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28篇
安全科学   68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29篇
综合类   184篇
基础理论   16篇
污染及防治   21篇
评价与监测   18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研究了以城市垃圾中3种典型的固体有机废弃物——锯木屑、纸张和塑料的热解产物(分别简称木炭、纸炭和塑料热解物)为原料,水蒸气为活化剂制备废弃物基活性炭时钙化物含量对活化过程、活性炭吸附性能(以碘值表征)及其孔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钙化物可加快活化反应的速度,且钙化物含量在1.5%时活化反应速度即已不再随钙化物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则随钙化物含量的增加而减少,同时钙化物对活性炭的孔径分布基本无影响,但降低了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微孔孔容及中孔孔容;钙化物的2种前驱体(即CaO和Ca(OH)2)对活化过程具有相同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22.
水生蔬菜型人工湿地技术净化农村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构筑4个不同类型的湿地,筛选出了适用于“厌氧-跌水充氧接触氧化-水生蔬菜型人工湿地”组合工艺中的最佳人工湿地形式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处理效果最佳的湿地形式为茭白+煤渣+复合潜流。考虑到经济因素,实际应用时也可以采用空心菜替代茭白.也能满足处理效果要求.  相似文献   
123.
化学杀菌剂处理油田回注水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油田进行的二次采油,需要向油井注入大量的回注水。回注水管道中含有大量硫酸盐还原菌(SRB)、腐生菌(TGB)和铁细菌(FB)等,其生长、代谢和繁殖易引起金属管道腐蚀,影响了油田正常生产。本文选取大庆油田回注水,用化学杀菌剂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化学杀菌剂处理油田回注水的合适应用条件是:pH值为5.0~9.5;对聚驱水采用异噻唑啉酮,采用均匀式加药方式,投加量为120mg/L,每3天加药一次;对水驱采用1227-异噻唑啉酮,每15天冲击加药一次,投加量为80mg/L。在此条件下,对于聚驱水杀菌率硫酸盐还原菌为99.99%,腐生菌和铁细菌100%;对于水驱水杀菌率硫酸盐还原菌可达100%,腐生菌99.99%,铁细菌99.99%。  相似文献   
124.
3种类型人工湿地处理富营养化水体中试比较研究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针对五里湖富营养化水体,在同等条件下开展了3种类型人工湿地处理效果的比较研究,试验采用现场中试规模,水力负荷为0.8 m3/(m2·d).结果表明,垂直流、潜流和表面流3种人工湿地对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33.2%、27.4%和14.1%;对总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2.3%、50.1%和19.2%;对总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8.8%、57.9%和26.3%;对锰酸盐指数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37.2%、38.3%和14.8%;对叶绿素a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6.9%、96.1%和55.3%.可见,垂直流人工湿地对氨氮、总氮和总磷的去除效果最好,潜流人工湿地对高锰酸盐指数和叶绿素a的去除效果最好,但垂直流和潜流人工湿地之间的差异较小,表面流人工湿地对各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均远低于前两者.从出水水质稳定性来看,垂直流人工湿地出水水质最稳定,潜流次之,表面流最差.  相似文献   
125.
向单一活性污泥池内投加填料,分析了填料填充率对玉米深加工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填料填充率的增加,系统的抗CODCr冲击能力有所增强,当填充率为30%时,进水CODCr平均值为832.7mg/L,相邻2天CODCr变化的平均值为779.6mg/L,即CODCr变化均值超过进水CODCr的94%,CODCr去除率仍稳定在80%以上。填料投加对NH4+-N的去除效果改善较大,当填充率为20%时,NH4+-N去除率较无填料投加提高近50%,达90%;当填充率为30%时,去除率可基本稳定在90%。在试验研究的填料填充率下,填料投加对TN的去除改善不大。另外试验还观察到,污泥膨胀期间填料挂膜速率有加快趋势。  相似文献   
126.
