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29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湖北省咸宁市光伏电站太阳能资源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对无太阳辐射观测的咸宁市进行并网光伏电站太阳能资源综合评价,拟采用水平面太阳辐射气候学推算方法和倾斜面辐射换算方法,即根据武汉站历史资料分月建立总辐射量和直接辐射量与日照百分率的推算方程推算出咸宁逐月太阳辐射各分量,分析其时间变化、资源丰度和稳定性,并基于Klein提出的散射辐射各向同性的假设,计算出该地不同倾斜面年总辐射量和最佳倾角。结果表明:咸宁地区近50 a(1961~2009年)水平面太阳总辐射年总量为4 0914 MJ/m2,该地区属于太阳能资源丰富区,该地辐射形式等级处于散射辐射较多(C)等级,且太阳能资源年变化稳定度较高。正南朝向斜面接受总辐射年总量最大的条件下其最佳倾角为18°,该倾角下斜面年总辐射量为4 2246 MJ/m2,比水平的值高出33%。设计容量为1 500 kWp的光伏阵列若按最佳倾角和方位角安装,每年可发电约132×106 kW·h。太阳辐射各分量的合理推算与多个评价指标的联合应用为光伏电站规划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今后类似工作提供了样本。  相似文献   
32.
利用2008-2011年大气电场仪的观测资料,对太原地区大气电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太原地区晴天大气电场日变化呈双峰双谷波形,大气电场峰值出现在09:00和21:00左右,平均值为0.912 kV/m,同其它地区相比明显较大,人类活动通过气溶胶使得市中心的大气电场早峰值提前,晚峰值推迟;大气电场的季节变化与太原地区的气候特征有密切关系,冬季晴天大气电场日变化伴随着年变化,夏季大气电场日变化受全球性普遍日变化机制影响较强。讨论了大气电场与大气污染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现二氧化硫氧化生成硫酸盐成为大气中重粒子,从而影响大气电场的强度,太原地区二氧化硫浓度较高导致了大气电场强度比其它地区高;分子极性较强的二氧化硫与大气电场互相影响,因而与大气电场的相关性较高。  相似文献   
33.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森林不仅为社会提供多种物质产品,同时在维持地球生命支持系统,提供生态服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由于其生态效益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的特性,难以通过传统的市场实现其经济价值.如何通过适当的措施将森林外部性内部化,部分或全部实现森林生态效益的价值,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当前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一.在综合分析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理清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概念,详细阐述了国内外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方面的研究现状,分析了该领域已经取得的成果以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我国今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工作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4.
本文介绍了二(口恶)英及类似物的理化特性、环境来源、污染途径,使人们深刻地认识到它对人类健康的严重威胁,分析了二(口恶)英的相关治理措施及对策,并对我国现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5.
中国南方近半个世纪的雨涝变化特征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根据1950-2000年我国629个站的逐月降水资料,采用Z指数作为旱涝等级划分标准,计算了雨涝发生的范围,诊断了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广大南方地区雨涝发生发展的趋势和变化.研究发现,该地区雨涝覆盖范围有轻微的下降趋势,51年来最为严重的雨涝年是1954年,其次1983,1998和1961年也都比较严重;冬半年除11,12月份外,雨涝覆盖范围有较强的增长趋势,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种趋势更为强烈,尤其是1月和3月的雨涝范围扩大迅速,冬半年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来雨涝范围有明显的5~7年的振荡周期,而且这种振荡周期在逐渐缩短;夏半年雨涝范围趋于减小,呈下降态势,夏半年主要是4,5,9三个月的雨涝范围在减少,6,7,8月的雨涝范围在扩大;同时发现我国秦岭以南地区夏半年雨涝范围在大多数时间里有2年左右的振荡周期.  相似文献   
36.
干旱是太原地区发生最频繁的自然灾害之一,出现的次数多、持续的时间长,对国民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出现得越发频繁,太原干旱发生的频率和危害程度均呈上升趋势.基于1951-2012年月平均降水和气温资料,引入新的干旱指标: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应用SPEI和SPI(标准化降水指数,简称:SPI)定量描述太原地区的62年来的干湿状况;基于月尺度SPEI和SPI指数,对太原月季尺度干旱变化做了分析,并利用交叉小波变换(XWT)探讨了干旱与大尺度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基于降水和蒸散的SPEI可以更灵活地反映月季干旱变化特征;交叉小波变换分析表明,太原地区的干旱与4个大尺度因子都具有6-12 a年代际主共振周期,在1980s都存在较好的相关性.SPEI和SPI与NAO通过显著性检验的6-12 a共振周期主要表在1985-2000年,序列在此频段上表现出一定的正位相共振关系;SPEI和SPI与WP在1955-1960年和1990-2000年分别表现出2-3 a和4-8 a显著的共振周期,存在明显的滞后相关,在1970-1990年具有10-16 a正位相显著共振关系.SPEI与PDO在1986-2000年之间存在4-6、8-14 a两个显著的共振周期,各自表现出负、正位相共振关系,在1955-1960年存在2-3 a共振周期,在此频段上SPEI显著滞后于PDO.与SPEI相比,SPI与PDO的相关性较弱,仅在1955-1960、1986-2000年出现了弱的共振关系.SPEI和SPI与PNA在1983-1995年表现出4-7 a的显著共振关系,反映了SPEI和SPI显著滞后于PNA.  相似文献   
37.
曝气生物滤池处理H2S恶臭气体的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污水处理中曝气生物滤池进行脱除H2 S恶臭气体的试验研究,为以后进行工业放大实现水、气污染同时处理提供理论基础及优化的参数。研究表明,生物滤池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能够在较宽的容积负荷范围内运行,滤池的最佳停留时间在4 6~70s的范围内,进水量和pH值的变化对生物滤池的脱臭效能影响不大,在整个运行期间生物滤池处理H2 S的最大容积负荷为14 6 2g/ (m3 ·d) ,此时H2 S的去除率可达94 %以上  相似文献   
38.
本文针对无焰原子吸收测汞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改进意见,主要是改变盐酸羟胺等试剂的加入量,试验用容器和操作方法,以减少汞的逸出,提高测量准确度。  相似文献   
39.
嫩江、松花江干流洪水期间水质状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8月份嫩江、松花江干流水位达到了超百年一遇的最高点,本文依据洪水期间的监测数据,对江水的水质状况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0.
森林生态系统补偿标准的方法探讨——以海南省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的主要目标是针对森林生态系统寻求适宜的补偿标准的方法,从而制定出合理的生态补偿标准。首先运用生态区位商的方法将海南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划分为一级主导生态系统服务、二级主导生态系统服务和潜在生态系统服务三类。研究结果显示生物多样性保护、景观游憩和环境净化等划分为一级主导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养分循环和水源涵养划为二级主导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气候调节、土壤保育、制氧以及林副、木产品为潜在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分类结果在现实中符合海南省森林生态系统特征情况。其次,运用恩格尔系数与皮尔生长曲线模型相结合的补偿系数法计算生态补偿系数,结果为0.170。该数据说明现今中国的经济发展刚达到小康水平,人们对于森林生态价值的认识和需求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制定补偿系数不宜太高。根据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的分类及生态补偿系数的结果,计算出分三个阶段执行的生态补偿标准:在第一阶段,补偿标准为947元/(hm2.a);第二阶段补偿标准提高为1 946元/(hm2.a);第三阶段,补偿标准为2 966元/(hm2.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