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6篇
安全科学   39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20篇
综合类   106篇
基础理论   29篇
污染及防治   21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41.
应用聚丙烯腈基活性碳纤维(PAN-ACF)对模拟的工业烟气中的SO2和NO在烟气露点温度以上进行吸附脱除实验。通过改变固定床ACF装载量、反应温度、水蒸气体积分数和O2体积分数,研究了ACF脱硫效率和脱硝效率的变化规律,还研究了同时脱硫脱硝时入口SO2或NO浓度对脱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PAN-ACF具有良好的脱硫性能和一定的脱硝能力,其脱硫效率和脱硝效率随着ACF装载量和O2体积分数的增大而升高,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着水蒸气体积分数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在同时脱硫脱硝时,SO2对ACF的脱硝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NO对ACF的脱硫反应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2.
研究了游离细胞与载体吸附培养、不同载体材料对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进行连续染料脱色及产酶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P.chrysosporium可在载体上良好生长,甚至生长到载体内部。木屑、玉米芯、花生壳3种载体材料中,以木屑载体吸附培养物的持续脱色和产酶效果最佳,该培养物经三轮连续脱色后对染料RB5仍能达到最高95%的脱色率,并产生596 U/L锰依赖过氧化物酶(MnP)和1 326 U/L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对染料的持续脱色和产酶能力明显优于游离细胞培养物。  相似文献   
143.
天津市工业污染物排放特征及其成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992—2008年天津环境经济数据,采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型,建立了天津工业污染物排放与经济增长的科学评价模型,与典型的倒U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不同,天津工业污染物排放模型有三次函数模型和指数函数模型,目前工业废气排放量和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处于上升趋势,而工业废水中的COD、工业烟尘和工业粉尘排放量出现下降趋势。通过计算工业污染物排放及其影响因子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定量剖析1992年后天津工业污染物排放的库兹涅茨曲线的成因。结果表明,天津市环境污染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包括工业总产值、国际贸易(外商直接投资)、能源消费、城市发展、工业污染治理、环境科研投入以及排污费征收。  相似文献   
144.
对当前炼化企业基层单位HSE管理体系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基层单位HSE管理理念没有真正转变、HSE管理制度执行力差、HSE管理职责落实不到位、HSE培训缺乏针对性、HSE绩效考核重结果轻过程、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重形式轻根基等问题.提出基层单位HSE体系管理改进建议,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HSE管理理念、强化HSE管理制度的执行力、真正将HSE管理职责落实到位、强化HSE培训需求分析,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加强HSE绩效考核过程管理、推进安全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5.
广东省重特大火灾事故统计分析及预防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收集整理1991 - 2010年广东省重特大火灾事故数据,从广东省重特大火灾事故概况人手,归纳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发展趋势、伤亡情况以及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主要从直接原因、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等为分类依据对广东省重特大火灾事故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表明:广东省重特大火灾事故主要发生在凌晨和午后时段及夏季和季节转换期,主要分布于生产场所和普通仓库;广东省重特大火灾是管理疏忽、意识淡薄、设备陈旧、可燃物管理不善、自救能力弱等多因素综合的结果.本文从安全管理、安全技术以及安全法律法规等方面,提出火灾预防和控制对策,如针对性的安全检查、提高监控能力、合理制定应急预案及定期演练计划、强化初期火灾处理能力等,综合各方之力,保障消防安全.  相似文献   
146.
2000-2009年鄂南丘陵山区耕地集约利用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耕地集约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从耕地集约利用内涵入手,通过构建耕地利用集约度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鄂南丘陵山区2000-2009年耕地集约利用进行了评价,并对耕地集约利用变化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0年间鄂南丘陵耕地的集约利用程度呈波动上升的趋势.目前阻碍鄂南丘陵山区耕地集约利用的因素主要为农田水利投入不足,占用耕地严重等,因此应加强耕地保护力度,积极进行耕地整治,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耕地环境质量安全体系.  相似文献   
147.