物质流分析(Material Flow Analysis,MFA)在循环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研究迅速,相对国家与区域层次,企业MFA研究成果甚少且分析思路不同。本文选取海南省某水泥企业为研究对象,从企业层次对整个熟料和水泥生产过程中的物质输入与输出进行核算,并结合水泥工业清洁生产标准部分指标对计算结果进行评定。最后针对分析结果,对水泥生产特别是资源投入与污染排放方面提出相关改进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7.
水力旋流分离器具有分离效率高、简单可靠、绿色经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分离场景,特别是近年来在水处理领域得到诸多关注。概述了运行操作参数(进料流速、进料浓度、进料压力)、结构设计参数(溢流管插入深度、底流管直径、回流角)、旋流器构型种类(W型、抛物线型、圆柱形)对水力旋流器分离性能的影响。优化操作参数可增强水力旋流器分离效率;溢流管插入深度与圆柱体横截面直径比值(L0/D)为1.0时产生的流场更有利于分离;底流管直径存在最佳设计范围;旋流分离器与水源热泵联用吸入角为90°时效果最好。水力旋流器的分离作用在水处理过程中可以起到改善微生物聚集体性能(如提高污泥水解速率、提升沉降性能)、分离特定颗粒态微生物(如厌氧氨氧化菌颗粒污泥)、去除或回收特定密度物质(如悬浮有机物、泥砂、金属颗粒)等诸多作用,为水力旋流器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拓展了新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8.
3种典型道路景观林对诸城市夏季小气候条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寻不同道路景观林的小气候效应,以山东省诸城市龙柏(Sabina chinensis cv.Kaizuca)、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和杨树(Populus)3种典型道路景观林为研究对象,于2014年7月24—30日,分别在林内、林中和林外进行小气候要素观测,研究了3种典型道路景观林对夏季小气候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道路景观林与空地相比,在各时间段均显著降低了太阳辐射强度,其中侧柏道路林降低最明显,降低了85.56%。道路景观林内空气温度的日变化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空气湿度的变化趋势与其相反,其中龙柏道路林空气温度在13:30最高(32.6℃),17:30处于最低水平(26℃),说明道路景观林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降温增湿的作用。道路景观林调节空气负氧离子方面差异较大,以空地为对照(689ind·cm~(-3)),龙柏道路林空气负氧离子浓度增至1 017 ind·cm~(-3),侧柏道路林和杨树道路林则显著降低,分别为333 ind·cm~(-3)和350 ind·cm~(-3),白天中各时间段3种道路景观林及空地之间的负氧离子浓度差异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道路林的郁闭度能显著影响林内小气候,其中太阳辐射强度、空气温度、土壤温度与道路景观林郁闭度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综合分析显示,道路景观林对城市道路土壤有一定的改良作用,侧柏道路景观林能显著降低土壤温度和土壤紧实度,显著提高土壤湿度;龙柏道路景观林能显著提高空气中负氧离子浓度,对局地空气质量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29.
随着3S技术的迅猛发展,用于地表遥感监测的卫星影像数据浩如烟海,而影像上地表植被长势等隐含信息的提取通常工作量大、耗费时间。论文提出了一种计算机自动提取地表植被物候信息的方法,主要用于对地表植被生长季及其年内长势进行快速提取。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基于NDVI序列数据集,构建时间点对的时长跨度与该点对半方差的函数关系。选择东北松嫩平原地区作为重点试验区,计算了该区域1999—2013年地表植被生长季长度和长势特点,并选择东北地区物候观测数据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1)东北地区农耕作物的生长季持续期在107~126 d左右。计算得到的结果与实测数据的最大误差在5 d值域范围内,沼泽植被在160 d以上(误差10 d左右),草地为120~139 d;2)研究区地表植被的生长盛期峰值出现在第150天前后。结果较为真实、合理地反映了研究区域地表植被的物候信息。  相似文献   
130.
氧化塘中溶解氧浓度与光照强度关系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室内实验,主要研究了氧化塘中不同表面照度下光照强度沿深度的分布,溶解氧浓度沿深度的分布,以及光照强度与溶解氧浓度的相互关系,并且对试验柱中藻类密度和溶解氧浓度的分布曲线进行了分析,目的是为氧化塘室内模型试验的照度选择和池深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