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0篇
安全科学   10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37篇
基础理论   16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91.
在南京大学"三三制"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下,结合个人教学实践,探索了环境监测本科教学改革,从教材建设、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手段设置和课程成绩评价几个方面总结了近几年的改革成效和不足。建立多层次的教学手段、更为科学的成绩评价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多元化培养以及就业与创业发展的需求,将是今后环境监测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92.
自上个世纪70年代发现饮用水消毒副产物(Disinfection byproducts,DBPs)三卤甲烷(THMs)以来,已有近600种DB-Ps被发现和鉴定.最新的研究发现,一些新检出的DBPs如二甲基亚硝胺、卤代硝基甲烷较常规的DBPs三卤甲烷、卤代酸等具有更大的细胞毒性及基因毒性,开展对未知DBPs的研究对于保障人类的饮水安全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3.
采用梯度扩散薄膜(DGT)技术,以太湖9个采样点所采集的27个沉积物柱样为研究对象,研究沉积物中DGT所测量的磷浓度(DGT-P)与铜绿微囊藻生长量之间的关系,同时与4种常规的生物可利用性磷方法[(水溶性磷(WSP)、易解析磷(RDP)、藻可利用磷(AAP)和NaHCO3提取磷(Olsen-P))]进行比较,评价不同提取方法获得的太湖沉积物生物可利用性磷与铜绿微囊藻生长量的关系.结果表明,DGT-P与藻生长量的相关系数为R2=0.941(P<0.01),高于4种生物可利用性磷提取法的相关系数(WSP,0.780、RDP,0.806、AAP,0.849、Olsen-P,0.910).结果表明DGT技术可以作为预测原位沉积物磷的生物可利用性的工具.  相似文献   
94.
利用生态足迹模型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前后的丹江口库区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前,丹江口库区2007年人均生态足迹赤字为1.059 gha,库区整体上处于不可持续状态;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前相比,库区可利用的生态承载力减少了2.3%,生态赤字扩大了0.014 gha/cap;根据库区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计算结果,库区生态适度人口为122.8万人。  相似文献   
95.
长江江苏段有毒有机污染物的残留特征及来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是江苏省重要的饮用水源地,同时也是污水废水的受纳场所,大量污染物排入水体,尤其是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有毒有机污染物,对健康和生态具有潜在危害.因此,有必要对长江水体展开有毒有机污染物的调查,了解这些污染物在长江中的污染水平、分布特征和来源.  相似文献   
96.
水中消毒副产物(DBPs)是在水消毒过程中消毒剂与水中溶解性有机物以及无机离子发生反应而产生,其对水环境生态安全和人体健康有不利影响。简述了DBPs的生成、种类、毒性和分析方法等,重点综述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离子色谱-质谱联用(IC-MS)以及超高分辨率质谱(UPMS)等质谱(MS)及其联用技术在水中DBPs识别和分析中的应用,分析了不同MS技术的特点和应用实例,提出了MS技术在DBPs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与挑战。  相似文献   
97.
98.
目的研究某型多路开关模块在高原环境下加速寿命试验方法。方法通过分析高原环境对多路开关模块的影响,结合加速寿命试验理论,选取试验环境和加速应力,并确定应力的施加方式。结果设计了加速寿命试验平台,根据国家标准确定了试验的具体参数和失效依据,并提供了判定失效的数学方法。结论目前有关装备高原环境下加速寿命试验的文献很少,本文在试验方案的制定上具有一定的探讨性。  相似文献   
99.
湿热处理技术近年来在国内外受到广泛的关注,此项技术主要应用于淀粉、餐厨垃圾的湿热水解均质化处理等方面.对此,研究人员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研究内容涉及湿热处理工艺影响因素研究、湿热处理工艺条件优化分析、湿热处理工艺对底物结构与性质的影响.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沉淀目前湿热处理工艺成果应用与成果转化相关信息,并对湿热处理工艺的潜在应用领域做出初步展望.  相似文献   
100.
采用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的过程中,以混和臭气的空气为气源,以掺入了陶粒和铁炭颗粒的复合填料为载体,研究了反应器的运行条件和参数,结果表明,以混合臭气的空气作为气源对污水处理过程的需氧量基本无影响。当反应器的进气量为40 L/h,进水容积负荷和进气H2S的浓度分别在0.3~1.6 kg COD/(m3·d)和0.8~2.3 mg/m3之间变化时,可以实现出气和出水中H2S和COD分别小于0.04 mg/m3和90 mg/L,满足同时达标排放的要求。H2S的同步去除可能是通过微生物的氧化分解和形成FeS沉淀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