水生生物基准推导中物种选择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运用Mann-Whitney U检验法对不同生物分类群内的物种对氨氮的毒性敏感性进行分析和统计检验,并基于毒理学、生物分类学,从抽样-推断的角度对物种选择进行讨论,并对物种选择与基准推导方法的关系进行梳理.结果发现,物种毒性数据中脊椎动物占绝大部分,尤其是辐鳍纲,与真实生态系统中物种类群结构不符;大部分不同分类群间物种对氨氮的敏感性差异显著,随着物种分类阶元级别降低,大部分分类群内物种的差异逐渐减小,个别分类群内物种的敏感性未呈现相似的规律,尤其是相对不敏感的物种;总体上,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同一分类群内的生物有相对接近的敏感性.由抽样-推断理论与方法可知,基准推导属于基于抽样设计的统计推断,因此,可以将生物分类类群作为物种选择的辅助变量,依据水生态系统中物种组成,运用分层随机抽样技术进行物种选择,以提高抽样效率和精度.  相似文献   
148.
3月28日,广西组织开展2023年度森林草原火灾应急处置联合实战演练。此次联合实战演练以柳州市柳江区进德镇琼林村枇杷林地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为背景,由于火场地形复杂、植被茂密,在大风天气作用下,火势发展迅猛,过火面积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49.
以小麦秸秆和菱铁矿为原料,在500℃下热处理改性,制备了一种C-Fe_3O_4复合材料.采用FTIR、XRD、SEM、BET、磁化率仪对C-Fe_3O_4复合材料(以下统称复合材料)进行表征.考察了接触时间、初始pH、初始Cd~(2+)浓度、离子强度对Cd~(2+)去除率的影响,结合吸附前后表征结果分析了复合材料对Cd~(2+)的吸附机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及单独煅烧制备的小麦秸秆炭的比表面积分别为23.38 m~2·g~(-1)和7.20 m~2·g~(-1),孔容积分别为1.04×10-1cm~3·g~(-1)和2.23×10-2cm~3·g~(-1),平均孔径分别为17.74 nm和12.38 nm;红外光谱显示复合材料和小麦秸秆炭表面富含羧基、羟基等具有金属离子吸附活性的官能团;磁化率测试结果显示复合材料的质量磁化率为42 900×10~(-8)m~3·kg~(-1).复合材料对Cd~(2+)的吸附动力学用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拟合度最好;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模型;pH在3.0~6.0之间,吸附容量随pH增大而升高,pH在6.0~9.0之间,吸附容量趋于稳定;pH在4.0~9.0之间,解析量随pH增大而减少;离子强度从1 mmol·L~(-1)增至100 mmol·L~(-1),Cd~(2+)的吸附容量略有减少,解析率由0.51%提升至8.5%;说明复合材料主要通过表面络合作用及离子交换去除溶液中的Cd~(2+).此外,复合材料的磁化性能使其在固液分离方面比一般的吸附材料具有很大优势.  相似文献   
150.
利用菱铁矿的热分解特性,在空气中不同温度下(400、500、600、700、800℃)煅烧天然菱铁矿制备具有纳米尺寸形貌特征的α-Fe_2O_3,作为NH_3选择性催化还原(NH_3-SCR)脱硝的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UV-Vis DRS)等手段对催化剂结构进行表征,并利用气固相催化反应系统对催化剂的NH_3-SCR脱硝活性和N_2选择性进行评价,同时考察其抗水抗硫及稳定性.结果表明,天然菱铁矿于空气中500℃煅烧相变为α-Fe_2O_3,具有最低的晶体尺寸(约10 nm)、最高的比表面积(39.68 m~2·g~(-1))和最优的脱硝活性;500℃煅烧菱铁矿制备的催化剂在250~400℃温度窗口内脱硝效率达到100%,并能保持较高的N_2选择性,这主要归因于其具有的纳米多孔结构特性和较大的比表面积,以及表面丰富的酸性位点和吸附态氧.当同时存在5%H_2O和0.04%SO_2时,α-Fe_2O_3在250~400℃区间的脱硝效率高于88%,且在300℃下持续反应360 min,脱硝效率维持在75%以上,表明500℃煅烧菱铁矿制备的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抗水抗硫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