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19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交通运输生命线灾害经济效益损失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命线灾害的经济损失分为财产损失、救灾费用和效益损失;每种经济损失又分为企业经济损失和社会经济损失。文章提出了交通运输生命线灾害社会效益损失的计算方法,给出了灾害造成的运输费用和运输时间增加等15个项目的计算内容和计算公式;计算中分别考虑了正常运输量、外部转移运输量、内部分流运输量、诱发运输量等损失变化所造成的社会经济效益损失。  相似文献   
12.
从秦沈客运专线工程建设办公信息系统的网络和系统内部安全机制出发 ,提出了大型交通工程项目办公自动化系统信息安全技术的理论和设计思路。系统而成功的运行为今后同类项目的安全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高速磁浮铁路轨道梁振动分析及控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磁浮车辆系统动力学的研究 ,直接影响到磁浮列车安全行车、运行平稳性、线路设计及系统造价。以德国Transrapid高速磁浮铁路系统为基础 ,笔者采用动力有限元和耦合振动理论 ,建立了高速磁浮车辆 -轨道梁动力学模型 ,通过仿真计算后 ,得到了系统动力响应特征 ,为磁浮车辆平稳运行及高架线路优化设计 ,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 ,为保证运行安全 ,又对轨道梁设计提出了建议并给出了降低振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青藏铁路唐拉段地质灾害的评价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笔者主要对青藏铁路唐拉段沿线分布的热融滑坍、热融湖塘、湿地、沙害、危岩、落石等地质灾害进行了评价分析 ;研究了其对铁路工程的影响、工程建设施工对地质灾害的诱发和加剧的可能性 ;提出了施工中应采取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5.
建立灾害损失评估指标体系是进行灾害评估、等级划分,灾害区划策工作的基础。本文根据生命线灾害的特点,提出以断线时分作为生命线灾害评估的核心指标,建立了包括断线数量、断线时分、年均断线指标、断线密度和断线强度的生命线中断评估指标体系(共21项指标),并用其中一些主要指标对近十几年的铁路水害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6.
秦沈客运专线是我国内地第一条速度达到 2 0 0km/h的新建客运专线铁路。在技术上超越了我国现有铁路技术水平 ,因此 ,该专线的修建和管理是最具创新意义的项目 ,因此 ,在进行组织设计和施工中 ,充分利用现代化科学管理手段 ,努力实现系统安全工程。本文介绍了项目建设管理目标模式 ,讨论了安全管理过程中正确处理好的各方面关系 ,以及质量控制管理等内容  相似文献   
17.
道路工程积雪灾害的安全设计与防治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积雪灾害主要指自然积雪、风吹雪、雪崩。笔者结合实际工程设计 ,在“以防为主 ,防治结合”的前提下 ,对于进行工程处理的地段必须提出具体措施 ,以确保工程建设以及使用过程的安全。对积雪灾害地区针对不同灾害类型 ,提出工程处理措施 ,对于风吹雪灾害的处理措施类型有导、疏、阻、清等措施 ,对于雪崩灾害的处理措施有稳、导、防、缓等措施。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对于积雪灾害采取因地制宜 ,综合治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重载列车运输安全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重载运输自问世以来,因其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而在世界许多国家得到重视并迅速发展,重载运输已被国际公认为铁路货运发展的方向。伴随着列车牵引重量的不断增加,列车开行方式也随之变化,由最初的5 0 0 0吨级提高到1万吨、2万吨级列车。由于列车编组增加,轴重和牵引重量提高,重载列车运输安全问题也逐渐突显出来,车辆断钩、制动失灵、线路桥梁轨道结构破坏失效等问题不断发生,成为制约重载列车运输发展的关键。笔者认为,解决重载运输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要重点做到以下几点:解决多台联挂机车同步制动操纵问题,避免发生断钩和列车放;加强轨道结构养护维修,提高轨道框架强度和刚度;加强安全检测监控体系建设,保证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通过沿线青海及西藏的地震情况和西大滩断裂带、昆仑山垭口断裂以及不冻泉断裂带的多年观测数据和青藏铁路线路的实际穿越段的地质特点,可以看出,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沿线地震活动频繁、断裂大量发育,不同性质、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活动断裂给青藏铁路的工程安全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并产生和诱发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一旦在铁路下方沿活动断层形成移动冰丘,将导致铁路路基隆起和铁轨变形。断裂运动不仅孕育了地震,还诱发了不均匀冻胀、构造裂缝、移动冰丘等地质灾害,影响线路工程的安全,增加维护费用。笔者着重4方面分析地震断裂活动对青藏铁路的危害性:断裂活动导致路面变形和工程破坏;断裂活动与非均匀冻胀造成路基强烈变形;构造裂缝带及其工程危害;冻土地区的地震和断裂与保护冻土的工程措施产生矛盾,给出了设计和施工中应该考虑的问题并提出从铁路的勘察设计、施工组织、施工过程中采用各种措施将地震以及断裂活动对铁路的损害程度降低到最小。  相似文献   
20.
灾害经济损失的空间特征指标及其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魏庆朝  张庆珩 《灾害学》1995,10(4):28-32
本文将灾害的经济损失划分为财产损失、救灾费用和效益损失;将每种经济损失按其空间特征划分为内部经济损失和外部经济损失;提出了各种内部经济损失、外部经济损失的计算内容和计算方法;还对几个概念性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