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7篇
安全科学   59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81篇
基础理论   12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神州悲痛极,环球齐悼念。去年九月九日,我们最敬爱的伟大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与世长辞。 八亿人民无限深切怀念毛主席,仿佛毛主席并没有离开我们,还在我们前面,挥起巨手,继续指引着我们胜利前进。 这一年来,八亿神州痛失我党我军我国各族人民最敬爱的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在这以前,我们还失去了敬爱的周总理和朱德委员长等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经受着不可估量的损失和严峻考验。 毛主席是当代最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毛主席在革命实践和革命理论上的伟大贡献,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无古人的,在当代是举世无双的。我们党五十多…  相似文献   
122.
为促进滇东黔西地区煤炭资源安全高效开发,开展了不同围压下的三轴压缩试验,研究了该地区松软煤岩的压缩力学特性及能量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裂隙增大了松软煤岩差应力-应变曲线峰后下降的速率,差应力-体积应变曲线从峰前屈服阶段开始左拐,表现出扩容现象,达到峰值强度后扩容现象愈加明显;围压增强了煤岩承压能力,对煤岩压缩变形过程中径向变形的抑制作用明显;围压条件下,松软煤岩的抗压强度、破坏模式及破坏角均符合Coulomb强度准则;围压几乎不影响弹性能的增长速率,但提高了煤样储存弹性能的能力,受割理等裂隙影响,耗散能与围压无明确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3.
近20年来康定市景观格局演变及其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近20年来康定市景观格局的演变并分析其主要驱动力,基于1990、2000、2010年的遥感解译数据,在类型和景观水平上计算分析了近20年来康定市的景观格局指数变化、景观类型转移和质心偏移,探讨了康定市景观格局演变的主要驱动力。结果表明:1)康定市景观格局中林地景观和草地景观所占面积最大,为主要优势基质景观类型,对维持区域生态系统稳定起决定性作用,其次依次为其他景观、水域景观、农田景观和人文景观;2)20年来康定市景观破碎化程度有所增加,景观形状整体上趋于简单化,景观连接性和多样性增加,但景观均匀度下降;3)1990—2010年人文景观和林地景观面积增加,而农田景观面积降低,其他类型面积变化较小,农田景观和人文景观受人类干扰较大,破碎化程度增加,斑块形状趋于简单;4)1990—2000年景观类型面积基本未发生转移,2000—2010年农田景观和草地景观向林地景观转移,草地景观和林地景观向人文景观转移;5)近20年来人文景观类型向西偏移了0.058°,向北偏移了0.026°,农田景观类型向西偏移了0.033°,向南偏移了0.014°,而林地、草地、水域和其他景观类型的质心几乎未发生偏移。近20年来康定市景观格局变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特别是社会经济、政策和人口增长等人为因素是康定市景观格局演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4.
将工厂化养鳖废水加1次硝酸,调节NO-3 N与NH+4 N含量的比例及初始pH后用作生菜(Lactucasativavar.romana)水培试验。结果表明,该处理系统在22~28℃运行2周,废水的SS与CODCr分别降至20与100mg·L-1以下,pH为6~9,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NH+4 N与TP含量分别降至22.1~30.3mg·L-1与0.64~0.69mg·L-1,接近或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且培养液中生菜长势良好,生物量增长率达19.9%~25.1%。  相似文献   
125.
活性炭厌氧流化床反应器处理高浓度含酚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活性炭厌氧流化床反应器处理高浓度含酚废水连续试验的结果表明,本反应器能充分地发挥活性炭对酚的吸附性能和微生物对酚的降解能力,为生物厌氧发酵过程创造良好的基础和环境条件。在这两方面的综合作用下,先用活性炭把酚吸附,再经微生物作用转化为甲烷。甲烷的实际产率与理论产率基本一致,进出CODcr物料达到平衡,有机基质得到较好的降解,去除率高达94%以上,发酵效率相当高。含酚量从952毫克/升降到0.5毫克/升以下。连续运行384天,无需排泥,活性炭保持较强活性。回收的甲烷气有一定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26.
日本燃煤烟气中NOx处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NOx是燃煤烟气中主要污染物质之一,因此烟气脱氮是大气污染控制的一项重要任务。日本在烟气脱氮方面具有先进与实用的技术,本文介绍了几种在日本已取得成功的处理方法,如改良燃烧法,选择性催化还原法,活性炭脱硫脱氮法等。  相似文献   
127.
