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4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87篇
安全科学   63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44篇
综合类   296篇
基础理论   54篇
污染及防治   60篇
评价与监测   38篇
社会与环境   16篇
灾害及防治   1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531.
为了分析市政垃圾焚烧发电厂PBDEs(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多溴联苯醚)排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于2012年8—9月,在哈尔滨2座市政垃圾焚烧发电厂周边共采集20个表层(0~10 cm)土壤样品,分析土壤中PBDEs的污染特征及其来源. 结果表明:垃圾焚烧发电厂周边土壤中w(∑12PBDEs)(12种PBDEs的质量分数之和)为5.32~169 ng/g(以干质量计,下同),平均值为62.9 ng/g;PBDEs的主要组分为BDE-209,w(BDE-209)为5.18~169 ng/g,占w(∑12PBDEs)的95%以上;w(∑12PBDEs)显著高于2006年哈尔滨市区污染土壤值,二者相差1~2个数量级. 由于垃圾处理年限和处理量差异较大,垃圾焚烧发电厂A周边土壤中w(PBDEs)显著高于垃圾焚烧发电厂B. 与国内其他用地类型污染土壤相比,垃圾焚烧发电厂周边土壤中PBDEs处于中度污染水平. 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PBDEs主要来源于商用十溴联苯醚及其降解物和商用五溴联苯醚.   相似文献   
532.
活菌制剂进入动物消化道后由于经受胃酸、胆盐以及消化酶等的作用而造成活性丧失及肠道定殖困难是目前乳杆菌制剂应用的瓶颈问题.本研究通过喷雾冷凝法制备干酪乳杆菌微胶囊以增强乳杆菌在人体的益生功能.选用不同浓度的海藻酸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作为壁材,考察喷雾冷凝法制备乳杆菌微胶囊的包埋率、胃肠道释放等情况.通过比较微胶囊的包埋率和粒径分布的效果后,选择海藻酸钠浓度为2%、氯化钙浓度为3%的芯壁材(包埋率最高达95.80%)制备干酪乳杆菌微胶囊.初始活菌数为109cfu/mL的乳酸菌微胶囊经模拟人体胃液处理3 h后,仅有24.17%的活菌溢出,证明微胶囊处理后的乳杆菌能够抵抗较低pH值及胃蛋白酶的作用.之后将微胶囊置入模拟人体肠液中,60 min后微胶囊释放率达到84.22%,表明上述方法制备的乳杆菌微胶囊能够在肠道中释放定殖并发挥其益生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添加变性淀粉作为益生元,能够增强乳酸菌微胶囊的耐酸性能,并且在肠液中释放后活菌出现继续增殖的现象.上述研究结果为选择高效保护剂应用喷雾冷凝法制备乳酸菌微胶囊奠定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533.
植物体内部生理生态过程对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与传递起着重要作用,而植物体本身的生化物质含量影响和控制着这些过程的进行。随着成像光谱技术的发展,利用高光谱遥感数据估测植被生化信息成为遥感发展的前沿。论文以云南勐遮地区高光谱星地同步试验为例,详细介绍了试验中研究区与最佳观测时期选择、研究样点选择、试验内容、方法以及试验流程设计等,并着重比较星地同步试验与传统野外试验的区别,旨在为今后该类试验的设计与实施提供经验借鉴。结果表明,星地同步试验在设计和实施时必须充分考虑传感器本身的性能特点、观测数据获取时的潜在风险、遥感影像处理的需要以及卫星观测数据、地面光谱数据和生化数据等的同步性问题。  相似文献   
534.
燃煤引起的有机氯污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氯是煤中的有害元素之一,煤燃烧时氯一部分以HCl的形式释放出来,一部分则生成三致剧毒有机氯化物--二恶英和呋喃。重点介绍了燃煤引起的有机氯化物地环境的污染与 及它的形成机理,形成条件、煤质影响和它的传输方式,对氯污染的评价与防治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35.
浒苔绿潮与南黄海近岸海域水质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浒苔绿潮在黄海海域连续暴发,为研究浒苔绿潮与该海域水质的关系,根据2010年3~6月5个航次对南黄海苏北近岸浒苔绿潮暴发区海域生态环境要素的调查数据,重点研究了该海域温度、盐度、溶解氧、pH值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浒苔绿潮的关系.结果表明,受陆地径流及苏北沿岸流的影响,调查海区为低盐高营养盐区,为绿潮的暴发提供了一定物质基础.第1航次到第5航次温度由8.8℃升高到21.6℃,第3航次调查海区开始出现漂浮浒苔藻体,此航次温度平均值为14.6℃;盐度平均值为31.6,第3航次到第5航次温度和盐度值均处于浒苔藻体适宜的生长范围之内.调查海区整体上均处于富氧状态,且从第1航次到第5航次溶解氧值逐渐减低.受陆地径流的影响整个调查区域pH值基本都小于8.0.海区适宜的温度、盐度、溶解氧及pH值,为近些年黄海海域浒苔绿潮持续的大规模暴发,提供了一定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536.
