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基础理论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根据1957—2012年全国608个气象站的逐日气象资料,利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作物潜在蒸散量,对全国及水资源一级分区潜在蒸散量时空分布特征、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基于Arc GIS及SPSS软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潜在作物蒸散量的影响因子及其分布特征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近56 a来,全国年潜在蒸散量在616~2 128 mm之间,河西走廊、南部岭南地区、海南岛以及华南沿海作物潜在蒸散量较大,而在黑龙江一带、四川盆地及西南地区东部,潜在蒸发量较小。各分区年均潜在蒸发量均呈现减少趋势,西北诸河区倾向率最大,为-12.22 mm/10 a;影响潜在蒸散量的因子中,第1主成分为热力学因子,第2主成分为水分因子和辐射因子,第3主成分为地理因子和空气动力学因子,第4主成分为高程因子。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近10 a来榆林地区塌陷地震的时间序列与空间分布规律进行分析,认为该类地震的发生与社会发展规律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因此,将塌陷地震作为人为地震来研究,从社会层面剖析其发生原因,选取影响资源型城市发展的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各方面的34个指标与评价目标地震发生年频次进行相关性分析,然后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进行了检验与预测,得出以下结论:(1)榆林地区的塌陷地震均为采空区塌陷地震,属于人为发生地震,与构造地震无关,此类地震的发生特点可以概括为八个字"先塌后震,震而复塌"。(2)榆林地区的采空区塌陷地震具有"频发性、连发性、季发性"的特征,主要分布于榆阳区煤矿区和神府煤矿区,其中神府煤矿区发生尤为频繁。(3)预测模型得出最佳拟合的10个自变量,模型检验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Muhlbauer风险分析法在管道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管道统计数据和专家意见相结合,以靖边-银川天然气输送管道工程为实例,进行管道安全模拟计算,定量分析输油、气管道的相对风险数,寻求提高管道运行安全性的途径.结果表明:该管道的两段管道,即靖边-盐池清、盐池清-银川的相对风险数分别为67.1和68.3,存在一定的风险,相对风险数中可变因素所占比例分别为63%和62%;可通过加强管理等措施,提高可变因素的指数分值从而提高管道的相对风险数,使管道安全性在原基础上提高19%左右.   相似文献   
4.
近60a来中国洪涝灾情变化趋势持续性和周期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Hurst指数和小波分析工具对洪涝灾情的1950~2010年的变化动态作了分析,揭示了灾情序列的趋势持续性、特征时间尺度、周期特征和突变点,同时还定性地预测了洪涝灾情的未来走势。研究结果发现:1)根据Hurst指数计算结果,受灾面积时间序列的Hurst指数为0.9338,具有很强的正持续性。未来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因灾死亡人口数时间序列的Hurst指数为0.4845,具有很弱的反持续性。而房屋倒塌间数时间序列的Hurst指数为0.6124,具有较弱的正持续性,未来有较弱的减少趋势。2)小波分析方法具有较好时空域特性,可以描述洪涝灾害灾情变化的多尺度特征,将隐含在灾情序列中随时间变化的周期震荡显现出来,并确定灾情序列中的突变点位置,为深入探索中国洪涝灾害的时空复杂性提供了全新的理论工具。3)中国洪涝灾害灾情都存在多时间尺度特征,不同的时间尺度表现为不同的循环交替,大尺度的周期变化嵌套着小尺度的周期变化。总体上表现为由小尺度的震荡剧烈,没有明显的规律到大尺度出现明显规律后继续增强或先升后降。4)60 a来,中国洪涝灾害受害面积总体上保持着增加的趋势。在9 a和25 a上分别存在着第1和第2主周期。中国洪涝灾害因灾死亡人口总体上保持着明显减少的趋势。在8 a和18 a上分别存在着第1和第2主周期。中国洪涝灾害倒塌房屋总数总体上保持着减少的趋势。在8 a、17 a和25 a上分别存在着第1、第2和第3主周期。  相似文献   
5.
