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9篇
安全科学   15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45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31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文介绍了渗滤液的特性 ,指出物理化学法是渗滤液处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总结了物理化学法处理渗滤液的进展状况 ,并提出了物理化学法处理渗滤液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2.
新型复合球填料为沸石与悬浮球填料的有机组合体,密度约为0.92~0.97g/cm^3,比表面积为711~1185m^2/m^2,表面粗糙,物化性能稳定。在曝气量为20:1,停留时间为6h时,装有新型复合球填料的反应柱挂膜容易,成膜时间短,膜不易脱落,且生物相丰富。膜成熟时对生活污水中的氨氮和COD都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出水氨氮浓度≤2mg/L,去除率≥93%;出水COD浓度≤22mg/L,去除率≥80%。新型复合球反应柱在稳定状态处理低浓度的二级出水时,出水氨氮浓度≤2mg/L,去除率89%,出水COD浓度为10~36mg/L,去除率为48%~81%。出水水质符合GB50335-2002标准。  相似文献   
23.
电渗析法淡化含盐矿井水过程中极限电流的确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许多煤矿采用电渗析设备淡化含盐矿井水,但在使用过程中常因操作电流确定不当而导致淡化效果差或极化结垢,致使电渗析设备无法正常运行,因此准确确定极限电流是保障电渗析设备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针对目前V-I法确定极限电流存在的问题,提出用V/I-I和η-I曲线联合确定极限电流的设想,并通过实验证明V/I-I和η-I联合法要比V-I法更准确和快速地确定极限电流。  相似文献   
24.
管道建设工程所面临的风险因素较多,在建设过程中重、特大事故偶有发生。为了更好地规避风险,减少建设过程中的损失,有必要对管道工程风险进行系统研究。以某大型管道工程为对象,在现场踏勘的基础上,从单一风险的可能性和严重性2个方面分析被评估单元所面临的风险,进而得出被评估单元的综合风险状况,最终得出地质断裂带(地震)风险、雪崩风险、隧道施工风险、第三方责任风险和试车期高压天然气风险是对工程危害最大的风险因素。应重点关注可预测类风险,做好风险易发区段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25.
选用钛板作为催化剂的骨架,预先在钛板表面制备二氧化钛涂层,再浸渍活性组分以制备催化剂。用SEM结合能谱分析的方式表征催化剂表面性能,通过固定床实验来测试不同NO负荷、不同温度、不同O2含量、二氧化硫、水蒸气等烟气条件对脱硝效率的影响,并对该催化剂的抗冷热性能和稳定性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26.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废水中阿维菌素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一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废水中阿维菌素含量的方法。以二氯甲烷作萃取剂萃取废水中的阿维菌素,以甲醇 H2O(88 12)为流动相、Spherisorb C18柱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紫外检测器在波长为245nm时测定。阿维菌素标准曲线的线性回归系数r=0.9948,线性范围为0.025~0.100mg/ml;水样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6%,加标回收率为75.8%~87.6%。  相似文献   
27.
当前防火墙的防御策略为被动防御 ,它只能被动等待攻击者的攻击 ,直接降低了其安全性能。从安全心理学的角度出发 ,分析了被动式防火墙的弱点并设计了一种新型防火墙。该防火墙采用主动式防御策略 ,对于在防火墙中识别出的非法访问 ,通过重定向 ,引导至识别区来保护主系统 ,降低攻击者的攻击欲望 ,从而提高了防火墙的安全性能。防火墙中关键技术为攻击识别技术和重定向技术。  相似文献   
28.
在分析城市道路网络最短路径算法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城市紧急事件发生后,应急调度中最佳路径算法。在事故发生点周围及应急资源周围的道路细节不清晰的情况下,建立虚拟辅助道路,利用最短路径算法(Dijkstra算法)找出应急资源与事故发生点的最短路径。最后用一个简单的算例进行验算,说明该算法适用于事故发生点周围及应急资源周围的道路细节不清晰情况下的应急调度。  相似文献   
29.
采用超声分散法分离沉积物中不同粒级有机-矿质复合体,研究了渤海湾沉积物中Pb,Cd,Cr等重金属的污染及其在不同粒级有机-矿质复合体中的分布.结果表明,3种重金属含量总体上随着复合体粒径增大而减小.X射线衍射(XRD)结果显示,随着沉积物粒径的增大,主要来自原生矿物的石英和长石等岩石结构物质的含量增加,但这些物质中的重金属含量较低.渤海湾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主要发生在以次生硅酸盐矿物及硅、铁、铝等氧化物或氢氧化物为主的细粒沉积物上,细粒样品由于其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富含有机质的特性,通过吸附、沉淀、离子交换等,导致所含重金属含量较高.粘粒复合体中Pb含量是粗砂中的2.3倍,Cd是粗砂的3.8倍,而Cr是粗砂的2.8倍.   相似文献   
30.
紫外光和活性炭对有机物臭氧化的协同催化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城市二级出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为处理的目标物质,通过静态试验分别考察了不同催化条件下臭氧对水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协同催化反应器对水体在254 nm处紫外吸光度(E254)的去除率达87.40%,对CODCr的去除率可达59.79%,对臭氧的利用率可达到91.4%,因此,254 nm紫外光和活性炭对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的臭氧化过程具有协同催化作用,并大大提高了系统对臭氧的利用率;受OH-影响,碱性条件下O3/UV/C工艺对CODCr和E254的去除效果好于中性和酸性条件;不同自由基捕捉剂对臭氧化过程的影响证明,在紫外光和活性炭的协同催化作用下,臭氧分解出以羟基自由基为主的多种氧化性自由基,因此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氧化降解是多种自由基反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