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1篇
安全科学   39篇
环保管理   30篇
综合类   147篇
基础理论   41篇
污染及防治   23篇
评价与监测   15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3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草地利用方式和混播组合对群落特性的长期影响不同。利用方式对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盖度没有显著影响,而混播组合与利用方式的交互作用影响显著。白三叶在宿营处理和刈割为主利用下的与鸭茅(Dactylis glomerata)混播中的比例最低,而在刈割利用和宿营处理的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组合中的盖度最高。混播组合对禾本科组分盖度影响不显著,但利用方式和交互作用有显著的作用,长期放牧绵羊的混播草地多年生黑麦草很少。混播组合对杂草密度、盖度和多样性指数的影响不明显,而利用方式和交互作用显著地影响杂草盖度和多样性指数。放牧草地中的杂草密度高于刈割草地的,其中放牧利用的白三叶/多年生黑麦草草地最高。放牧牛的草地杂草密度较少,而放牧绵羊的草地杂草较多。白三叶、禾本科牧草以及杂草的密度都显著地受混播组合、利用方式及其交互作用的影响,说明密度是一个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52.
一、事故经过1998年5月上旬某日23时左右 ,某化工生产企业的变换岗位 ,一安装在室外的中压变换炉进气管90°的弯头(325×8)突然破裂 ,大量的可燃气流冲出管外 ,爆燃。在岗的4名工人大面积深度烧伤 ,造成近200万元的经济损失。生产原始记录显示 :事故前该生产系统处于最佳工况之中 ,自动记录仪显示 ,事故前一刻系统工作压力为1 36MPa。管内可燃气体的主要成份为 :CO、CO2、N2 、CH4、H2 等。爆炸钢弯头是由325×8无缝钢管加工而成 ,系上年大修时购进并更换的(属于每年大修必更换部件) ,累计…  相似文献   
53.
本刊讯挂牌运营仅一年多的天津市滨海健康安全环境(HSE)评价所 ,目前以优异成绩通过了国家经贸委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的认证 ,取得了A类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资格 ,促进大港油田HSE管理水平跃上新台阶。据悉 ,这也是目前我国石油系统唯一的一家。HSE(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是国际石油组织公认的管理模式 ,是我国石油行业与国际接轨的必要条件。1995年 ,大港油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开始后 ,安全管理也由以安全生产委员会为核心的管理网络逐步向以HSE为核心的管理模式转化 ,并于1998年7月30日正式建立了…  相似文献   
54.
周露洪  姚熠  刘瓒 《环境与发展》2020,(2):14-14,16
水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能源物质,随着社会综合水平的提高,各行业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是急切。而现阶段城市中大量污水给环境带来很多不利影响,环保公司针对城市污水处理不断在技术上进行突破、完善,将智能化节能技术运用到城市污水处理中,使设备、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为人们用水条件带来更加充沛、丰富的保障与支持。为有效处理城市污水,争取在城市污水处理发挥更大作用,带动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5.
为了探讨厦门金砖会晤期间的排放控制措施以及天气形势对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的影响,于2017年8月10日至9月10日对厦门气态污染物、细颗粒物(PM2.5)中的水溶性离子以及有机碳(OC)、元素碳(EC)等主要化学成分开展了高时间分辨率的在线监测。根据空气质量管控措施和天气形势将研究期分为6个阶段。管控前、管控期Ⅰ(非台风)和管控期Ⅱ(非台风) PM2.5质量浓度分别为(33. 12±9. 48)、(30. 30±17. 00)、(16. 01±4. 71)μg/m^3。管控期Ⅰ(台风)和管控期Ⅱ(台风) PM2.5质量浓度分别为(12. 40±3. 73)、(12. 45±3. 28)μg/m^3。结果表明:管控期Ⅰ(非台风)阶段受静稳天气的影响,管控效果削弱,PM2.5质量浓度下降幅度小;台风对颗粒物质量浓度下降的影响比管控更显著。管控初期,PM2.5中二次无机离子的质量浓度下降明显;台风对碳质组分质量浓度的影响不如无机组分显著。PMF源解析结果表明,二次无机源是PM2.5主要来源,随着管控措施的实行,扬尘源的贡献从21%降低到6%,而机动车源的贡献降幅不明显。台风期间SO4^2-、NO3^-、SO2、NO2以及硫酸盐氧化比值(SOR)均明显低于非台风期间,氮氧化比值(NOR)反而升高。台风和非台风期间NOR的日变化特征一致,NOR与阳离子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台风或高风速海风期间NOR与Na^+呈现很强的正相关性,说明海盐粒子可促进NO2非均相反应生成NO3-。  相似文献   
56.
