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9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48篇
安全科学   29篇
废物处理   43篇
环保管理   46篇
综合类   352篇
基础理论   117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202篇
评价与监测   33篇
社会与环境   31篇
灾害及防治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退化土地评价及其生态重建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系统分析了退化土地评价研究的历史和方法,总结了退化土地的主要类型、分布和形成机理,最后概述了退化土地重建领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2.
The 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DGGE) method was applied to determine the relative genetic complexity of microbial communities in flooded paddy soil treated with herbicide quinclorac (3,7-dichloro-8-quinoline-carboylic acid). The results obtained showed a significant effect of quinclorac on the development of bacterial populations in soils contaminated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the herbicide at the early time after application. In general, however, the number of populations of the same soil sample treated with the same concentration of the quinclorac differed obviously with increasing incubation time within the early 8 weeks. The scale of differences in banding patterns-showed that the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s of the quinclorac-treated and non-quinclorac-treated soil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fter 21 weeks of incubation. Quantification, as demonstrated in this paper, was studied by establishing 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s. Significant pattern variations were quantified. Prominent DGGE bands were excised, cloned and sequenced to gain insight into the identities of predominant bacterial populations. The majority of DGGE band sequences were related to bacterial genera Clostridium, Sphingobacterium, Xanthomonas and Rhodococcus.  相似文献   
73.
五种重金属在小麦植株不同器官中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为研究Cd、Pb、As、Cu、Zn等5种重金属在小麦植株不同器官的分布特征,以郑州9023为供试品种,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应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S)分别测定了小麦植株不同器官的重金属质量分数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小麦植株中较易富集Cd的器官是根、叶及废弃物,较易富集Pd、As的器官是根、茎及废弃物,较易富集Zn、Cu的器官是根、茎和籽粒;在这5种重金属中,Zn在小麦茎和籽粒中的富集系数最高,Cd在地上部分其他器官的富集系数最高,而Pb在这些器官中富集系数均为最低,Cu和As则居中。  相似文献   
74.
邯钢焦化厂1#~4#焦炉烟尘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邯钢焦化厂1^#~4^#焦炉采用布袋式除尘的烟尘治理方案,装煤和出焦除尘工艺流程及部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5.
城市污水处理厂曝气系统耗电量约占总能耗的40%~60%,正确选择曝气系统是污水处理厂节能的关键。以某城市污水处理厂改良A2/O工艺工程为例,对2010年一期氧化沟表面曝气工艺和二期氧化沟鼓风曝气工艺的实际处理效果及能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一期、二期污水处理都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二期单位污水处理电耗比一期节省25.35%,按每天10万m3的污水处理量计,二期鼓风曝气系统每年比一期表曝节省电能197.1万kW.h,节省电费134.82万元。  相似文献   
76.
纳米氧化镍(nNiO)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纳米颗粒,其水生毒理效应研究还很有限。为探索n Ni O对海洋贝类的毒性机制,本研究将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置于不同浓度(0、1、10、100 mg·L~(-1))的n Ni O中暴露96 h,分别测定鳃和消化腺组织的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以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了鳃和消化腺中应激蛋白HSP70和AOX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在100 mg·L~(-1)n Ni O处理下,2种组织中MDA含量均显著性升高(P0.01),显示纳米颗粒造成了长牡蛎的脂质过氧化,并可能引起相应的氧化损伤。同时,n Ni O暴露也诱导了长牡蛎抗氧化酶(SOD、CAT和POD)活性的改变。其中,SOD和CAT活性在10 mg·L~(-1)浓度处理组达到最高,而POD活性在1 mg·L~(-1)浓度组即达最高值。在高浓度n Ni O(100 mg·L~(-1))胁迫下,3种抗氧化酶的活性均比低浓度(1和10 mg·L~(-1))处理组降低,表明抗氧化酶的保护作用在较低浓度暴露下更有效;而热激蛋白(hsp70)和交替氧化酶(aox)基因却分别在长牡蛎消化腺和鳃组织中上调表达(P0.01),并表现出一定的组织差异。说明高浓度纳米颗粒暴露中主要是应激蛋白发挥了作用。本文结果为纳米氧化镍对海洋双壳贝类的毒性机制研究及生态风险评估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77.
蓝藻虽然能产生有毒的生物毒素,但是也含有较高的蛋白质。为探索蓝藻饲料化利用的可能性,本文通过腹腔注射的方式研究了微囊藻毒素-LR(MC-LR)对崇仁麻鸡的半数致死剂量(LD_(50))及其对肝脏的氧化损伤。实验设计了4个剂量组(对照组、5、10和20μg·kg~(-1)MC-LR),并在1、3、12、24和48 h检测了谷胱甘肽(GSH)含量以及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变化。结果表明,MC-LR对崇仁麻鸡的LD_(50)值为34.67μg·kg~(-1)体重(bw),95%的置信限为33.51~35.83μg·kg~(-1)bw。在MC-LR的作用下,鸡肝出现了氧化应激现象。3个染毒组鸡肝中GSH含量呈现先下降而后上升恢复至正常水平的趋势,GST酶活力表现为先上升而后下降至正常值的趋势,这说明GSH和GST共同参与了鸡肝中MC-LR的解毒;鸡肝中GPX酶活性在前3小时先保持不变(除了1 h的高剂量组),随即显著上升,这说明GPX和GSH共同参与了鸡肝中过量活性氧自由基(ROS)的清除,GPX可以作为监测MC-LR引起鸡毒性作用的生物标志物。CAT酶活力表现为先显著下降(P<0.05)而后快速上升至正常值的趋势,SOD酶在整个实验期间几乎保持稳定,这可能与SOD酶活性较高所致。  相似文献   
78.
稻田甲烷排放通量与农业管理措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至1992年对北京地区的麦后稻区及单季稻区进行了三年的稻田甲烷排放通量的测定,麦后稻区的甲烷排放通量约17.5mg/m~2·h;单季稻小区约在8.5-10mg/m~2·h。有机底肥的用量是影响甲烷排放通量的首要因素,旱直播及仅使用化肥可降低甲烷排放通量。在一定量有机底肥的条件下,采用间歇灌溉的方法既可保持或提高水稻的产量,又可抑制或降低甲烷的排放通量,但也观测到干干湿湿的状态下温室气体N_2O的排放通量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79.
研究了DNA碱基胸腺嘧啶在H_2O_2存在下与不同种类石棉之间的化学反应过程.结果表明:石棉可导致DNA碱基胸腺嘧啶的损伤,并且在附着于石棉表面的不同浓度的活性Fe,Mg离子作用下,会产生顺、反5,6-二羟基-5,6-二氢胸腺嘧啶的变异产物.温度对此作用过程的影响也得到了讨论.  相似文献   
80.
用动态淋洗试验,研究了不同pH的模拟酸雨对红壤中铝形态和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酸雨淋洗引起红壤中盐基离子的淋失和土壤铝的溶出.随着酸雨溶液pH的降低,盐基淋矢量和铝溶出量增加.酸雨淋洗影响土壤铝形态的转化,使红壤中交换态铝上升,吸附态羟基铝有所下降.这说明在酸雨长期作用下,羟基铝溶解,并转化为交换态铝和引起铝的溶出,使铝进入环境,危害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