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7篇
安全科学   13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88篇
基础理论   13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分别从一段式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技术的原理、影响因素、工艺反应器形式及应用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归纳了温度、p H、基质浓度、DO等对该工艺的影响;总结了一段式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启动特征;比较了颗粒污泥和生物膜两类生物载体系统的脱氮效能;最后分析了一段式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2.
人工造土造地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煤基固废大规模处置利用的新型技术路线,用于煤炭矿山绿化和生态修复具有较大的潜力。通过从室内到室外逐步放大的试验研究有利于验证该技术的可行性,并减少其不确定性和风险。本次先导试验研究为在贵州盘南煤炭公司所属的响水煤矿庙田矸石山开展的煤基固废人工造土造地绿化现场示范项目的第一阶段,介绍了前期勘察、检测化验以及室内人工造土作物种植试验等可行性研究工作,并重点介绍了现场先导试验的研究过程和结果。结果表明:箭舌碗豆在响水煤矿煤矸石人工造土中可快速生长,可作为室内人工造土作物种植试验的检验作物;先导试验完成人工造土先导试验区面积约764 m2的种植工作和天然土壤对比区面积约349.2 m2的种植工作,种植植物黑麦草出苗快、长势好,绿化率接近100%,先导试验区优于对比区,证明了人工造土造地技术路线在矿山绿化和生态修复应用上的可行性。该研究可为煤矸石山人工造土造地的其他更多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3.
74.
随着总线技术在传感器测量领域中的应用,直接输出数字信号的压力传感器己成为一大趋势。本文设计了以一种基于CAN总线的压力传感器,与传统的模拟量输出压力传感器相比,本传感器克服了在长距离传输过程中的信号衰减问题。同时,又有效地解决了通信距离短、数据传输速率慢、误码率高、可靠性差等问题。另外,利用卡尔曼滤波算法对传感器的输出进行平滑滤波,剔除较大噪声,提高传感器的稳定度。传感器的输出的准确度为:0.006 MPa;动态响应:≥25 Hz。  相似文献   
75.
为研究运城市秋冬季细颗粒物(PM2.5)的化学组成特征和污染来源贡献,于2018年10月15日至2019年3月15日利用四通道小流量颗粒物采样器在运城市对大气PM2.5样品进行了连续采集.主要对水溶性离子、元素碳、有机碳和金属元素等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并结合颗粒物化学质量重构法和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PMF)深入探讨.结果表明,采样期间PM2.5质量浓度范围为29.37~370.11 μg·m-3,期间有101 d高于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超标率为70.63%,说明秋冬季运城市大气污染较为严重.按照空气质量指数(air quality index,AQI)将采集样品分类为清洁,轻-中度污染和重度-严重污染,水溶性离子、有机碳、元素碳和金属元素分别占总PM2.5浓度的40%、19%、5%、7%(清洁天),46%、18%、4%、5%(轻-中度污染)和46%、21%、4%、4%(重度-严重污染).二次离子NO3-、SO42-和NH4+是水溶性离子主要成分,分别占总离子浓度的81%(清洁天)、87%(轻-中度污染)和87%(重度-严重污染).采样期间OC/EC的值分别为3.78(清洁天)、4.02(轻度-中度污染)和5.37(重度-严重污染).随着污染程度的加剧,大气中二次有机气溶胶的污染情况也越发严重.此外,随着大气污染程度的加深,Fe和Cr元素浓度逐渐下降,而其余金属元素的浓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化学质量重构结果表明在运城市的PM2.5中,二次无机盐、海盐、重金属、矿物尘、建筑尘、有机物和元素碳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0%、1%、1%、5%、1%、32%和5%,且随着污染的加剧,二次无机盐的占比有所升高,矿物尘的占比降低.PMF分析结果表明,二次相关源、燃煤源、交通源与生物质燃烧及二次有机物是运城市灰霾暴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6.
77.
乐山市诱发地震的社会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贵选 《灾害学》1994,9(1):63-64
本文简述了健为县罗城镇的注水采盐诱发地震和沙湾区铜街子水库蓄水诱发地震的影响及对策。  相似文献   
78.
国家环保总局全面启动组建11个地方派出执法监督机构(包括五个环保督查中心和六个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这是我国环保体制创新的重要举措。这些“千里眼”的设立,不仅有利于遏制地方保护主义,有利于协调解决区域和流域重大环境问题和环境污染事件,更有利于提升环保工作的地位,对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无疑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如果没有一定刚性的法律授权,没有一套具有时效性的督查办法和强制性的执法手段,没有广泛的监察网络和坚实的执法基础,这11个地方环境执法监督机构便很难真正发挥作用。单凭“思想政治工作”做“说客”的方式,这些“千…  相似文献   
79.
滹沱河系为忻州市最重要的排洪排水系统,其水质对城市环境及下游地区有重要影响,通过2004-2011年地表水的监测数据、水资源量的统计数据、社会经济的统计数据及污水处理厂的监测数据来分析影响滹沱河系水质的原因.结果表明:滹沱河系地表水污染变化趋势可以分为2个阶段——水质恶化阶段和水质改善阶段,总体上以2009年为拐点,在改善阶段严重污染河段的污染物降低至Ⅳ类标准;一般情况下丰水期水质好于枯水期;河道水量、降水量与水质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75、0.532(p< 0.01),河道水量、降水量对各河段水质改善作用有限,水质丰、枯水期变化也说明了这一点;2009年前,水质恶化主要与工业废水排放量有关,相关系数为0.689(p<0.01),其次为生活污水排放,相关系数为0.465(p< 0.05);2009年后污水处理厂的达标运行使河段水质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80.
控释肥条件下沿南四湖农田水稻吸氮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氮素是水稻必需营养元素中限制植物生长和形成产量的首要因素,同时也是南四湖水体主要营养性污染物之一.通过施用树脂包膜控释尿素不同氮肥量处理大田试验,研究了南四湖流域鱼台农田控释肥条件下水稻生育期的吸氮特征.结果表明,树脂包膜控释尿素对水稻产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并不随施氮量的增加呈线性增长,施用中氮量337.5 kg/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