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5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167篇
安全科学   175篇
废物处理   53篇
环保管理   77篇
综合类   665篇
基础理论   97篇
污染及防治   68篇
评价与监测   36篇
社会与环境   18篇
灾害及防治   5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固定化氧化还原介体加速亚硝酸盐生物反硝化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考察了利用循环伏安法所制备的固定化氧化还原介体(AQS/PPy/ACF)加速亚硝酸盐生物反硝化的特性,及其降解过程中pH和氧化还原电位(ORP)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AQS/PPy/ACF可显著地加速亚硝酸盐的生物降解;在不考虑各因子间交互作用的条件下,AQS/PPy/ACF加速亚硝酸盐降解的最佳条件为温度35℃,pH=8和碳氮比为6;AQS/PPy/ACF加速亚硝酸盐生物反硝化过程中pH的变化趋势与传统的亚硝酸盐生物反硝化过程中pH的变化趋势相似;AQS/PPy/ACF的加入可使亚硝酸盐生物反硝化过程中的ORP降低约45 mV;AQS/PPy/ACF具有较好的催化稳定性。本研究可为亚硝酸盐的生物降解提供新的技术途径,并为该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92.
电催化氧化法处理染料废水的影响因素及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钛涂膜极板为阳极、石墨极板为阴极、Fe2O3/γ-Al2O3为多相催化剂,构建电-多相催化氧化体系,研究了该体系对酸性大红模拟染料废水中COD的去除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优化了实验条件,并初步探讨了COD的降解机理。结果表明,在槽电压20 V,pH 4,曝气量0.24 m3/h,极板间距3 cm的条件下,COD的去除率最高,达到64.5%;COD的降解近似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ln(C0/C)=0.0034t+0.719。在电-多相催化氧化体系中,废水中的有机物被直接矿化或降解为小分子有机物。  相似文献   
993.
采用臭氧(O3)氧化法处理含高浓度黄连素和COD的制药废水,探讨了废水初始pH、O3投加量及初始黄连素浓度等因素对O3氧化过程的影响,确定了O3氧化技术处理黄连素制药废水的最佳操作条件。结果表明,O3能够有效分解废水中的黄连素,降低其COD浓度;黄连素浓度为700 mg/L、COD为3 500 mg/L、pH为0.88的废水,进气O3浓度为14.05 mg/(L?min),处理时间为180 min(即投加量为2 529 mg/L)时,黄连素和COD的降解率分别可达77.46%和41.28%,BOD5/COD比(B/C比)从0.06提高到0.34,增加了4.7倍;随着废水中初始黄连素浓度的升高,废水COD降解率逐渐降低。O3氧化法是一种有效的黄连素制药废水预处理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  相似文献   
994.
采用添加蚯蚓的毛细管渗滤沟A和没有蚯蚓的毛细管渗滤沟B对生活污水处理进行对比实验研究,同时考察毛细管渗滤沟中蚯蚓的数量变化和添加蚯蚓对土壤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蚯蚓对毛细管渗滤沟处理有机物有促进作用,蚯蚓的加入可以改变土壤结构,提高土壤孔隙率,增加出水溶解氧。反过来,毛细管渗滤沟为蚯蚓生存、繁殖提供了适宜条件,在土...  相似文献   
995.
含油污泥中不同族组分的脱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含油污泥的热水脱附处理方法,在优化脱附工艺条件下,研究不同单组分脱附剂对含油污泥中各族组分的脱附特性,并据此复配脱附剂,研究各复配脱附剂对含油污泥中不同族组分的脱附特性.结果表明,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含油污泥的脱附效率优于多元醇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各脱附剂对饱和烃、芳烃的脱附效率高于对胶质沥青质的脱附效率; 带脂肪链的脱附剂对饱和烃的脱附效率较高,带苯环的脱附剂对芳烃的脱附效率较高; 脱附剂亲油基与族组分的亲和性越强,脱附剂对该族组分的脱附效率越高.研究表明,根据各单组分脱附剂对不同族组分的脱附特性复配高效脱附剂的方法可行,复配脱附剂NP-8 5 & AEO-8 5对含油污泥的脱附效率可达89.40%.  相似文献   
996.
