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0篇
安全科学   75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107篇
基础理论   15篇
污染及防治   16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31.
土壤调理剂对镉污染稻田修复效果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选用森美思、CCT01、矿物质和特贝钙这4种土壤调理剂,在萍乡地区受镉(Cd)污染稻田开展大田控镉试验,探讨4种调理剂对土壤pH、容重、有机质、速效养分、质地和微团聚体等理化性质及土壤有效态Cd和糙米Cd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添加土壤调理剂提高了土壤pH值、容重和阳离子交换量;其中森美思和CCT01土壤调理剂使土壤粉粒和黏粒增加,砂粒减少,而矿物质和特贝钙土壤调理剂使粉粒和黏粒减少,砂粒增加;除CCT01土壤调理剂外,施用土壤调理剂增加了大粒级团聚体,而减少小粒级微团聚体.土壤调理剂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促进污染土壤中的Cd由活性高的形态向活性低的形态转化,从而降低了土壤有效态Cd含量(5. 21%~34. 78%)和糙米中Cd含量(51. 39%~68. 06%).相关性分析表明,糙米Cd含量与土壤有效态Cd和有效磷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土壤pH和容重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从土壤和糙米降镉率及对理化性质的影响考虑,特贝钙土壤调理剂修复效果最佳,其次是森美思和矿物质土壤调理剂.  相似文献   
132.
储成  吴赵越  黄欠如  韩成  钟文辉 《环境科学》2020,41(5):2468-2475
外源有机物质输入是提升酸性红壤有机质含量的主要方式,氮素是土壤肥力的重要限制因子.有机质提升后土壤生态系统的变化会影响土壤氮循环过程及功能微生物,但目前还未见报道.本研究选择长期施有机肥的酸性旱地红壤及不施肥对照土壤作为研究材料,基于宏基因组测序及氮循环功能基因数据库比对,研究32 a的连续有机物质输入导致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上升对酸性红壤氮循环功能基因及相关功能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性红壤有机质提升显著增加了土壤总有机碳和总氮含量,缓解了土壤酸化.有机质提升增加了土壤净硝化活性和氨氧化潜势.有机质提升显著增长了编码古菌氨单加氧酶amoA基因和反硝化过程还原酶的功能基因nar、nap、nir、nor和nos的丰度,降低了编码羟胺氧化酶hao基因及执行硝酸盐异化还原成铵过程的功能基因nrf的丰度,提升了有机氮代谢功能基因glnA、gdh、glsA、ansB和nao丰度,改变了硝酸盐同化过程功能基因丰度以及硝化过程功能微生物群落组成.有机质提升后土壤酸化的缓解和总有机碳含量的提升是影响氮循环各过程功能基因丰度及功能微生物组成的最主要因子.本研究全面研究了无机氮和有机氮循环功能基因,关联了氨氧化过程的功能基因、功能微生物类群和功能活性,可为把握酸性红壤氮循环特征提供数据依据,也可为酸性土壤改良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33.