三种常见混凝机理为主导条件下絮体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模拟低浊微污染水为原水,硫酸铝[Al2 (SO4)3]为混凝剂,考察了3种常见混凝机理(电性中和、吸附架桥和网捕卷扫)为主导条件下絮体的成长过程、二维边界分形维数(Dpf)和比表面积及其与混凝效果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吸附架桥为主导机理下絮体最大增长速率S (0.951)最快,达到稳定后絮凝指数FI最大(3.7%),二维边界分形维数Dpf最大(1.587),絮体呈块状且絮体间出现孔状间隙,比表面积介于网捕卷扫和电性中和之间[网捕卷扫(83.646m2/g)>吸附架桥(98.808m2/g)>电性中和(116.046m2/g)];FI值、S及Dpf变化与浊度去除率相关性较好,其相关系数分别达0.979、0.982和0.963,同时比表面积大的絮体吸附容量大,有机物的去除率高.  相似文献   
537.
将分类地位和降解特性不同的两个高效降解除草剂阿特拉津的菌株Arthrobacter sp.AD30和Pseudo-monas sp.AD39,用于阿特拉津工业废水的生物处理和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试验.填充聚氨酯泡沫的小型生物反应器阿特拉津降解实验表明,在进水的CODCr为1702 mg·1-1、阿特拉津浓度为133 mg·1-1和水力停留时间(HRT)为24 h的条件下,出水的CODCr稳定在100 mg·1-1以下,阿特拉津浓度在0.2 mg·1-1以下,均达到国家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523-2008).土壤的生物修复实验表明,含有200 mg·kg-1阿特拉津的土壤接种上述两个菌株,在30℃处理20 d以后,土壤中99.1%的阿特拉津被去除.这些结果表明,由AD30和AD39组成的混合菌株在工业废水的生物处理和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中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538.
渤海湾海岸带表层沉积物中黑碳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渤海湾西海岸潮间带、近海和主要河流采集了85个表层沉积物样品,对黑碳(BC)的质量分数及其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BC与沉积物粒度的关系。结果表明:(1)渤海湾海岸带表层沉积物中BC的平均质量分数为(0.65±0.42)mg·g^-1,占总有机碳的比例为16.8%±7.5%,均高于我国其它海岸带;(2)潮间带沉积物中BC的质量分数存在明显的南北分区差异(以天津港码头为界),北区(0.92mg·g^-1)比南区(0.22mg·g^-1)平均高4倍以上;近海和河流样品BC的质量分数也有一定程度的"北高南低"趋势,表明BC在海岸带运移扩散的继承性,河流输入可能是主要途径;(3)潮间带沉积物粒度表现为"北区细"(以粘土质粉砂主)而"南区粗"(以砂为主),反映两个区域的水动力条件和沉积环境不同,是造成BC质量分数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39.
以废旧铝箔为原料,采用化学镀铜的方式制备了铜铝双金属材料(Cu@Al0)并应用于硝基苯废水的还原降解。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对制备的材料进行表征,系统考察了镀铜率、初始pH、Cu@Al0投加量、硝基苯初始浓度对硝基苯降解效果的影响,最后借助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气相色谱(GC)进一步揭示了Cu@Al0对硝基苯的还原降解机理。结果表明,金属铜可成功负载在铝箔表面,当铜负载率为3.43%,初始pH=3,Cu@Al0投加量为0.50 g,硝基苯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mg/L,反应时间为20 min时硝基苯的降解率可达88.4%,且Cu@Al0具有良好的循环利用性能。Cu@Al0对硝基苯的降解是从亚硝基苯到羟基苯胺再到苯胺的逐步还原过程,初始pH过高会影响中间产物亚硝苯进一步还原成最终产物苯胺。  相似文献   
540.
新Jiao镇是广州城区南侧以自然生态保护为重点的建制镇。通过对新Jiao镇生态环境资源的调查和环境质量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改善新Jiao镇环境质量状况,加强对万亩果林环境管理的对策,为加强“城中村”的环境规划和管理措施了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