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8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硫酸盐生化代谢过程中涉硫组分(SO_4~(2-)、SO_3~(2-)、H_2S、S~(2-)、S_2O_3~(2-)、微生物含硫)等代谢特性模式研究,揭示了代谢过程中的主要限速步骤及过程代谢产物演替规律。SRB还原过程中限速步骤主要为亚硫酸根转化为硫化氢的过程,利用氮气吹脱硫化氢后,反应终点时各涉硫组分占总硫的51.38%,硫离子的量增加了2.09倍,硫酸根的去除率从83.5%提高到91.24%,亚硫酸根浓度呈现出降低的趋势;pH明显上升,并最终达到8.31,而无吹脱硫化氢的反应器最终pH为6.87。反应器中脱硫弧菌为优势菌,硫化氢被吹脱后,微生物在目、科、属水平上优势菌得到提高,硫化氢的存在抑制了优势菌的增殖。  相似文献   
2.
由农业产生的非点源污染是湖泊的主要污染源。为了研究太湖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流失规律,选择了宜兴梅林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对降雨过程中径流流量及其污染物浓度随降雨—径流变化过程进行监测研究。采用统计和系统分析方法,建立径流量和非点源污染负荷输出量之间的数学统计模型,得出该流域非点源污染物流失规律,此方法可以推广到与该流域相似的其它地区的非点源污染研究中,应用于太湖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3.
周莉华  姚琪  古丽扎 《四川环境》2005,24(3):79-81,85
本文以淮安外向型农业开发区为研究对象,在开发区的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保护规划中引入土地利用生态适宜度评价的方法,在详尽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选择相应的评价因子,建立开发区生态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GIS技术将数值计算和图形叠置有机结合,为开发区的合理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对内河船舶油污染整治工程的治污效果定量评估方法进行初步探索,给出了整治工程实施后的石油类排放削减量的计算公式,建立相应的水量和石油类水质模型进行水环境改善效果预测。最后应用该评估方法进行京杭运河徐扬段船舶油污染综合整治工程的治污效果评估,预测工程实施后的石油类排放削减量和水质改善程度,为该工程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循环经济在区域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循环经济理论及其在全球的发展,结合淮安市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的规划实例,讨论如何将循环经济理念和工业生态学原理融入到区域规划中,实现区内物质与能量利用的最优化,最后提出实践中的困难及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对环太湖丘陵地区农田氮素随地表径流的输出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地表径流中TN浓度随径流量而变化,浓度峰值出现时间滞后于径流量峰值;径流发生前期,NH3 N和NO-3 N浓度水平相当,后期NO-3 N浓度缓慢抬升,而NH3 N含量缓慢下降;NO-2 N浓度相对较低,随时间快速下降;对于TN和NO-3 N而言,溶解态含量高于悬浮态,而溶解态和悬浮态NH3 N的浓度相当;无机氮平均浓度高于有机氮,有机氮尤其是悬浮态有机氮浓度表现出随径流量而变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SWAT模型研究     
戴枫勇  姚琪  苏东彬 《环境科技》2006,19(Z1):68-70
近年来,由于点源污染治理成果显著,非点源污染得到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剖析土地利用方式与污染负荷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国外非点源污染研究的基本出发点[1],在此基础上产生了许多非点源污染负荷模型,SWAT模型[2,3]就是其中一例.介绍了SWAT的模型机理及国内外对SWAT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对其在国内的应用前景进行了系统的展望.  相似文献   
8.
结合黄河流域实际情况 ,从法制建设、水质监测管理、水资源保护规划和监督管理以及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综合论述了流域水资源保护工作在新形势下的新思路 ,并对今后的相关工作进行展望。文中所述综合建设模式具有现实意义 ,对国内其他流域的水资源保护工作同样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
太湖丘陵地区农田氮素迁移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王鹏  高超  姚琪  韩龙喜  申霞 《环境科学》2006,27(8):1671-1675
在太湖丘陵地区选择4种有代表性的土地利用类型进行野外原位试验,研究自然降雨条件下氮素随地表径流迁移的时空分布特征.试验结果表明,随地表径流迁移的农田氮素以氨氮为主,其“次降雨径流平均浓度”中位值占总氮的44.5%,亚硝态氮浓度最小,仅占1.8%.地表径流中的氮素浓度存在显著的季节性差异,其分布主要受降水量、气温等气象条件以及农事活动的影响.总氮、氨氮、硝态氮和亚硝态氮的“多场降雨径流平均浓度”的时间变异性依次减小.菜地径流中总氮、氨氮和硝态氮以及竹林亚硝态氮的SMC值最高,不同土地利用下氮素浓度的空间分布主要与施肥条件以及植被覆盖度有关.各氮素形态SMC值的空间变异性小于其时间变异性.旱地和菜地的氮素迁移通量大于板栗林和竹林,径流量是导致迁移通量存在显著差异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0.
张以飞  陆朝阳  姚琪 《化工环保》2014,34(4):371-375
针对专项工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风险评价应用尚不成熟的现状,建立了一套专项工业规划环境风险评价方法,并将其应用到江苏省农药行业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分析中。从环境风险角度分析行业发展方向、强度和布局的合理性,提出规划调整和行业风险管理的建议,以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和影响,保障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通过对江苏省农药行业规划明确的产品结构、产业组织结构、创新体系和技术发展目标等进行风险识别、分析和评价,得出生产和使用光气的定点企业、使用液氯的企业、产生硫化氢的企业的环境风险防护距离(以生产装置为起点)应至少设置为1 000,500,250 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