不同密度螺-草结构对养殖尾水净化效果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减少水产养殖污染物排放,以苦草为对照组,构建环棱螺螺 草生态系统净化池塘养殖尾水,比较不同密度螺 草结构对养殖尾水的净化效果,同时探讨螺草互作对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密度螺 草组合对养殖尾水均有较好的净化效果,以中密度组(螺密度50 ind/m3)的去除效果最优,25 d对Chl a、CODMn、TN、TP、NH4+ N、NO3- N和浊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8%、39.7%、44.2%、86.9%、58.2%、82.3%和91%,其中以17~25 d的营养物质去除率最高,水质由原来的Ⅳ类、Ⅴ类水提升为Ⅲ类水;环棱螺 苦草互作对水体的净化效果与苦草对照组差异不显著,表明其互利关系不明显;环棱螺 苦草组合对CODMn和TN的去除效果不是很理想,可能是由于实验中以黄土为底泥,其中的异养微生物较少引起的  相似文献   
57.
产业结构升级与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北京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市产业结构与城市用水的变化过程表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降低城市生产用水量密切相关,对保障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城市生活用水需求增长至关重要。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控制生产用水量至零增长或负增长,是水资源短缺城市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8.
南京河西地区岩土体剪切波速与土层深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京河西地区是南京市重点开发的新市区,该区域工程地质条件相似,主要为长江高河漫滩地质地貌单元。本文选取该地区47个典型钻孔的岩土体剪切波速资料,采用三种数学模型进行统计回归分析,运用相关系数R(或测定系数R2)检验Vs—H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并根据计算的SD值选择较优的数学模型。统计结果表明,该地区各类岩土体的Vs—H线性相关关系显著,说明采用上述数学模型进行Vs—H回归是可行的。对两个工程场地进行剪切波速预测,并对场地类别作出划分,检验结果表明,该地区各类岩土体的Vs—H经验关系是可靠的,符合当地岩土特征,在样本深度范围内有足够的工程应用精度,可以应用。  相似文献   
59.
成体神经发生是脊椎动物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生物学特征。成体硬骨鱼类的脑展现出强烈的神经活性以及出色的脑修复能力,这使得硬骨鱼类成为研究成体神经发生和脑修复的一个理想的模型。本文克隆了成体稀有鮈鲫(Gobiocypris rarus)脑组织中神经发生及脑修复相关的hes5、pax6、sox11和prox1基因的部分c DNA序列并进行了序列分析。序列分析结果表明,pax6和sox11基因片段与斑马鱼(Danio rerio)对应的基因片段的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7%和94%;hes5基因与鲤鱼(Cyprinus carpio)相对应的基因片段的同源性最高,为92%;prox1基因在物种间的同源性最低。基于稀有鮈鲫和已知物种相应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构建了系统发育树,发现稀有鮈鲫prox1基因与其他硬骨鱼类的亲缘关系最远。本文为进一步开展神经毒性类化学品对水生生物鱼类的成体神经毒性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分子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60.
简要介绍了小腔体器件内部气氛检测结果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分析了当前小腔体器件内部气氛检测试验夹具存在的缺陷,明确提出了小腔体器件内部气氛检测试验夹具的优化思路和设计模型,提高了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