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4篇
安全科学   1篇
废物处理   6篇
综合类   47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18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以海藻酸铝为主要包埋材料、纳米Al_2O_3为添加剂,包埋固定红平红球菌,制得纳米Al_2O_3固定化红平红球菌菌球,并将其用于苯酚的降解。表征结果显示:菌球内部包含丰富的菌丝体;内部孔径以中孔居多。实验结果表明:菌球的最优制备方案为0.05 g纳米Al_2O_3加入3 m L海藻酸钠溶液中、海藻酸钠质量分数6%、微生物包埋量0.5 m L/m L(以海藻酸钠溶液计)、Al_2(SO_4)_3质量分数3%;在初始苯酚质量浓度为400 mg/L、反应时间为24h、菌球加入量为8 g/L、反应p H为8.0、反应温度为30℃的条件下,菌球首次使用时可使苯酚完全降解,使用5次后的苯酚降解率仍达93%以上,具有良好的循环使用性。  相似文献   
12.
磷矿与石灰双循环脱硫的工艺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磷矿、石灰2种脱硫剂在同一吸收塔中完成2次循环4次吸收的过程.吸收塔的下部为第1级循环,采用环栅式喷射鼓泡塔,以磷矿为脱硫剂,磷矿吸收SO2后加适量浓硫酸制成磷肥,以减少烟气脱硫除尘的运行成本.吸收塔上部为第2级循环,在传统的喷淋和浮阀板技术上进行了改进,以石灰为脱硫剂,以解决第1级循环中因磷矿所含脱硫成分少于石灰而导致的脱硫效率较低的问题,保证了较高脱硫效率.结果表明,塔的压降、脱硫剂的pH值是影响脱硫效率的关键因素,在第1级循环中磷矿浆液pH值在4.5~3.5时,脱硫效率趋于稳定;通过调整石灰水的pH值可使整个工艺脱硫效率达到80%.  相似文献   
13.
密度和品种对玉米田杂草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玉米田杂草的调查,研究了不同密度和品种对玉米田杂草种类和生物量变化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玉米全生育期内共发现以稗草(Echinochloa colonum(Linn.)Link)、水花生(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水芹(Lepidiumsativum)等为主的21种杂草,以水芹的重要值最高;随密度的增加杂草的总数量和鲜质量减少;半紧凑型品种对杂草数量和生物量的抑制作用大于紧凑型品种,且产量高出了21.99%。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以B3(57 000株/hm2)产量最高,比常规密度B1(42 000株/hm2)和高密度B4(64 500株/hm2)的产量提高了14.17%和0.6%。可见,应根据玉米的品种类型,因地制宜地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以利于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4.
分析现有中药废水处理工艺及废水特点,并考虑到废水处理技术改造的要求,采用水解酸化-SBR-BAF法联合处理该中药废水,研究了SBR反应器的曝气时间、温度及原水pH值对系统处理效果的影响。系统进水ρ(COD)为1 249.4~1 444.5 mg/L、ρ(BOD5)为201.2~292.8 mg/L、ρ(SS)为208.7~310.6 mg/L、色度为70~100倍,曝气时间为14 h、温度为20℃、pH值为7时,出水ρ(COD)为123.4~140.8 mg/L、ρ(BOD5)为19.4~26.1 mg/L、ρ(SS)为32.7~60.4 mg/L、色度为36~50倍,COD、BOD5、S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0.3%、90.7%、81.8%,表明HAT-SBR-BAF法处理该中药废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综述我国燃煤中小型锅炉和电站锅炉烟气脱硫技术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燃煤锅炉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前景.分析结果指出:我国中小型燃煤锅炉烟气脱硫技术近期是以完善湿法脱硫技术为主,远期将大力发展干法脱硫技术;在电站锅炉烟气脱硫方面,规模较小的电站锅炉将以喷雾干燥法为主要发展方向,大型电站锅炉近期仍以湿式石灰石-石膏法为主,远期将大力发展电子束辐照氨法脱硫脱硝技术。  相似文献   
16.
环境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环境风险评价研究的有关基本概念,以及主要研究内容的发展,指出了风险评价中存在的不足,并在比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曾光明  杨春平 《环境与开发》1994,9(4):354-357,378
此文介绍了开发区大气、水环境容量的计算及管理方法,并以湖南城陵矾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初步探讨了方法的具体应用和有关细节处理;文中介绍的方法将对其他类似开发区大气、水环境容量的计算及管理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厌氧后猪场废水资源化制备微生物絮凝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检测碳源、氮源、磷酸盐和pH等对微生物絮凝剂絮凝率的影响,考察了红平红球菌利用厌氧处理后的猪场废水生产微生物絮凝剂的性能。通过正交实验研究各因素对絮凝率的交互影响以及影响程度的相对大小,从而确定了最佳培养基。结果表明,1.0 L厌氧处理后的猪场废水中加入蔗糖10.0 g、KH2PO42.0 g、K2HPO45.0 g、NaCl 1.0 g、Mg-SO40.2 g,在温度30℃、摇床速度120 r/min、pH=8的条件下发酵72 h后,发酵液的絮凝率可达到92.57%。表明厌氧处理后的猪场废水中加入适量的蔗糖和磷酸盐,完全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生产微生物絮凝剂的培养基。  相似文献   
19.
以广东省大宝山尾矿区植物根际土壤为分离样品,人工制备镉污染LB培养基,从中分离筛选出2株具有较强镉耐受能力的细菌,分别为TL3和DBS2,最高镉耐受浓度达300mg/L。结合其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rDNA序列分析,初步确定2株菌均为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mirabilis)。随后以龙葵为实验植株,分别接种TL3、DBS2及TL3与DBS2混菌的培养液,通过盆栽实验检验2株菌对龙葵吸收土壤中镉的强化作用。结果显示,2株菌对龙葵吸收镉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且能够促进植株的生长,3个实验组龙葵根部镉含量分别比对照组(122.7mg/kg)增加了17.2%、85.6%和130.1%。  相似文献   
20.
实验研究了菌体接种量、氮源、氮源浓度、温度和pH等不同因素条件下,黄孢原毛平革菌对果胶废水中果胶和COD去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量为10 g/L时,黄孢原毛平革菌对果胶和COD的去除率最高,分别为96%和83%。酒石酸铵为黄孢原毛平革菌处理果胶废水的最佳氮源,其最佳浓度为0.8 g/L,在此条件下,菌体对果胶和COD的去除率分别为96%和84%。废水温度为25~35℃,废水pH值为4~5时,黄孢原毛平革菌对果胶废水中果胶和COD的去除效率分别可达95%及80%以上。黄孢原毛平革菌处理果胶废水的研究结果可为实际废水处理工程技术工艺的设计提供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