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3篇
安全科学   12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2篇
综合类   43篇
基础理论   22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为探究威海市秋季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特征及来源,于2021年9月10—20日采用手工加密监测法对威海市秋季大气中VOCs进行监测,分析了气象因素对臭氧(O3)及其前体物的影响和VOCs污染特征,并利用正交矩阵因子模型(PMF)方法对VOCs来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威海市温度对O3生成影响明显,尤其是高温、低湿、扩散较差气象条件下,有利于O3前体物的反应消耗,促使O3生成及累积。观测期间,威海市秋季φ(VOCs)平均值为47.84×10-9,VOCs中体积分数占比最高的为含氧挥发性有机物(OVOCs),占比为58.0%,其次为烷烃(21.6%)、卤代烃(10.2%)。O3生成潜势(OFP)平均值为393.95μg/m3,对OFP的贡献占比最高的为OVOCs(74.1%),其次为芳香烃(12.6%)、烷烃(7.0%)和烯烃(5.4%)。PMF源解析结果显示,机动车尾气排放源、工艺过程源、船舶尾气排放源和溶剂使用源是威海市秋季VOCs排放主要来源,贡献占比分别为30.4%,23.9%,21.1%,16.5%。控制机动车排放和工艺过程排放是控制威海市秋季VOCs污染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2.
北京市能源利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分析和预测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评价能源消耗对未来北京市空气质量的影响,以2000年为基准年,2008年为目标年,建立了北京市城八区能源利用相关的一次PM10、SO2和Nox的排放清单,采用空气质量模型,模拟城八区内各污染物浓度的时空分布,分析其排放和浓度分布特征及行业分担率,并预测2008年的空气质量.结果表明,对于能源消耗排放的一次PM10和SO2,工业排放对其浓度的贡献率在40%以上;机动车排放对Nox浓度的贡献率在65%左右;按照现行的政策和发展趋势,2008年北京市城八区的空气质量将有所好转,与能源利用相关的一次PM10、SO2和NO2在各监测点的年日均浓度分别约为25,50,51μg/m3.  相似文献   
83.
螺蛳是我国的一种特有腹足类,主要分布于云南省的高原湖泊中,是重要的经济螺类。为了探讨微囊藻毒素(MC)在螺蛳各组织中的分布及季节动态规律,于2008年1月及5~10月间按月采集滇池螺蛳样品,用酶联免疫检测法(Enzyme 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检测了肝脏、消化道、性腺及肌肉中MC含量。结果表明,MC在螺蛳的肝胰腺、消化道、性腺及肌肉中MC的含量均值分别为338±190、272±163、123±097和035±043 μg/g DW;统计分析表明肝胰腺和消化道中MC含量无显著差异,但两者显著高于性腺,性腺显著高于肌肉。MC在各组织中含量最高月份出现在7月,含量最低月份出现在5月。相关性分析表明,性腺和肌肉组织中MC含量与周围环境水体中总MC含量之间显著正相关。按照WHO推荐的人体每日可允许摄入量TDI(≤004 μg/kg人体重)标准进行推算发现,食用螺蛳可能存在潜在的风险。  相似文献   
84.
有机磷是土壤磷的主要存在形式,占比40%—90%,是作物磷营养的重要来源和储备库,亦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潜在因子.磷作为植物生长发育的必需大量营养元素,通常以无机磷肥形式施用于土壤,易吸附于土壤表面或与钙、镁、铝、铁等金属阳离子形成难溶性络合物,导致其生物可利用性降低,其中20%—80%磷肥转化为有机磷,不易被植物吸收利用.矿化作用是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土壤中有机态化合物转化为无机态化合物的总称.土壤中有机磷主要以植酸及其盐类形式存在(占比50%—70%),植酸(盐)可被专一性酶(植酸酶)矿化水解为肌醇和磷酸(盐),并释放出无机磷,以供植物的根系直接吸收和利用.前期研究发现,缺磷胁迫下微生物可大量分泌植酸酶分解植酸,释放磷酸根,促使土壤有机磷水解矿化为无机磷,提高了土壤有机磷的生物可利用率.目前关于微生物植酸酶矿化植酸的研究多集中于谷类作物和动物营养,对土壤植酸矿化与土壤有机磷利用的综述性报道较少.因此,本文主要关注微生物植酸酶对土壤植酸的矿化作用与土壤有机磷利用,重点阐述其过程、机制和效率,包括微生物植酸酶的种类来源、酶学性质、作用机理和实际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可为提高土壤有机磷的...  相似文献   
85.
关于对环境监测人才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工作日益重视,环境监测作为环境管理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基础,其地位逐渐凸显。人才是事业的根本,环境监测事业发展是否顺利取决于5万多名的监测人才队伍如何建设。通过探究环境监测人才队伍发展历程及现状,剖析环境监测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环境监测人才队伍健康全面发展提出建议,力求为环境监测更好地服务于环境管理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86.
雨水径流中初期雨水的污染尤为严重,若直接排入受纳水体将会引起水体污染。因此,初期雨水的治理和综合应用对社会和环境具有重大意义。综述了初期雨水的污染特点及处理措施,重点对雨水弃流、绿色屋顶、渗透铺装、植草沟、植被缓冲带、人工湿地以及生物滞留池等处理措施的处理效果、适宜地区及其优缺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总结,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城市初期雨水的污染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7.
甲壳素/壳聚糖的制备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建民  徐晓军  李林 《化工环保》2004,24(Z1):126-128
甲壳素/壳聚糖是一种资源丰富、用途广泛的天然高分子.简介了其物理化学性质及常见的制备方法;详细介绍了功能化甲壳素/壳聚糖近期的研究状况;综述了甲壳素/壳聚糖的应用;展望了我国甲壳素/壳聚糖资源的开发利用趋势.  相似文献   
88.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用于室内装修的各种建筑材料、绝缘材料、室内装饰材料、涂料等越来越多。目前使用的大部分装饰材料不同程度地含有甲醛、苯、氯化烃等有机物,其中甲醛、苯、三氯乙烯等是公认的致癌物质。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部分室内污染物,含有对人类有害的物质。本文对室内污染源、对人体的危害及防治措施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9.
曹慧  李林 《重庆环境科学》1998,20(6):49-50,56
原子吸收法已广泛应用于各类试样中铅的分析,但用在油漆中,国内外报道甚少,我们采用干式灰化处理片后,用硝酸消解试样,用原子吸收法测定,测定结果精密度,准确度均较好。方法快速,灵敏,准确,适用于水性漆中铅的测定。  相似文献   
90.
福州市公众环境意识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林  黄谨 《福建环境》2002,19(5):32-34
该文通过对福州市公众环境意识的调查分析,探讨了应采取相应的环保宣传教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