基于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和小波分析法,研究了汾河河津段2004—2013年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溶解氧含量时间序列的变化趋势和突变特性。结果表明: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含量有显著下降趋势,溶解氧含量有显著上升趋势。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含量在1、2月较大,8、9月较小;溶解氧含量在1、2月较大,6、7月较小。高锰酸盐指数含量在2004—2009年差异较大;氨氮含量在2004—2013年差异均较大;溶解氧含量在2010—2013年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997.
制备了高炉粉尘基微电解(BFD-IE)填料,在臭氧催化的条件下降解垃圾渗滤液,并与商业臭氧催化填料和TEMPO-Cu分子筛填料的处理效果进行对比.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和X射线衍射(XRD)等技术对BFD-IE填料和另外两种不同填料进行表征,并对比了三者对垃圾渗滤液中COD和NH4+-N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臭氧浓度(20 mg·L-1)和反应时间下,BFD-IE填料对COD的去除效果(61.3%)要优于商业臭氧催化填料(50.9%)和TEMPO-Cu分子筛填料(39.1%);但对NH4+-N的去除效果存在差异,TEMPO-Cu分子筛填料在20 mg·L-1臭氧浓度下反应10 min即可实现74.9%的去除率,高于BFD-IE填料(32.7%).此外,经臭氧催化BFD-IE填料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可生化性显著提升(从0.07提升至0.63),明显优于其他两种填料(0.29和0.39).最后,借助电化学技术和ESR技术,证明了臭氧...  相似文献   
998.
建立了"互联网+"与环境污染治理融合发展的概念模型,分析了"互联网+"时代环境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升治理人员技术能力与综合素质、加强网络宣传与信息发布、加强环保跨界联动与协调合作等建议。  相似文献   
999.
本文基于国家空气质量自动监测位点2015年3月到2016年2月全年的逐时监测数据,对山西省11个地级市PM_(2.5)的污染状况与时空分布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山西省11个地级城市PM_(2.5)年均浓度均超过了国家年均浓度的二级标准限值,其中,长治和运城污染最为严重,超标率均高达27.51%.PM_(2.5)月均浓度变化特征分析发现,各地区PM_(2.5)污染高峰主要出现在冬季,9个城市在夏季出现另一小高峰,太原在春季出现另一小高峰.PM_(2.5)/PM_(10)月均浓度变化特征分析发现,太原、大同、晋城、朔州、晋中和忻州等6个城市PM_(2.5)/PM_(10)的值从春季到冬季逐渐增长,临汾和运城该比值波动于50%—70%之间,阳泉和吕梁PM_(2.5)/PM_(10)的值在7月和11月出现两次高峰,长治则在7月和1月出现两次高峰,提示不同地区可能受到不同污染源的影响.PM_(2.5)日变化规律总体较为一致,呈明显的双峰分布,其特征是中午和午夜高,凌晨和下午低.不同季节PM_(2.5)的空间分布虽有很大差异,但总体上南部城市高于北部城市.局部自相关分析发现,山西省PM_(2.5)污染的热点区域主要集中在运城.  相似文献   
1000.
为有效降低跨海大桥船桥碰撞风险、提高桥区水域安全,建立一种适用于跨海大桥的量化船桥碰撞风险评估方法。首先,结合Bow-tie模型与模糊集合理论,构建跨海大桥船桥碰撞风险评估的模糊Bow-tie模型来定量分析各结果事件概率;然后,用敏感性分析方法揭示船桥碰撞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通过对某跨海大桥通航风险评估,实例验证所建评估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基于估的模糊Bow-tie模型的风险评估方法适用于跨海大桥船桥碰撞的风险评估,且实现评估由定性到定量的转变,为海事监管部门的安全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