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5篇
安全科学   41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7篇
综合类   120篇
基础理论   17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15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文章在对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园进行声功能区环境噪声监测的基础上,分析和计算了各区域测点噪声超标值(ΔLAeq)、噪声指数(LKZ)和噪声污染指数(PN);从强度和影响人群人数两个角度评价校园声环境质量。结果表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园声环境质量处于较差的水平,噪声强度超标率达到82%;据此,课题对校园噪声污染现状进行了影响分析和声环境质量的等级评定,最后针对污染现状提出了相关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32.
微塑料对小麦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土壤环境中微塑料污染及毒理学效应逐渐引起关注,但微塑料对植物的毒性及其机制研究仍十分匮乏.为探究微塑料对陆生高等植物小麦(Triticum aestivum)的毒性作用,选用100 nm和5μm聚苯乙烯微塑料(PS-MPs)进行土培处理,结合水培生长试验,研究了PS-MPs对小麦生长及叶片光合色素、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培试验中,高浓度(200 mg·L-1) PS-MPs显著抑制小麦根、茎的伸长,5μm PS-MPs较100 nm PS-MPs表现出更大的毒性效应,小麦根和茎的长度抑制率分别为67. 15%和56. 45%.土培条件下,10 mg·kg-1PS-MPs对小麦生长影响最为显著.在试验含量范围内(0~100 mg·kg-1),随PS-MPs含量的增加,小麦叶片光合色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先升后降,提示PS-MPs对小麦叶片光合系统产生了损害,抑制其蛋白的合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下降,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先降后升,表明PS-MPs对小麦毒性的可能机制涉及氧化应激.本研究结果将为土壤环境中微塑料的生态风险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33.
河南省臭氧污染特征与气象因子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和国家基准地面气候站数据,研究了2017年河南省臭氧(O_3)污染时空特征及其与颗粒物、前体物和气象因子关系.结果表明,河南省2017年O_3日最大8 h滑动平均值(MDA8)呈现夏季春季秋季冬季的特征,年均值为108μg·m~(-3);各地市均有不同程度O_3超标情况,其中,安阳超标天数高达88 d,信阳最少为17 d;春末夏初(5月和6月) O_3污染最为严重,O_3 MDA8月均浓度在140μg·m~(-3)以上,并在6月达到峰值;定性和定量分析显示O_3 MDA8月均浓度与颗粒物,O_3小时浓度与CO、NO_2呈负相关;不同季节、不同城市O_3MDA8与气象因子(日照时长、气温、降雨、能见度、相对湿度及风速)的相关性具有差异.  相似文献   
234.
根据渭南市机动车保有量和抽样调查与观测数据,采用MOVES模型计算了渭南市2017—2019年道路移动源CO2、CH4、N2O和CO 4种 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分析了机动车车型、燃料和排放标准对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影响.基于ArcGIS和渭南市道路网信息,建立了高分辨率(1 km× 1 km和1 h×1 h)的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结果表明,渭南市2019年道路移动源CO2、CH4、N2O和CO的排放量分别为424.322×104、0.044×104、0.007×104和2.808×104 t,以CO2当量计,机动车温室气体的总排放量为432.843×104 t. 4种道路移动源温室气体中,CO2占总温室气体排放量的98.03%.渭南市小型客车对温室气体的贡献率最大,分别排放了43.41%的CO2、74.78%的N2O和57.17%的CO.大型客车排放了34.47%的CH4, 汽油车和天然气汽车是N2O和CH4的主要排放源,分别排放了86.76%的N2O和61.87%的CH4.渭南市道路移动源温室气体排放强度24 h变化呈“双峰”分布,空间分布呈明显的“线-面”特征,这与道路分布密度高度相关,路网密集的城市中心为机动车温室气体的高排放区.  相似文献   
235.
