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83篇
  免费   2219篇
  国内免费   4258篇
安全科学   2302篇
废物处理   214篇
环保管理   1186篇
综合类   10598篇
基础理论   2075篇
污染及防治   413篇
评价与监测   872篇
社会与环境   1079篇
灾害及防治   721篇
  2024年   114篇
  2023年   367篇
  2022年   954篇
  2021年   941篇
  2020年   1180篇
  2019年   707篇
  2018年   705篇
  2017年   769篇
  2016年   628篇
  2015年   878篇
  2014年   758篇
  2013年   1023篇
  2012年   1260篇
  2011年   1259篇
  2010年   1134篇
  2009年   1042篇
  2008年   987篇
  2007年   1036篇
  2006年   946篇
  2005年   756篇
  2004年   548篇
  2003年   402篇
  2002年   320篇
  2001年   255篇
  2000年   255篇
  1999年   140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8 毫秒
991.
北京市PM_(2.5)主要化学组分浓度水平研究与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研究北京市大气环境PM_(2.5)中主要化学组分特征,于2012年8月—2013年7月期间,在北京市定陵、车公庄、东四、石景山、通州、房山、亦庄和榆垡等8个点位开展为期1年的样品采集,共计采集472组样品,分析每组样品中OC、EC、水溶性离子和18种无机元素等组分.研究结果表明,本次研究的组分重建后和实际PM_(2.5)浓度相关性显著,相关系数为0.94,所测组分平均占PM_(2.5)总量的90%;各点位不同季节PM_(2.5)中主要的组分均为OC、NO_3~-、SO_4~(2-)、NH_4~+,呈南高北低的趋势,冬季OC是夏季的1.7倍,NO_3~-和SO2--4在四季呈交替状态,除榆垡点位的SO_4~(2-)NO_3~-外,其他点位均是NO_3~-SO_4~(2-),4种主要的组分质量浓度分别为(23.1±21.4)、(20.3±23.4)、(19.4±22.2)、(13.6±15.2)μg·m-3,占PM_(2.5)总含量的18.5%、16.3%、15.6%、10.9%;研究水溶性离子发现,8个点位全年SNA/PM_(2.5)比例为42.8%,其中,夏季最高(49.9%),秋季较低(31.1%),NO_3~-/SO_4~(2-)比值平均为1.05,相对往年研究结果 NO_3~-/SO_4~(2-)比值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992.
太湖西部河网中沉积物氮的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芸  易齐涛  陈求稳  黄蔚  张涛 《环境科学学报》2015,35(12):3890-3897
选取太湖主要入湖水系(西苕溪水系和宜溧-洮滆水系)为研究对象,于2014年1月完成水体及表层沉积物各102个样品的采集,分析了沉积物中氮(N)不同形态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西苕溪水系表层沉积物总氮(TN)含量高于宜溧-洮滆水系,均值分别为2164.91 mg·kg~(-1)和983.52 mg·kg~(-1),两个水系间沉积物TN含量存在显著差异.西苕溪和宜溧-洮滆两个水系沉积物中无机氮(IN)以氨氮(NH+4-N)为主,平均含量分别为120.90 mg·kg~(-1)和49.85 mg·kg~(-1),而硝态氮(NO_3~--N)平均含量仅为9.60 mg·kg~(-1)和13.95 mg·kg~(-1).沉积物中有机氮(ON)含量及分布与TN相似,西苕溪和宜溧-洮滆水系ON均值分别为2034.41 mg·kg~(-1)和917.77 mg·kg~(-1),占各自TN的百分比分别为93.90%和92.99%.表层沉积物各形态N之间及与上覆水体之间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表明沉积物与上覆水之间的浓度梯度可能会驱动IN向上覆水体进行释放.  相似文献   
993.
根据1957—2012年全国608个气象站的逐日气象资料,利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作物潜在蒸散量,对全国及水资源一级分区潜在蒸散量时空分布特征、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基于Arc GIS及SPSS软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潜在作物蒸散量的影响因子及其分布特征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近56 a来,全国年潜在蒸散量在616~2 128 mm之间,河西走廊、南部岭南地区、海南岛以及华南沿海作物潜在蒸散量较大,而在黑龙江一带、四川盆地及西南地区东部,潜在蒸发量较小。各分区年均潜在蒸发量均呈现减少趋势,西北诸河区倾向率最大,为-12.22 mm/10 a;影响潜在蒸散量的因子中,第1主成分为热力学因子,第2主成分为水分因子和辐射因子,第3主成分为地理因子和空气动力学因子,第4主成分为高程因子。  相似文献   
994.
刘成  王杰  陈彬  陈卫 《中国环境科学》2015,35(4):1123-1128
利用小试试验研究了磁性离子交换树脂预处理(MIEX~)对高藻水源水中的溶解性有机氮(DON)的去除效能,并通过分子量分布测定、双向电泳等手段初步分析了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MIEX~预处理对DON具有较好地去除效果,并可有效强化混凝工艺的处理效能.投加量为15m L/L时,MIEX~预处理可提升DON去除率20%;以铜绿微囊藻为主要种属的高藻水源水中藻类蛋白种类不低于230种,且大多数处于酸性端,分子量区间主要分布于15~40Ku、65~75Ku,处于MIEX~预处理可去除的分子量区间,从而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综上所述,MIEX~预处理可以作为强化去除高藻水源水中DON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995.
