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安全科学   17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39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31.
利用有效微生物菌群控制蓝藻水华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蓝藻水华污染在我国和世界都呈现迅猛的发展趋势,如何治理是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2008年7~8月在北京市延庆县妫水湖的现场围隔水体中,通过投加筛选和培养土著有效微生物菌群(EM菌),对控制蓝藻水华污染形成的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投加EM菌不仅可以控制蓝藻水华的暴发,使蓝藻生物量降低70%以上,而且可以快速降低水体中的氮和磷浓度,因此,明显控制了蓝藻水华的形成,在治理湖泊蓝藻水华污染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2.
高云  肖琦 《环境保护》2006,(6B):29-31
近期,河北省召开了全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本次会议根据河北省当前的环境形势以及河北省环保系统所面临的任务提出将解决本地突出的环境问题、推进环保工程项目建设等作为河北省环保局的工作重点。目前河北省的环保工作面临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将如何解决?河北省环保系统又将如何抓住当前的有利机遇,全面推进环保工作?本刊记者就此采访了河北省环保局局长姬振海。[编者按]  相似文献   
33.
制备嵌入式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石墨电极(ESCFE),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铅(Pb)的电化学行为及反应机理,结果表明,铅在修饰电极表面出现了一对明显的准可逆的氧化还原峰,发生了2质子的电化学氧化反应。用差分脉冲伏安法研究了铅离子浓度与其峰电流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1.8×10-7~1.0×10-5g/L,线性方程为:ipa(...  相似文献   
34.
目前实验室对化感物质抑藻效应的研究多在EC50水平上进行,而水生植物释放化感物质具有微量、持续性的特征。本研究试图探索在化感物质暴露总量相同的前提下,全剂量一次性暴露与低剂量多次暴露在抑藻效果上是否存在差异,以便为今后开展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实验以能够诱导藻细胞产生活性氧进而引发氧化损伤的化感物质焦性没食子酸作为研究对象,以细胞密度、细胞内O2·ˉ、H2O2及OH·的产生水平和细胞膜损伤情况作为指标,比较了低剂量多次暴露(0.25 mg/L×4次×5 d,间隔4 h)与单次暴露(5 mg/L)对铜绿微囊藻的致毒效应。实验结果显示,就生长速度而言:单次暴露组<低剂量多次暴露组<对照组;而低剂量多次暴露下样品藻细胞内的O2·ˉ、H2O2及OH·水平则呈逐步升高趋势(P<0.01),且当累计暴露量仅为设计暴露总量的一半时就超过了单次暴露下的相应水平,到实验的第5天分别达到相应单次暴露组的1.10(O2·ˉ)和1.06(H2O2及OH·)倍;而膜损伤的情况,单次暴露与低剂量多次暴露均能造成藻细胞膜的损伤,且相对膜损伤水平(%)实验后期还维持在160%上下。从上述实验结果看出,低剂量多次暴露的方式很可能具有比单次暴露更强的持续抑藻能力,因而开展对低剂量多次暴露条件下化感抑藻效应的研究十分重要,其结果将更接近水生植物释放化感物质的低剂量、持续性特征。  相似文献   
35.
本文的目的是对无组织排放中二氧化硫测量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对二氧化硫的测定选择甲醛缓冲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抽取样品后按照GBZ/T160.33-2004对其进行十次重复测量,对测量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实验结果表明,无组织排放中二氧化硫测量结构分析,其含量为(0.808±0.213)μg/ml,k为2,p为95%,相对标准扩展不确定度为2×1.50%=3.0%。在实验中得出以下结论,在无组织排放二氧化硫测量不确定分析中,发现采样体积、标准物质不确定度、实验总体误差等均是主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36.
高温堆肥对猪粪中四环素类抗生素及抗性基因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研究高温堆肥对猪粪中抗生素及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影响,对不同堆肥处理中的四环素类抗生素(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及其抗性基因(tetA、tetC、tetG、tetM、tetQ、tetW)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低剂量组(10 mg·kg~(-1))中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的去除率分别为91%、94%、92%,高剂量组(50 mg·kg-1)中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的去除率分别为60%、62%、71%.在堆肥过程中,抗生素处理组目标基因相对丰度高于对照组,而低剂量组目标基因相对丰度(tetW除外)又普遍高于高剂量组.经堆肥处理后,tetA的相对丰度增加,tetC、tetG、tetM、tetQ、tetW的相对丰度均下降.高温堆肥可以有效去除猪粪中一定浓度的四环素类抗生素,并对四环素类抗性基因也有一定的削减作用.  相似文献   
37.
高云飞 《安全》2011,32(12):43-44
《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493号令,以下简称493号令)的出台是我国贯彻依法治安、重典治乱,建立规范的安全生产法制秩序的一个重大举措。同时,493号令提出了一个创新性的法律概念——事故发生单位。该条例中共有20次提到事故发生单位,然而,事故发生单位的概念在条例释义中未见有正式的词条解释。  相似文献   
38.
六价铬Cr(Ⅵ)污染主要来自钢铁、染色、电镀、皮革加工、冶炼、表面处理工业等排放的污水和废气。Cr(Ⅵ)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及黏膜进入人体,造成伤害,甚至引起遗传变异而致癌。生物吸附法因其高吸附率、无二次污染等因素被认为是新兴的重金属离子回收技术。该文从钢铁厂污泥中分离得到6株耐受Cr(Ⅵ)的细菌,分子水平鉴定结果表明,它们分别为3株假单孢属细菌、1株诺卡氏菌、1株芽孢杆菌和1株产碱杆菌。在这6株耐受细菌中均鉴定到编码Cr离子转运蛋白的chrA基因。进一步吸附实验证明24 h内假单孢属和芽孢杆菌属的4株细菌能够吸附去除77%左右的Cr(Ⅵ),诺卡氏菌和产碱杆菌的吸附率分别达到66.8%和64.9%。实验结果为微生物重金属耐受机理研究和进一步开发新型生物吸附剂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9.
自然灾害对我国农业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2000-2008年自然灾害发生面积与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各项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出了自然灾害对我国农业发展影响较为显著,并具体指出了旱灾、水灾等自然灾害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影响.自然灾害通过影响农业单产、农业有效利用面积及农业总产值来影响农业,不同种类自然灾害的发生面积都处于不断波动之中,并呈现逐步提升之势,具有一定的区域性.最后指出了通过增强农业本身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更好的预测农业自然灾害等,为各级政府制定抗灾减灾对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0.
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双酚A与DNA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DNA的存在使双酚A的氧化峰电流减小,且峰电位正移,双酚A与DNA的相互作用以嵌插作用为主。双链DNA(dsDNA)与双酚A的结合大于单链DNA(ssDNA),结合比为1∶4,结合常数β为1.35×10^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