对标准偏差为1.6—5.3%。环境水样测定结果本方法和标准方法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35.
徐豪  刘钢 《自然资源学报》2020,35(3):713-727
水期权交易旨在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问题,伴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降雨量已成为影响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重要因素。本文运用马尔科夫链进行降雨状态的划分和预测,在降雨量预测的基础上进行水期权交易相关费用的确定;将降雨量指标的预测结果融入到水期权最终交易价格的确定中,运用改进的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结合降雨量预测结果,确定水期权交易的权利金;最后运用扩展性线性支出模型进行计算结果的合理性检验,证明模型所确定的交易价格的合理性。本文以广东省为例进行案例分析,验证了将降雨量指标融入到水期权交易中的必要性,以及模型所确定的水期权交易相关费用的合理性,证明了波动水价相对于阶梯水价的优越性。考虑降雨量的水期权交易充分体现了水市场的供需关系,提高了我国水期权交易定价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36.
开放式臭氧浓度升高对2个冬小麦品种光合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在开放式臭氧浓度升高(ozone-free air controlled enrichment,O3-FACE)平台上,观测了高浓度臭氧(正常大气臭氧浓度的基础上增加50%)对2个冬小麦(Tritcium aestivum L.)品种(烟农19和扬麦16)在灌浆期内功能叶片光合损伤的情况.观测显示,整个灌浆期内2个小麦品种有关参数响应的趋势表现一致:①净光合速率(Pn)逐渐下降,在臭氧处理35 d时,烟农19和扬麦16降幅分别达到56.21%和21.82%.②荧光动力学参数Fv/Fm(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qp(光化学淬灭系数)、Φexc(PSⅡ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ΦPSⅡ(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呈下降趋势,NPQ(非光化学淬灭系数)逐渐上升;在能量分配方面,吸收的光能在PSⅡ天线色素的耗散部分(%D)升高、用于PSⅡ光化学反应的部分(%P)降低,而不属于前两者的其它消耗部分(%X)变化不明显.在臭氧处理35 d时,烟农19和扬麦16的ΦPSⅡ分别下降24.42%和9.97%.③光合色素参数Chla/Chlb(叶绿素a/叶绿素b)比值上升,而Chlt/Car(叶绿素/叶黄素)的比值下降.④叶绿体内依赖Mg2+、Ca2+的ATPase(ATP酶)活性和ATP含量均增加.上述参数随臭氧处理时间延长,变化幅度和品种间的差异趋于显著,当臭氧处理35 d时,变幅最大,且烟农19变幅显著大于扬麦16.结果表明,在臭氧浓度升高环境下,作物通过增加热耗散、改变色素含量和结构、提高ATPase活性等进行防御和损伤修复.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臭氧对冬小麦的光合损伤具有累积效应,且2个品种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37.
利用稻/麦O3-FACE(Ozone-free air controlled enrichment)试验平台,以杂交籼稻汕优63(SY63)和常规籼稻扬稻6(YD6)两个耐性不同的水稻(Oryza sativa L.)品种为材料,根据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指标,研究分蘖期和抽穗期增施氮(N)肥对O3胁迫导致的水稻光合损伤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1)增施N肥可以减轻O3对SY63和YD6净光合速率(Pn)的影响,且前期增施N肥效果更显著。(2)O3升高条件下SY63和YD6的最大光量子效率(Fv/Fm)、实际光量子效率(ΦPSⅡ)和光化学猝灭(qP)有下降趋势,PSⅡ所吸收光能用于光化学部分(P%)减少,热耗散部分(D%)增加;提高施N量可减小O3引起的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幅度,有利于提高光合效率,其中增施分蘖肥的效果较理想。(3)大气O3体积分数升高会降低SY63和YD6的N素总积累量,增施N肥后有上升趋势,且前期施N肥增幅较大。总之增施氮肥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O3对SY63和YD6的光合损伤,且在水稻生长前期增施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8.
植物-土壤生态系统土壤呼吸与温度、水分环境因子的关系对评价目前大气CO2浓度持续升高背景下陆地生态系统土壤碳库的变化趋势具有重要意义.依托FACE(free air carbon dioxide enrichment)技术平台,利用阻断根法,采用LI-6400红外气体分析仪(IRGA)-田间原位测定的方法,研究了大气CO2体积分数升高对稻(Oryza sativa L.)/麦(Triticum aestivum L.)轮作制中麦田的土壤呼吸、基础土壤呼吸和呼吸主要影响因子,分析了大气CO2体积分数升高后温度与水分对土壤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整个测定期间,土壤呼吸与基础土壤呼吸速率呈明显的季节变化,与气温和土壤温度季节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呼吸速率与温度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是影响土壤呼吸的控制性因素;呼吸速率与土壤含水量无显著的相关性,土壤水分是研究区麦田土壤CO2排放的非限制性因素,且温度与土壤含水量间的交互效应对土壤呼吸的影响不显著.基础土壤呼吸比作物下的土壤呼吸更易受温度影响,土壤温度比气温能更好地解释土壤CO2排放的季节性变化.而CO2体积分数增加降低了温度与呼吸速率间的相关系数和Q10,表明温度对土壤CO2排放的影响程度下降.但高CO2体积分数环境中植物-土壤生态系统的土壤呼吸对温度增加敏感性的降低,有利于减缓土壤碳分解损失的速度.结果有助于评价未来高CO2体积分数气候变暖背景下植物-土壤系统下的农田生态系统土壤碳的固定潜力.  相似文献   
39.
水资源、能源和粮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资源,三者之间的交互关系被称为“水-能源-粮食”纽带。中国水资源、能源和粮食(耕地)资源时空分布不匹配,影响资源流动效率。随着资源供需矛盾加剧,资源管理方式亟需从“单资源”规划向“多资源”协同转变,因此,开展“水-能源-粮食”复合系统适配性评估对推动多资源协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引入共生理论,构建“水-能源-粮食”系统共生架构,提出区域“水-能源-粮食”系统适配概念,将“水-能源-粮食”系统适配性分解为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基于压力-状态-影响-响应(PSIR)模型构建适配性评估指标体系,对2000—2016年我国区域“水-能源-粮食”系统适配性进行综合评估。研究表明:①可持续性对“水-能源-粮食”复合系统适配性影响最大,协调性是适配性提升的短板,稳定性是适配性的重要基础。②我国“水-能源-粮食”复合系统的整体适配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水平呈上升趋势,增长速度先快后慢,稳定性指数小幅波动,趋于平稳。③我国“水-能源-粮食”复合系统适配性时空分异特征明显,东北、东部地区的适配性水平相对较高,主要呈上升趋势;中部、西部地区的适配性水平相对较低,主要呈下降趋势。根据评估结果,提出以下建议:①加强水资源、能源、农业、土地等多部门协同,增加科技、水利、能源等方面投资力度,协调水-能源、水-粮食和能源-粮食关系,提高水资源、能源和粮食系统之间转化效率。②引导自然资源从富集区域向匮乏区域流动,引导高端产业、先进技术和投资等社会资源从发达地区向自然资源富集区域转移,缓解资源匮乏区供需矛盾,提高资源附加值,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40.
如何降低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煤矿连续性生产是一项时代课题。本文在分析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所出现的常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现代煤矿生产安全管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我国煤炭行业顺利生产、安全生产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