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0篇
  免费   240篇
  国内免费   547篇
安全科学   346篇
废物处理   32篇
环保管理   182篇
综合类   1369篇
基础理论   222篇
污染及防治   39篇
评价与监测   147篇
社会与环境   161篇
灾害及防治   6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120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147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110篇
  2017年   141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117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169篇
  2011年   157篇
  2010年   155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1.
放射性核素在近海底泥中的分布规律研究是探讨沿海核设施及核电站低放废液排入附近海域后对环境影响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实际海域条件的复杂性,如何估算放射性核素在底泥中的含量是一个至今没有搞清的课题,应用一种保守简单有效的估算方法,以一个简化实例探讨了该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52.
基于资源最优化回收的再制造工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对寿命末端产品的处理选择分析出发,建立了末端产品回收梯级模型,提出基于最优化产品末端回收选择的再制造工程回收的附加值最大,环境污染最小,综合效益最高,并分析了再制造在产品全寿命周期各阶段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3.
酵母菌T-2对蒽醌染料的脱色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从温州市上桥一家染料厂的污泥中筛选分离到一株染料脱色优势酵母菌T 2。经初步鉴定为红酵母属 (RhodotorulaHarri sonsp .)。并研究了该菌在不同温度、pH、培养时间、染料浓度、接种量等条件下对染料脱色的情况。同时 ,还研究了不同碳源、氮源等营养条件下对活性艳蓝KN R脱色的情况。实验结果表明 :在 30℃~ 35℃温度范围内T 2菌对活性艳蓝KN R的脱色率为 89.9%~ 95.1 % ,最佳脱色温度为 35℃ ,pH值在 2 .0~ 7.0范围内T 2对活性艳蓝KN R的脱色率为 81 .7%~ 92 .6 % ,最佳脱色 pH为 3.0 ,碳源、氮源、接种量及染料浓度对其脱色率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54.
MekongRiverisoriginatedinthenorthernrangeofTibetQinghaiPlateauofChina,flowingthroughsixcountries,theyareChina(YunnanProvince),M?..  相似文献   
55.
GIS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介绍了环境影响评价(EIA)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特点,阐述了两者结合的必要性。讨论了GIS技术在环境影响评价领域中的应用现状,重点介绍了GIS技术在项目EIA、区域EIA、累积EIA及战略EIA,环境影响后评价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GIS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重点介绍了GIS在公众参与中的应用及基于“5S”的EIA。  相似文献   
56.
SWAT模型研究     
戴枫勇  姚琪  苏东彬 《环境科技》2006,19(Z1):68-70
近年来,由于点源污染治理成果显著,非点源污染得到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剖析土地利用方式与污染负荷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国外非点源污染研究的基本出发点[1],在此基础上产生了许多非点源污染负荷模型,SWAT模型[2,3]就是其中一例.介绍了SWAT的模型机理及国内外对SWAT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对其在国内的应用前景进行了系统的展望.  相似文献   
57.
针对PCB废水难降解及含重金属铜的特点,在经过一系列的物化处理的基础上,采用AF+BAF组合工艺对其进行深度处理。试验研究中,通过控制污水在反应器中的停留时间,使得废水在AF中水解酸化,以增加废水的可生化性,在此基础上利用BAF的生物膜来去除污水中剩余的有机物。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系统对PCB废水中的COD、Cu2+去除效果良好,出水COD、Cu2+的含量分别稳定在10~50mg/L和0.02~0.1mg/L,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58.
江西省主要城市空气质量预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建立江西省各主要城市的空气洁净指数及空气污染指数预报模式进行了探讨,并将试验期间预报结果和所属区域空气污染程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式用于各省各主要城市空气洁净指数及空气污染指数预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9.
城市垃圾渗滤液场内循环处理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对城市垃圾渗滤液的产生量、水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当前国内外垃圾渗滤水场内循环处理的两大研究流派-以欧美国家为主的生物反应器填埋技术和以日本为主的循环式准好氧填埋技术。根据我国城市垃圾有机物含量高的特点,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将准好氧填埋技术与生物反应器填埋技术特点相结合的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波液场内循环处理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60.
电子废弃物不仅种类繁多,而且成分复杂,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已成为固体废物中最大的重金属污染源.长期以来,由于对电子废弃物问题缺乏足够认识和有效管理,电子废弃物对人体健康及生活环境可能构成的危害常常被忽视.实现电子废弃物的再循环利用,关键是明确企业、政府和公众在电子产品设计、生产、消费、回收、处置和再利用整个过程中的相关责任.因此,解决电子废弃物的问题,首先要对相关行为主体的角色进行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