高氟地下水不仅对人体有害而且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为探究高氟地下水环境对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作者在奎屯河流域采集了15组地下水样本进行高通量16S rDNA基因测序,分析高氟和低氟地下水化学特征、微生物的群落结构以及微生物群落与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偏弱碱性,溶解性总固体(TDS)相对偏高,F-平均含量为1.5 mg/L,地下水类型主要为HCO3·SO4-Na型。低氟组样品在物种丰度与多样性方面占优势且微生物群落相似,而高氟组样品微生物群落存在显著差异。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是研究区地下水的优势细菌门。科水平上,优势菌科均属于变形菌门。化学需氧量(COD)、TDS和F-浓度与地下水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关联,TDS、COD和F-浓度与大部分细菌门丰度呈负相关。研究发现高氟地下水环境对微生物丰度和多样性起抑制作用,微生物群落能通过代谢途径减轻高氟地下水的毒性,形成独特的...  相似文献   
236.
模糊综合评价是城市生活垃圾处置模式的评价方法之一。文章就模糊综合评价体系中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隶属度函数选择、因子权重分配方法以及二级评判方法等几个关键环节和步骤作了初步探讨,以期所建立的评价体系更科学、更客观。  相似文献   
237.
本文从危险废物意外事故应急预案在企业应急管理中的重要性入手,阐述了应急预案的编制流程,并从适用范围、应急预案衔接、主要危险废物及风险单元分析、响应分级、应急处置等方面,说明了预案编制要点,可为企业编制危险废物意外事故应急预案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38.
采用体视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量色散光谱(EDS)等对乌鲁木齐南部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及降尘样品中微塑料的颜色、成分及形貌等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TSP和降尘中存在纤维、碎片和薄膜等多种形状的微塑料,且TSP和降尘中的微塑料分别以纤维状(81.8%和86.2%)和碎片状(56.3%~68.4%)为主;通过FTIR鉴定出TSP和降尘中的塑料成分主要是聚乙烯,聚丙烯和聚苯乙烯;SEM发现纤维状微塑料表面较为光滑,有少量的裂痕,上面分布少量碎屑;碎片状微塑料边缘卷曲破碎,形状不规则,破损程度高,表面黏附大量的颗粒物;EDS分析表明微塑料中以C和O元素为主,还包含Si、Na、Zn等元素.结果可为进一步了解乌鲁木齐大气微塑料的污染情况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39.
为研究转运蛋白在细菌响应铜(Ⅱ)胁迫中发挥的作用,从Transporter Classification Database(TCDB)数据库中检索得到嗜根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rhizophila)JC1基因组中4个参与Cu(Ⅱ)吸附、转运和外排的转运蛋白,并对其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此外,研究菌株JC1对不同质量浓度的Cu2+的吸附能力和耐受能力,并利用扫描电镜(SEM)、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仪(EDS)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分别分析Cu2+胁迫后,菌株JC1的形态学、元素组成和官能团的变化。结果显示,菌株JC1可耐受Cu2+的质量浓度为160 mg/L,但对120 mg/L Cu2+有最大吸附率,为72.3%。经Cu2+胁迫后,菌株JC1光滑的杆状结构消失,表面褶皱、呈短杆状,且其元素组成中出现了3个Cu2+吸收峰。FT-IR分析结果表明,—OH、—C—O和—C—C等官能团在菌株JC1胞外吸附Cu2+  相似文献   
240.
为揭示塔式起重机事故致因机理,由事故调查报告提炼关键要素,运用关联规则方法挖掘致因因素间耦合关系并提取其强关联规则;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构建塔式起重机事故致因网络模型,通过模块度、平均路径长度、节点度及中介中心度分析网络拓扑特性,识别关键节点及其交互机理。结果表明,塔式起重机事故网络具有较明显社团结构,人因和管理层因素与事故连接紧密,存在违规/违章操作、相关专业资质不足及未有效落实安全制度等问题,需对关键节点采取针对性干预控制措施,及时切断风险传播链路,减少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