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57篇
安全科学   54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5篇
综合类   176篇
基础理论   42篇
污染及防治   29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15篇
灾害及防治   5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雷州半岛地区磷肥高效利用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研究雷州半岛土壤特殊的强固磷机理基础上,以改性的工农业废弃物作为活化剂,活化磷矿粉制得高效磷肥,不仅利用了废弃物资源,变废为宝,而且节省了硫酸资源,降低了肥料成本。在雷州半岛不同地区,以西瓜、甘蔗、辣椒、水稻为供试作物,以过磷酸钙为对照,在等质量(低成本)条件下进行了大量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除水稻产量持平外,其他作物均表现出明显的增产效果,增产幅度在3%-22%之间,且产品品质改善。因此,高效磷肥在雷州半岛地区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2.
邓良伟  孙欣  陈子爱 《环境科学学报》2007,27(10):1643-1651
采用批式反硝化试验,研究了BOD5和NOx-N(NO3--N与NO2--N之和)浓度对反硝化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碳源充足的条件下,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反硝化过程中NOx-N转化为零级反应,与NOx-N浓度无关;在碳源限制的条件下,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反硝化过程中NOx-N转化速率与BOD5的关系遵从Monod方程.以Monod方程和碱度平衡为基础,推导出配水比例的数学模型.通过模型分析表明,进水碱度与进水氨氮浓度之比小于3.82时,仅靠配水措施不能平衡整个处理系统的碱度,还需要外加碱度;进水碱度与进水氨氮浓度之比大于6.90时,序批式反应器(SBR)可以直接处理厌氧消化液,不需要配水,厌氧-加原水-间歇曝气工艺不适用.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的碱度与氨氮浓度之比大多为3.82~6.90,因此,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好氧后处理适宜采用厌氧-加原水-间歇曝气工艺.通过数学模型作图显示,配水比例随着水力停留时间、SBR反应器数量、反应器中微生物浓度、滗水器工作能力以及亚硝化率的增加而减少,随着反应器运行周期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33.
水中痕量有机磷农药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农药对饮用水以及饮用不源的污染在西方发达国家是一项极为关注的课题,有机磷农药作为农药中的一大类,至今仍是世界上生产和使用最多的农药品种,因此,饮用水以及饮用水源中痕量有机磷农药残留的状况受到人们关注,水中痕量有机碳的分析方法正在不断地改进,针对GC/MS测定某些有机碳农药时存在热分解以及在气相色谱柱上发生吸附的不足,结合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质谱鉴定器,水文主要介绍最新的HPLC/APIMS方法在水  相似文献   
34.
施加磷元素后对小麦抗重金属铜毒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小麦幼苗放在含有不同浓度磷元素(1 mmol/L和10 mmol/L)和铜元素(0.16μmol/L、100μmol/L和1 mmol/L)的培养液中处理12 h后,观察植物体内铜元素的含量、叶绿素含量、抗坏血酸循环的变化.结果表明,当培养液中施加的铜元素浓度相同时,施加较高浓度的磷(10 mmol/L)能促进植物根部吸收和积累铜,并能促进铜元素从根部向地上部的运输.此外,实验结果还表明,当培养液中都含有较少量的铜(0.16μmol/L)元素时,比较磷浓度对植物体内生理反应的影响时,发现在含有高浓度磷的培养液中培养的小麦体内的受到较少的膜质过氧化损伤,光合色素的含量保持稳定.但是,当培养液中有较高浓度的铜元素(100μmol/L和1 mmol/L)时,施加高浓度的磷反而加剧了植物体内的膜质过氧化损伤和引起光合色素的分解,从而不利于植物正常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35.
秸秆发电的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秸秆发电的重要意义以及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秸秆发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最后展望了秸秆发电在国内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36.
基于Fluent软件,采用雷诺应力(RSM)湍流模型对不同出口结构分离器内气相旋流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分离器出口角度Ф变化对流场的影响显著,出口直径H变化对流场的影响甚微;有出口装置分离器内的切向速度均有所增加,最大切向速度向轴心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37.
雅鲁藏布江源区风沙化土地演变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雅鲁藏布江源区是世界上最高的江河源,其生态功能状况直接影响其水源涵养功能以及中下游地区,特别是日喀则和拉萨等地区的生态安全。源区内土壤发育程度低,气候干旱多风、植被稀疏,风沙地貌发育。论文以雅鲁藏布江源区所在的马泉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借助RS和GIS技术,解译了1990年、2000年和2008年3期近20 a遥感影像,并结合DEM数据,分析风沙化土地的分布特征及演变趋势,对准确把握源区内风沙化土地现状及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①2008年,源区共有风沙化土地1 376.22 km2,其中,固定沙地占风沙地总面积的36.03%,半固定沙地占28.10%,流动沙地占9.39%,裸露砂砾地和半裸露砂砾地分别占14.64%和11.84%;②源区风沙化土地呈逐年递增趋势,其中,1990年为1 281.78km2,2000年为1 359.7km2,2008年为1 376.22km2,近20 a增加了94.44 km2;③从高程上看,分布在海拔4 600~4 800 m范围内的风沙化土地占风沙地总面积的76.13%;从坡向上看,分布在平坦地区的风沙化土地占风沙地总面积的56.97%,其次为西南坡和南坡,比例分别为11.20%和8.66%。  相似文献   
38.
为研究油田开发过程中原油在大气条件下的碳排放特征,完善油气系统潜在温室气体排放清单,以胜利油田典型区块——胜坨油田原油为研究对象,通过改进的静态室-气相色谱及质谱法对原油在大气条件下的自然脱气(排放)过程进行模拟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CH4和CO2是胜坨油田原油溶解气中的两种主要温室气体;将模拟时间(48 h)均分为4个时段,CH4、CO2的主要排放阶段为0~12 h,并且其排放量远高于>12~24、>24~36和>36~48 h,其中,不同温度下CH4、CO2的最大排放率均出现在0~2 h. 原油在空气中暴露时间的长短及所处大气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温室气体的累积排放,CH4、CO2的累积排放量均随模拟试验的进行而递增;原油所处环境温度越高,累积排放量越大,3 ℃时CH4、CO2的累积排放量分别为12.498、15.071 g/m3,13 ℃时为20.626、21.004 g/m3,27 ℃时为31.353、26.954 g/m3. CH4、CO2在不同温度下的相对排放量存在差异,表现为低温(3、13 ℃)条件下CH4排放量低于CO2,相对高温(27 ℃)条件下表现相反. 研究显示,原油所处大气环境的温度及暴露时间是影响原油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9.
不同条件对土壤反硝化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不论是从农业还是从环境角度看,反硝化作用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其研究目的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其一是农业方面着重控制土壤的反硝化作用以减轻氮肥的逸  相似文献   
40.
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3  
对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的水、土等环境要素,以及应市蔬菜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硝酸盐、有机氯农药等)进行了全面的监测分析。结果发现:部分监测点的土壤汞含量及蔬菜汞含量已达到国家规定的三级标准,属轻度污染;蔬菜硝酸盐的含量全部超过WHO/FAO的建议水平。但只要在生产过程中采取一定的防治措施,该基地仍可作为无公害蔬菜的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