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安全科学   1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24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41.
复合混凝剂处理染料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分析酸性大红染料的结构与特点,进行各种混凝剂的筛选实验,配制FeSO4—MgSO4—Ca(OH)2—PAM复合混凝剂,并通过实验优化操作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对COD=288.3mg/L、色度为25000倍的酸性大红GR实验废水,COD去除率可高达85.3%,最高脱色率可达97.4%,在脱色率达90%时,药剂费用为1.12元/t。  相似文献   
42.
简述了二氧化氯的性质与制备方法 ,重点介绍了二氧化氯催化氧化法处理难降解废水的机理、处理过程及催化剂的制备和对一些工业废水处理的效果与经济技术指标 ,展望了该方法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3.
酚醛树脂生产废水处理工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贺启环  方华 《化工环保》2003,23(4):216-220
对于COD高达246000mg/L、挥发酚达11000mg/L的酚醛树脂生产废水的处理试验研究表明,采用树脂提取--二次缩合--催化氧化--SBR生化工艺是可行的。100℃下通过9h的延时缩合,可回收树脂25kg/m^3,COD和挥发酚去除率分别为。75%和66%;95--100℃下投药二次缩合4h,COD和挥发酚去除率分别达81%和99%;常温常压下投加二氧化氯1.2kg/m^3,催化氧化4h,COD和挥发酚去除率分别为41%和78%;脱氯混凝后,废水按1:4稀释(降低Cl^-浓度),控制COD在600mg/L以下,经PAC--SBR生化工艺处理可达标排放。工程实践证明,废水处理效果达到预期目标,其经济技术指标具有先进性。  相似文献   
44.
活性氮增加:一个威胁环境的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方华  莫江明 《生态环境》2006,15(1):164-168
活性氮增加是当前全球变化的重要现象之一,已经对全球氮素循环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人类活动,如燃料燃烧、氮肥生产、固氮植物的培育和畜牧业的集约经营等是引起全球活性氮增加的主要原因。活性氮增加正在引起大气污染、N2O等温室气体增加、森林退化、土壤和淡水酸化、海水富营养化、陆地和水体生态系统物种组成变化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诸多环境问题。该文综述了活性氮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⑴活性氮的来源;⑵活性氮生产的历史与现状;⑶活性氮对大气、水体、森林、土壤等多种生态系统的影响等,并提出了减少活性氮产量和降低其环境危害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45.
从矿物学和矿相学等方面论述了苏联霍瓦赫辛钴矿床矿石的物质成分特征。主要的矿石矿物有砷钴矿-砷镍矿和红砷镍矿(原生)以及钴华和黄钴土(表生),主要矿石矿物纽合为方解石-砷钴矿-砷镍矿(原生)和黄钴土-钴华(表生)。划分了矿石的工业类型(共3类)。矿石中钴的含量与砷正相关,钴+镍与Fe、CaO和MgO负相关。确定了矿石的氧化序列和氧化程度。恢复了霍瓦赫辛钴矿床的内生成矿作用次序。最后得出结论:霍瓦赫辛钴矿床属于与酸性岩浆活动有关的中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46.
湖北省的宜昌市、沙市市、襄樊市,是经济发展十分迅速的三个省辖市。建国后三十年间,工业总产值翻了4~5番。已发展成以轻纺工业为主,具有冶金、石油化工、机械、电子、建材、食品、电力等工业门类比较齐全的中小工业城市。为了有效地实施环境管理,进行环境区划与环境规划,达到有计划的控制和改善宜昌、沙市、襄樊三市环境质量,1980~1981年,我们同时对这三个城市进行了环境质量评价,对区域环境质量定量化比较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具有特色的指数模型和分级方法。实践表明,应用结果是令人满意的。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指数研究与应用是“宜昌、沙市、襄樊市环境质量评价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研究中的其他有关方面,将陆续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7.
采石场生态重建的有关问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方华  林建平  莫江明 《生态环境》2006,15(3):654-658
综述了采石场生态重建的相关问题,包括采石场生态重建的重要性,生态重建研究的历史,生态重建的基础理论,采石场的水土流失治理,采石场植被恢复及植物品种的选择与配置等。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采石场的生态重建只是到了最近二十多年才受到相当的重视。我国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采石场已经引起了严重的生态问题,其重建也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然存在着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植被恢复效果不理想,植物品种选择的任意性,复绿方式的单一性等。文章提出了目前采石场生态重建存在问题及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48.
以多壁碳纳米管(MWNTs)稳定悬浮液为对象,研究了腐殖酸(HA)对水中MWNTs凝聚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SDS超声分散法制备的MWNTs稳定悬浮液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投加电解质可通过压缩双电层机制使其发生凝聚,并符合经典的DLVO理论.HA存在时,可通过增大MWNTs颗粒间的空间位阻效应和亲水性,抑制凝聚反应发生,从而提高其在水中的稳定性.Ca2+可与HA发生络合桥联作用,导致MWNTs颗粒粒径的大幅提高,强化凝聚发生.水中MWNTs的分散和凝聚性质将受到有机物性质和电解质种类等复杂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9.
以富勒烯(C60)和多壁碳纳米管(MWNTs)纳米颗粒悬浮液为对象,采用动态光散射技术对比研究了电解质、有机物等环境因素对其在水中凝聚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电解质存在下,可通过压缩双电层作用使水中碳纳米材料发生凝聚反应,凝聚过程均符合经典的胶体稳定性(DLVO)理论;MWNTs较C60稳定性弱、更易凝聚;两种纳米颗粒悬浮液对应的Na+、Mg2+ 和Ca2+的临界凝聚浓度均远高于其在天然水体中的含量.Na+和Mg2+凝聚体系中,腐殖酸(HA)可通过空间位阻作用抑制凝聚发生,且对C60的抑制作用更强.HA可与Ca2+发生络合,强化纳米颗粒凝聚反应,并对MWNTs具有更强的强化凝聚作用.不同碳纳米材料和环境因子存在着不同的相互作用关系,将影响其在水中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0.
广州港船舶停泊工况排放因子实测及排放量初步估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获取大型船舶停泊工况下排放因子,选取在广州港停泊的3艘总吨位40×10~3t的大型货柜船为研究对象,登船采集其辅机尾气样品进行分析,并利用"碳平衡法"计算得到基于燃油消耗量的污染物排放因子.实测3艘大型货柜船CO_2排放因子分别为3 096、3 031和3 028 g·kg~(-1);NO_x排放因子分别为61.8、19.9和27.0 g·kg~(-1);CO排放因子分别为8.0、4.0和5.3 g·kg~(-1);SO_2排放因子分别为31.4、41.9和56.7 g·kg~(-1);PM_(2.5)排放因子分别为2.4、1.1和1.5 g·kg~(-1);VOCs排放因子分别为0.13、0.09和0.17 g·kg~(-1).结合广州港进出港船舶类型、船舶抵港次数、船舶停泊时间等调查数据,初步估算2014年广州港船舶停泊工况NO_x、CO、SO_2、PM_(2.5)和NH3的排放量分别为1 231、226、1 229、47.6和0.04 t,其中总吨位为10×10~3~50×10~3t的船舶对NO_x、CO、SO_2、PM_(2.5)和NH3的分担率最大,其次是总吨位50×10~3t的船舶;VOCs的排放量为33.6 t,总吨位3×10~3t的船舶分担率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