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7篇
安全科学   1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40篇
综合类   6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聚合物在粘土及钻井液固体颗粒表面的吸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废弃钻井液的处理,采用非分散红外TOC仪测聚合物吸附量,研究了聚合物PAM、PHP、FA367、CPAM在粘土及钻井液固体颗粒表面的吸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物在粘土颗粒表面的吸附是高度不可逆的,聚合物高分子与粘土因氢键、静电及嵌入三种相互作用方式而吸附,阳离子型聚合物絮凝剂在钻井液固体颗粒表面比阴离子和非离子型絮凝剂有高得多的吸附性能,废弃钻井液的絮凝主要以“吸附架桥”机理为主。  相似文献   
12.
钻井环境污染过程控制技术综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钻井环境污染控制是实现清洁钻井的必要手段,文章介绍了钻井过程中的污染物和钻井作业环境污染控制措施,重点综述了钻井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和噪声等环境污染控制技术。通过钻井环境污染过程控制将钻井作业对环境影响和危害的程度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13.
硫酸钡锶垢去除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定性分析得出某油田现场结垢物质为硫酸钡锶垢;采用沉淀重量法,对几种市售除垢剂与自制新型除垢剂QX进行了除垢效果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除垢剂QX是一种理想的硫酸钡锶垢除垢剂。当QX加量为25mg/L、温度为50℃时除垢24h,除垢率可达95%以上。同时,对除垢剂加量、除垢时间、盐类加入和酸洗等影响因素进行了正交实验研究,表明除垢剂加量是影响除垢率的主要因素,而酸洗和加入盐会阻碍除垢效果。  相似文献   
14.
耐盐石油降解菌性能及降解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冀东油田钻井废液中筛选分离出耐盐石油降解菌Virgibacillus sp.(简称SJ菌),其在高含盐条件下对石油具有较好的降解效果,高达56.12%左右。考察了pH值、盐度、不同N和P形态等因素对SJ菌降解石油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SJ菌有较宽的pH值适应范围(pH值为6~10)和较好的耐盐能力(0.5%~20%),在pH值为9及NaCl质量浓度为5%时对石油类降解效果最好,其最佳利用N源和P源分别为(NH2)2CO和KH2PO4,该研究为油田高含盐含油废液处理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对某石化企业含腈废水的处理工艺进行了评估,从污染物的来源、组成、处理效果等方面研究了污染物的转化规律,揭示了现有工艺在含腈废水处理过程中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企业污水处理场的废水来源较多,丙烯腈生产废水经四效蒸发系统处理后的出水是其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含有相对较多的含氮共轭体系;与其他废水混合后,经氨化作用,有机腈转变为有机胺和铵盐;A/O工段矿化度较高,COD的去除率高达73.0%,但有机胺含量仍较高;在缺氧池—生物流化池—硝化池工段,COD进一步被去除,胺类物质浓度大幅降低,但总氮脱除效果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16.
对典型丁苯橡胶废水进行了水质综合分析,并利用凝胶排阻色谱、傅里叶红外光谱和荧光光谱对废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DOM)进行了有机物特性分析。为了进一步分析DOM的组成与可生化性的关系,利用树脂将其分离为疏水酸性有机物(HoA)、疏水碱性有机物(HoB)、疏水中性有机物(HoN)以及弱憎水酸性有机物(WHoA)和亲水性有机物(HiM)五种组分,分别考察了DOM中各组分的比例分布及其生物急性毒性。结果表明:DOM是单体物质和聚合物的混合体,重均分子量约2 583Da,主要含有微生物代谢产物和可见区类富里酸荧光物质。DOM中疏水性有机物和亲水性有机物所占比例分别为40.23%和59.77%,其中HoN和HoA具有相对较高的芳香度和分子量。生物急性毒性结果表明:疏水性有机物的急性毒性显著高于亲水性物质,其中含量较低的WHoA和HoB的急性毒性最强。  相似文献   
17.
以花生壳活性炭对RO浓水进行吸附处理,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和荧光光谱(EEM)研究花生壳活性炭对不同pH的RO浓水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花生壳活性炭对溶解性有机碳(DOC)的吸附遵循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特别是碱性条件下,DOC的吸附量随着pH的升高而降低.而且pH越高,达到吸附平衡的时间越长.通过FTIR光谱分析发现,活性炭的芳香结构吸收峰在吸附后红移至1630 cm-1,表明被吸附的有机物在该处有明显的特征吸收峰,而C—O和O—H官能团的吸收峰则因为钙离子等物质的吸附而显著降低.由EEM光谱分析可知,RO浓水的荧光物质主要由腐殖酸类腐殖质和富里酸类腐殖质组成,其荧光强度与DOC之间具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某炼厂难以处理的含油污泥,用正交试验法对处理含油污泥的试验条件(破乳剂用量、提取剂用量、热水用量及加药方式)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先加污泥量1.0%破乳剂JP998搅30min,再加污泥量30%的80℃热水,再缓慢加入污泥量10%的提取剂在80℃下反应1h,最后在2000r/min下离心分离20min的实验条件和化学配方;据此化学破乳加机械三相离心分离技术处理后的含油污泥的原油回收率达90%,油回收利用,水相重复使用或排入污水处理场,固相达标或掩埋  相似文献   
19.
油气开发过程含油废液中过高的盐含量是影响其生物处理效果不佳的一个重要因素。针对含油废液的特点,实验从油田废弃泥浆中筛选分离出一株高效嗜盐降解菌,该菌呈杆状,经BIOLOG鉴定系统与分子序列鉴定分析,该菌为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strain;研究了嗜盐菌的耐盐碱性及原油降解性能,结果表明,该菌适宜于碱性环境,适盐浓度范围为5 000~200 000 mg/L,7 d内对高盐含油模拟废水中原油的降解率高达60%,最佳降解条件为:菌液/培养液体积比1:12.5,pH=9,NaCl浓度范围为10 000~50 000 mg/L,最佳N源和P源分别为(NH22CO和K2HPO4·3H2O。嗜盐菌的研究为高盐含油废液的生物处理拓展了一条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20.
钻井污水化学需氧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石油工业钻井污水高化学需氧量(COD)严重超标的状况,对钻井污水的化学需氧量进行研究。分折测定了8种钻井液添加剂(PAN、PAMI、HPAN、柴油、磺化沥青、XY27、CMC、FA367)的COD;重点探讨了钻井液添加剂对钻井污水COD的影响,同时对钻井污水COD处理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不同钻井液添加剂对钻井污水的COD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钻井污水中COD值严重超标的主要因素是钻井液添加剂;并且钻井液添加剂浓度与其对应的COD之间存在良好的一元线性关系。根据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可较好地预测油田现场各钻井液添加剂对COD的影响,为解决钻井污水处理这一难题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