资源型城市绿色GDP核算研究——以陕西省榆林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敏  张兴榆  曹明明 《自然资源学报》2009,24(12):2046-2055
根据联合国制定的SEEA2003核算体系的方法,对我国城市社会经济核算体系进行纠正,提出了榆林市的绿色GDP(GGDP)核算模式。对2001-2006年榆林市传统GDP及GGDP核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①2001年以来,榆林市GDP分别在129.31×108~439.48×108元之间,GGDP则分别在55.02×108~329.90×108元之间,各年度GGDP/GDP(%)分别在42.55%~75.07%之间;②自2001年以来,榆林市的土壤资源、林木资源、水资源以及矿产资源的变化,致使GGDP/GDP产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中资源消耗账户中土壤资源的耗减成本是GGDP核算的最大贡献因子;同时,资源消耗账户占GDP比重处于24.74%~57.20%之间。③环境质量退化账户主要是由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工业固体废弃物污染以及环保人员支出等构成,自2001年以来除工业固体废物污染持续保持较高比例外,其它污染成本基本保持均衡,其占GDP的百分比处于0.20%~0.29%之间。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毛乌素沙地东南缘沙漠化过程中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响应过程,并对其与土壤养分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沙漠化程度的加剧,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均降低,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脲酶活性呈降低趋势,土壤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并未表现出规律性变化,沙漠化过程破坏了土壤酶的活性,三种酶活性能较为敏感地反映土壤环境的变化;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土壤三种酶活性之间存在着极显著正相关性.且三种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之间同样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性,表明三种酶在相互作用过程存在共生关系,且能够作为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变化可作为衡量沙漠化环境变化的重要指示性指标,并可为进一步揭示沙漠化的生物学规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近60a来中国洪涝灾情变化趋势持续性和周期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Hurst指数和小波分析工具对洪涝灾情的1950~2010年的变化动态作了分析,揭示了灾情序列的趋势持续性、特征时间尺度、周期特征和突变点,同时还定性地预测了洪涝灾情的未来走势。研究结果发现:1)根据Hurst指数计算结果,受灾面积时间序列的Hurst指数为0.9338,具有很强的正持续性。未来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因灾死亡人口数时间序列的Hurst指数为0.4845,具有很弱的反持续性。而房屋倒塌间数时间序列的Hurst指数为0.6124,具有较弱的正持续性,未来有较弱的减少趋势。2)小波分析方法具有较好时空域特性,可以描述洪涝灾害灾情变化的多尺度特征,将隐含在灾情序列中随时间变化的周期震荡显现出来,并确定灾情序列中的突变点位置,为深入探索中国洪涝灾害的时空复杂性提供了全新的理论工具。3)中国洪涝灾害灾情都存在多时间尺度特征,不同的时间尺度表现为不同的循环交替,大尺度的周期变化嵌套着小尺度的周期变化。总体上表现为由小尺度的震荡剧烈,没有明显的规律到大尺度出现明显规律后继续增强或先升后降。4)60a来,中国洪涝灾害受害面积总体上保持着增加的趋势。在9a和25a上分别存在着第1和第2主周期。中国洪涝灾害因灾死亡人口总体上保持着明显减少的趋势。在8a和18a上分别存在着第1和第2主周期。中国洪涝灾害倒塌房屋总数总体上保持着减少的趋势。在8a、17a和25a上分别存在着第1、第2和第3主周期。  相似文献   
8.
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气候资源空间特征分析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运用GIS与RS技术,选择日平均温度、生育期日平均温度、生育期积温、生育期降水、全年降水和生育期日照时数等指数,依据主要作物适宜条件构建模糊隶属函数,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定量评判研究区农业气候资源适宜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农业气候资源各单项指数及综合指数的空间分异规律。结果表明:①相对热量和光照而言,水分是研究区农牧林业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水分指数的分布大体呈现东北-西南走向;②研究区总气候资源指数和资源效能指数的计算表明,农业气候资源潜力小,光、热、水的配合效果差;两指数由东南向西北的分布次序均为由好到差;③研究区气候资源利用效率计算表明:大多数作物对农业气候资源利用的实际效率低。该指数由东南向西北的分布次序为较高、一般、较低和低4种类型。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西安市人口空间变化与郊区化动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西安市人口的空间分布发生了很大变化。运用第四次和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通过与20世纪80年代情况的对比。剖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安市人口数量、人口密度在西安不同地域层次上的分布及变化特征;针对人口变化强度较大的市三环线以内,将其划分为十大功能区段,进一步分析论证西安市中心区人口的外迁动向。研究证明:西安市在1990—2000年间开始进入郊区化过程。且处于相对郊区化阶段;市中心区人口主要迁到内圈(区段Ⅱ)及中圈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区段Ⅵ)、文教区(区段Ⅴ)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区段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