针对温室气体(greenhouse gases,GHG)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中国制定了一系列的应对策略和减排计划,这些应对策略和减排计划的完成有赖于对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的科学管理和应用。如何从温室气体排放数据中尽可能多地挖掘信息,是数据能不能得到充分利用的关键。文章通过使用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OA)设计了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数据展现模块,运用ASP.NET结合Silverlight技术,绘制了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数据列表以及饼图、折线图、柱状图等统计图,并且结合Web GIS技术绘制了省市温室气体排放动态专题地图,在此过程中提出了一种采用Silverlight动画技术实现动态专题地图的方法。这一模块的实现提高了图表制作效率,丰富了数据展现方式,为有关部门确定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分析排放结构、了解排放数据的变化趋势提供了直观依据,有助于分析减排效果、发掘减排潜力、制定减排措施,更好地落实国家减排任务。  相似文献   
996.
河流是流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河流形态结构与水质变化间关系研究可以为河流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河流是由急流-深潭-沙(砾)滩不断重复出现构成的系统,急流-深潭-沙(砾)滩是河流的基本结构单元,并以都柳江上、中、下游9个急流-深潭-沙(砾)滩单元为对象,测定了水质指标,分析了山区典型河道基本结构单元与水质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都柳江深潭水体中氮素浓度与pH值大于急流,其浓度分别是总氮0.97mg/L和0.87mg/L;硝酸盐氮0.60mg/L和0.56mg/L;氨氮0.22mg/L和0.20mg/L;pH8.22和8.14。而磷素、溶解氧、BOD5和COD则是深潭小于急流。其浓度分别是总磷0.0187mg/L和0.0202mg/L;正磷酸盐0.0070mg/L和0.0085mg/L;溶解氧11.93mg/L和13.50mg/L;BOD53.75mg/L和5.36mg/L;COD10.986mg/L和12.807mg/L。电导率深潭与急流相等,均为169.7μS/cm。方差分析表明,深潭与急流水体总氮和硝酸盐氮在夏季差异极显著;磷素和pH在春季差异极显著;电导率在秋季差异极显著;氨氮、溶解氧、BOD5和COD差异均不显著。研究工作显示,河流形态结构变化影响着水环境质量,急流-深潭-沙(砾)滩不断重复出现使河流水质得到改善,在河道生态修复中需要遵循河流形态结构规律以便提高河流的自净能力。  相似文献   
997.
2013年12月1-9日成都及周边城市出现了一次较为严重的区域大气污染过程,重污染区域集中在成都市,其API值最高达到225,首要污染物为PM2.5。对成都地区PM2.5源解析可得出本次污染过程是以机动车尾气和煤烟污染的混合型污染过程,贡献比重之和为42.8%。同时探讨了研究期间造成污染持续累积的相关因素:高空500hPa的大气环流形势处于弱高压前部以下层气流为主;主导风向西南风和东南风,平均风速分别为1.46m/s和0.99m/s,无降水,气温日较差较往年偏高7.1℃的气象条件;高湿及"双逆温"效应的大气结构均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研究表明逆温强度变化与颗粒物浓度的消长具有显著的滞后一致性。研究结果可为成都平原地区发生重污染过程的预警预报及污染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998.
根据2011年对秦皇岛周边海域环境影响较大的11个陆源入海排污口的调查结果,通过单因子污染指数及等标污染负荷相关指标的计算,分析评价秦皇岛市主要入海排污口(河流)的污染现状及主要污染源。调查结果表明,区域内所有排污口中,大蒲河排污口的污染负荷比最大;其次为滦河、新开河;所有调查指标中,总磷的污染负荷比最大,是秦皇岛近岸海域最主要的污染物。  相似文献   
999.
采用固相微萃-气相色谱/质谱法(SPME-GC/MS)对GSM和2-MIB进行富集检测。实验对萃取富集和仪器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出最佳实验条件:NaCl投加量30%,萃取温度65℃,萃取时间40 min,解吸3 min,不分流进样,SIM模式采集数据。实验还对萃取头的使用次数和维护进行了探讨。利用已经建立的SPME-GC/MS法对佛山市28家水厂的出厂水和原水、佛山典型景观千灯湖和亚艺公园湖水进行普查。该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能实现自动化连续检测、准确、灵敏度高等特点,适用于饮用水中嗅味物质定性和定量。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研究矸石边坡中锚固格构梁组合喷射砼的支护机理、力学特征及对稳定性的影响,基于FLAC3D内嵌的Cable,Beam和Shell结构单元建立了相关数学模型,结合工程实例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支护后,坡体拉剪塑性区缩小明显,剪应力增高带移至锚杆末端,坡面和锚杆加固区内剪应力降低;喷射砼后,格构梁所受轴力、弯矩更大,锚杆拉力与锚固体粘结应力也更大。建议在安全储备足够的前提下,薄喷混凝土,既减小格构梁和锚杆受力又提高经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