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4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18篇
基础理论   1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4 毫秒
11.
利用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三维荧光光谱仪及红外光谱仪等方法研究了城市污水二级出水中溶解性有机物亲疏水性对超滤膜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污水二级出水中疏水性酸占42.8%,过渡亲水性酸占19.1%,亲水性有机物占38.1%;水中疏水性酸、过渡亲水性酸和亲水性有机物分别使膜通量减小32.8%、29.9%和18.6%,膜阻力增大106.6%、92.2%和58.6%;过渡亲水性酸为蛋白质类,相对分子质量主要在4000~30000 Da;亲水性有机物为脂肪类,主要集中在6 000 Da以下;疏水性酸物质为腐殖酸类,主要集中在4 000 Da以下,其中疏水性酸物质更容易引起超滤膜污染。  相似文献   
12.
针对某电力线路上一起球头挂环断裂事故,通过外观检查、力学性能测试及金相组织检验等方法进行分析,找出事故原因并提出治理措施。金属检测和金相分析结果表明:受力异常是球头挂环失效的外因,显微组织异常是球头挂环失效的内因,内外因共同作用导致球头挂环断裂。  相似文献   
13.
城市生活垃圾堆肥技术与市场的协同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城市生活垃圾堆肥技术推广运用涉及的技术、市场、规模、产品、经营、环境保护和政策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澳大利亚矿山酸性废水的管理与处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简要介绍了澳大利亚矿山含酸废弃物及酸性废水的管理与处理方法 ,将为我国的矿山环境保护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地表移动动态实时模拟及可视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地表动态沉陷变形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提出了经验比例系数,以此为基础对地表移动动态基本微分方程式进行修正,解决了原有时间函数模拟曲线与实际情况不符的问题。通过观测站实测数据和改进的时间函数,采用visual C++面向对象可视化编程进行前台处理,采用Access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后台管理,利用MFC ODBC类实现前台和后台之间的通讯,建立了基于客户机/服务器模式下的地表移动动态实时观测系统。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反映地表移动的动态特征,对指导开采设计和选择地面建筑物保护措施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利用宏观检查、金相组织分析、力学性能检测、化学成分分析以及断口扫描电镜分析等对失效管段进行了全面检测,分析某超临界锅炉水冷壁管的爆管原因。结果表明:安装人员将原设计的柔性连接改为刚性焊接连接,同时,施工质量较差,连接焊缝中存在未熔合缺陷导致严重的应力集中;顶棚过热器管与水冷壁管膨胀量及膨胀方向不一致,且反复变化,使水冷壁管与加强筋的搭接焊缝在锅炉运行过程中长期承受疲劳载荷,是导致本次水冷壁管开裂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7.
物理农业--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物理农业是以物理的技术和方法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促进植物生长,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从而保持作物稳产、增产,同时恢复耕地质量,阻止环境恶化与生态退化,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面对我国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等压力,为保证21世纪我国农业的持续发展,必须大力发展物理农业,促进人与目然的和谐发展,永葆地球的绿色。以物理材料“399”植物生长剂与美国进口的杨康生物肥对照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99植物生长剂对花菜、樱桃、番茄和西葫芦等蔬菜的增产效果优于美国进口的杨康生物肥。使用399植物生长剂后植物普遍光合作用增强,根系发达,生长旺盛,抗病力强,果实产量增加。采用物理农业技术在减少化肥用量的条件下,可保持作物的稳产或增产。  相似文献   
18.
河道中修建丁坝将改变丁坝附近的水流流态,形成复杂的三维水流,可能影响坝头附近的船舶通航安全.为研究丁坝断面的三维流速分布、坝头附近的流态特征以及丁坝存在对通航的影响范围等问题,在概化模型水槽中进行试验研究,利用多普勒测速仪对丁坝断面流速进行测量,分析丁坝断面三维流速分布资料,发现距离丁坝头部一定范围处,丁坝断面横向流速的变化率趋近于0,并以此范围作为丁坝对水流运动及通航的影响距离.通过对不同影响因素的分析,得到丁坝对通航影响距离与随弗汝德数、压缩比等参数的相关关系式.  相似文献   
19.
长江三角洲地区气温变化的周末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1996~2010年长江三角洲地区4个省会城市的逐日地面观测资料,研究了气温指标(气温日较差,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和日最低气温)的周循环特征,并分析了春节、五一节、十一节长假期间与假日前后各7 d气温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气温变化具有明显的周末效应现象,其中气温日较差和日最高气温最为显著;气温变化的周末效应存在季节差异,夏季周末气温指标值比工作日大,其他季节周末气温指标值比工作日小,其中春季周末效应最为显著。春节、五一节、十一节三大长假存在明显的假日效应,其中春节和十一节假日期间气温指标值相比假日前后7 d小,五一节假日期间气温指标值相比前后7 d大。由于三大节假日的时间更长,气温变化的假日效应比周末效应更为显著。人类经济活动的人为划分是引起气温变化的周末效应和假日效应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0.
把握干旱区绿洲群乡村聚落空间规律,揭示其驱动因素,以期为新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聚落规划和管理提供依据。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景观韵律指数及计量统计方法,研究塔里木河流域绿洲乡村聚落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塔里木河流域绿洲乡村聚落规模差异悬殊、微小型聚落数量居多、整体呈小规模—低密度—多核破碎化分布;(2)流域上游至下游,乡村聚落密度、规模、形状、破碎化程度分异明显,空间上呈现逐次递减态势,且大小绿洲、兵地聚落差异明显;(3)聚落主要分布在海拔767~1 746 m、坡度0° ~ 4°、距河流2 km以内。交通、经济、政策、兵地体制等人文因素是推动聚落空间演变及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但在塔里木河流域复杂的地势地貌及河流典型的内陆性质影响下,聚落的格局发展演变受自然因素制约较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