太湖草、藻湖区沉积物WSOM组成和分子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型湖泊(区)和藻型湖泊(区)是浅水湖泊的两种典型状态,两种湖泊中有机质(OM)的来源和转化存在明显差异.有机质在沉积物上的埋藏是湖泊碳汇功能的重要体现.沉积物中的有机质可能发生后续的转化,影响湖泊碳汇功能;其转化过程与其固有的性质密切相关.目前为止,有关草型和藻型湖泊沉积物中有机质的组成,特别是分子结构差异的信息较少.为此,采集太湖草型湖区(东太湖)和藻型湖区(梅梁湾)沉积物,提取和纯化沉积物中的水溶性有机质(分别记为M-WSOM和A-WSOM),并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三维荧光光谱、傅立叶红外光谱和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对WSOM性质组成和分子结构进行详尽的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①M-WSOM的相对分子质量比A-WSOM的(E2 :E3指标)稍大;FT-ICR MS的数据显示,M-WSOM和A-WSOM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88.9和379.9.②M-WSOM的芳香性略高于A-WSOM的(SUVA254和HIX指标);同样地,FT-ICR MS的结果显示,M-WSOM中稠环芳烃(6.3%,强度加权平均占比,下同)、芳香类物质(7.7%)的含量高于A-WSOM (分别为1.1%和4.4%);③荧光组分结果表明A-WSOM中类蛋白质组分的含量大于M-WSOM;FT-ICR MS的结果与之对应,A-WSOM的多肽含量(35.5%)高于M-WSOM的(15.6%);④质谱数据显示了高分辨的分子信息:M-WSOM和A-WSOM中,沉积物中含杂原子的分子分别占82.9%和91.7%;其中含氮元素的分子占比高达53.5%和78.5%;含磷元素分子占30.4%和41.4%,M-WSOM磷元素主要分布在脂肪烃和高度不饱和低氧物质中,而A-WSOM则主要分布在多肽中.揭示了浅水湖泊两种典型状态沉积物OM的组成和分子结构;有助于研究湖泊沉积物的温室气体排放,及碳、氮、磷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  相似文献   
134.
合成了一种新型树枝状聚合物TE-6CSSNa,并对比氢氧化钠(NaOH)和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SDD),重点考察pH和投加量对实际电镀废水中Cu和Ni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H和投加量都对重金属的去除有较大影响。随着pH或投加量的增加,Cu和Ni残留浓度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废水中ρ(Cu)=6.82 mg/L、ρ(Ni)=64.36 mg/L,单独使用NaOH或SDD时,出水都无法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0-2008)表3中Cu和Ni特别排放限值要求(Cu0.3 mg/L,Ni0.1 mg/L),而采用TE-6CSSNa处理废水,在pH=8.6、投加量为275 mg/L、反应5 min、静置30 min时,残留Ni浓度远低于表3的排放限值,残留Cu浓度甚至低于检出限,说明TE-6CSSNa处理效果明显优于NaOH和SDD,具有重大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35.
耦合反硝化的CANON生物滤池脱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有机物对全程自养脱氮(CANON)工艺的脱氮性能的影响,采用上向流火山岩填料反应器处理模拟废水,在反应器最优工况下实现亚硝化、厌氧氨氧化与反硝化的耦合.结果表明,滤柱在氨氮浓度为200mg/L时的最优总氮去除率均值可达76.73%,总氮去除负荷为2.82kgN/(m3·d).C/N为0.2的有机物水平对反应器的脱氮效果具有促进作用,并可通过HRT的调节实现总氮去除率大于89%(理想条件下CANON的最大脱氮率).因此,通过控制C/N可以提升滤柱氮素去除效率.  相似文献   
136.
美丽的太阳     
如诗 《防灾博览》2004,(6):40-40
十月的一天去了海边,这是我第一次在秋天的季节里看大海。  相似文献   
137.
就在全国人民喜气洋洋欢度鸡年新春佳节的喜庆日子里,一场突如其来的巨大矿难让人们的心一下子给震惊了,喜庆的欢乐立时被分外的悲哀所替代.2月14日14时49分,辽宁省阜新矿区集团公司孙家湾煤矿海州立井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遇难矿工人数达214人.  相似文献   
138.
接触氧化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赖万东  杨卓如 《四川环境》2005,24(1):74-77,101
本文简述了污水处理中生物接触氧化技术的工艺特点及其发展历史,综述了国内外研究及应用现状,为进一步开展该技术的研究和新工艺的开发提供参考。接触氧化技术将是未来我国水处理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文中展望了该技术的一些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9.
在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工程部主持下,炼油厂大气污染现状、成因、控制方向及所需卫生防护距离的科研课题于去年十二月在京通过成果鉴定。这项研究工作是中国预防医学中心卫生研究所和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北京设计院协作完成的。来自科研、高校、设计单位和总公司所属规划、总图、工艺、环保部门的从事大气扩散、污染气象  相似文献   
1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