琳琼  谷明印 《河北环境保护》2007,(3):F0003-F0003
雾灵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我省兴隆县,西北部与北京交界,为燕山山脉主峰,主峰海拔2118米,保护区总面积1.44万公顷。198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是我省第一个国家级森林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1995年,该保护区加入中国“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网络。2002年被科技部、教育部、中宣部、中国科协命名为“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  相似文献   
128.
为获得水泥企业固定源颗粒物排放特性,采用自设固定源PM2.5稀释采集系统对陕西省关中地区某水泥企业固定源中的细颗粒物开展了现场实测工作.结果表明:窑头主要排放粒径较小的颗粒物,其粒径分布特征与燃烧气态产物冷凝、碰并、凝聚等机制相关;窑尾、煤磨、破碎、水泥磨主要排放粒径较大的颗粒物,其粒径分布特征与原料、燃料及熟料的破碎、粉磨等物理性质相关;考虑废气标干流量情况下,固定源PM2.5控制重点依次为窑头、煤磨、窑尾、水泥磨、破碎;窑头在爱根核模态和积聚模态的颗粒物浓度整体水平明显高于窑尾、煤磨、破碎(最高值间约相差3倍左右至1个数量级);窑头、窑尾、煤磨、破碎浓度分布的共同特征是PM10粒径分布谱中大于0.1 μm的各层级颗粒物质量大多较高且各层级间质量变化较为剧烈.窑头在爱根核模态和积聚模态的颗粒物数浓度整体水平明显高于窑尾、煤磨、破碎(最高值间约相差1~2个数量级);窑头、窑尾、煤磨、破碎数浓度分布的共同特征是PM10粒径分布谱中粗粒子模态数量均很小.窑尾、窑头、煤磨、破碎、水泥磨排放因子分别为0.156 g/t(以熟料计)、3.914 g/t(以熟料计)、1.538 g/t(以煤计)、0.016 g/t(以石料计)、0.056 g/t(以水泥计),PM2.5排放总量分别为207.48、5 205.62、286.38、28.73、131.50 t,固定源PM2.5排放总量为5 859.7 t.研究显示,水泥企业不同固定源颗粒物排放特性相差较大,即使同一类工艺同一性质固定源其颗粒物排放也存在不同,主要原因在于各企业的运行参数、固定源除尘设施、颗粒物检测方法及仪器等存在不同.   相似文献   
129.
通过超滤膜、XAD系列树脂等方法分析皖江地区典型黑臭水体溶解性有机物特性以及对黑臭水体水质进行监测。结果表明:水体污染十分严重,旱季期,COD达到109.2 mg/L;雨季期,TN达到17.65 mg/L,TP达到2.62 mg/L。旱季期,4 000 Dalton的溶解性有机物所占比例最大,在20.6%~27.12%之间;雨季期,20 000~30 000 Dalton的溶解性有机物所占比例最大,在20.77%~24.43%之间。旱季期,随着水体流动,亲水性有机物(HPI)从86.74%逐渐减小到61.5%,疏水性酸(HPO-A)从6.44%逐渐增加到28.70%;过渡亲水性酸(TPI-A)中含有较多的非腐殖质,HPO-A中含有较多的腐殖类有机物。雨季期,随着水体流动,HPI从79.87%逐渐增加到86.39%,TPI-A从9.37%逐渐减少到3.68%。无论旱季期,还是雨季期,黑臭水体溶解性有机物主要由亲水性的非腐殖质组成,所占比例在61.5%~86.74%之间;由于雨水的进入,HPI增加的速度越来越快,HPO-A减少的速度越来越快,TPI-A减少的速度越来越慢。  相似文献   
130.
为了寻找经济适用、无二次污染的选矿药剂废水的处理方法,首次采用MBR技术对辽宁某选矿药剂厂的黄药废水进行处理。研究了MBR系统启动与驯化过程中污泥的变化特性,并利用已运行稳定的MBR系统处理黄药废水,考察其处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当废水水样的黄药质量浓度为353.5~487.0 mg/L、ρ(COD)为1135.5~1486.9 mg/L、pH为9左右时,MBR系统在外加C源无水乙酸钠为0.5g/L、HRT为24 h、反应温度为(28±2)℃时处理该废水,系统连续运行12 d,其出水COD去除率均高于94.5%、黄药去除率均高于99.8%。该研究结果为选矿药剂———黄药废水的处理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