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5篇
安全科学   31篇
废物处理   28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72篇
基础理论   10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1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1.
采用对渔网尼龙-6纤维进行接枝丙烯酸的方法,制备防止海洋污损生物附着的表面凝胶化改性渔网材料.以小球藻、杜氏藻、金藻为实验海藻,研究了三种海藻在改性材料表面的生物附着性能.结果表明,三种海藻在聚丙烯酸凝胶改性尼龙-6纤维表面的附着量明显少于普通尼龙-6纤维.改性纤维的接枝率越高,海藻的附着量越小,接枝率16.1%以上时纤维具有优良抗生物附着性能.  相似文献   
42.
提出了一种简便、快速、低成本进行畜禽粪便堆肥化处理的方法。该方法利用三面墙式水泥地,池底用竹笆架空,进料口用竹笆堵挡,以增加氧气供应,并用半熟腐堆肥进行水分调节。堆肥温度上升快、温度高、水分蒸发量大、发酵迅速,一次发酵时间可缩短至2~3周,适合于我国中小型养殖企业采用。  相似文献   
43.
研究臭氧浓度升高对大豆(Glycine max)器官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对预测未来生态过程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有重要作用。以大豆为试验材料,利用开顶室气室(OTCs)探讨臭氧胁迫对大豆不同器官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试验设置3个处理:CK处理(对照,O3浓度为45 nmol·mol~(-1))、T1处理(O3浓度为(80±10) nmol·mol~(-1))、T2处理(O_3浓度为(110±10)nmol·mol~(-1))。结果表明,随着生育期的延长,大豆根系和茎秆N含量呈升高趋势,叶片N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与对照相比,臭氧浓度升高使根N含量在分枝期和结荚期显著升高(P0.05),开花期T1处理下显著降低7.13%(P0.05),T2处理下显著升高17.37%(P0.05);茎N含量均显著升高,叶片N含量在开花期显著升高,结荚期显著降低。臭氧浓度升高使大豆根、茎、叶P含量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仅有根系P含量在开花期T1处理下显著降低15.96%(P0.05),叶片P含量分别在分枝期和结荚期T2处理下显著降低25.10%和11.37%(P0.05)。茎和根P含量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根和茎中N和P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N含量和N/P在各器官中表现为叶根茎;P含量在各器官中无显著差异。各器官N含量变异系数表现为茎根叶;P含量在各器官中变异系数相似;N/P变异系数表现为叶根茎。随着臭氧浓度升高和生育期的延长,大豆各器官N/P均小于14,说明大豆生长主要受N素限制。  相似文献   
44.
以河北曹妃甸水稻田为研究对象,分析测定灌溉水样中SS、COD和氨氮的含量并依据有关国家标准确定其污染程度。根据当地农业生产条件、工程地质与农田环境特点及不同治理方案的经济技术可行性,选用由工程保障和植物生态系统构成的多级表面流强化人工湿地系统修复灌溉水有机污染,并对其修复效果进行量化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稻田灌溉水SS、COD、NH3-N 3种污染物的浓度削减率依次为76.17%、60.02%、55.08%,出水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和地表水Ⅴ类水质要求。人工湿地系统的建立不仅改善灌溉水水质,保证农产品质量,还有效恢复了湿地的生态功能,实现环境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45.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将园区循环化改造列为循环经济重点工程.在结合浙江嘉兴秀洲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课题研究基础上,阐述了工业园区组织制度建设的必要性和创建“动态联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6.
综述了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拓展工作思路的方向,简述了改进工作方式的途径。  相似文献   
47.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将园区循环化改造列为循环经济重点工程,包括“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和再生资源产业基地(园区)的各类工业园区.在开展创建“生态文明家园”活动中,围绕文化亲和力与园区企业文化战略融合等方面的可行措施进行讨论,提出了以特色文化亲和力营造和谐的园区企业文化氛围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48.
针对某些矿井出现的"低指标"突出现象,提出一种新的综合评判模型,用于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程度预测。选取鉴定煤与瓦斯突出的4个单项指标临界值作为参考点,建立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综合评判准则。当评判距离Ri属于[0,1],判断突出强度;当Ri属于[-1,0],判断突出危险可能性,量化了突出强度及可能突出的危险程度,并划分突出强度、突出危险可能性等级。利用模型对淮南矿突出程度进行预测,预测结果与实际吻合,实现了定性语言与定量数据相结合的突出预测,为煤与瓦斯突出提供了一种新的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49.
通过富集培养分离出嗪草酮降解菌N1,降解菌在固体平板上培养,菌落大,表面粗糙,扁平,不规则,为质地软、稍有光泽的白色菌落,直径为5~7mm.菌体细胞为杆状,末端方,成短或长链,菌体大小为1.0~ 1.2 μm× 3.0~ 5.0 μm.将N1降解菌制成菌剂,用气楣色谱法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菌剂中载体配比、接种菌液量、加入营养液量、发酵时间、烘干温度等影响因子的优势条件,设计正交试验确定最优菌剂制备条件:m(豆粕):m(麦麸):m(木屑):m(硅藻土)比例为60:20:15:5,接种菌液量为15%,营养液量为10%,发酵时间为48 h,烘干温度为30℃.在上述条件制备的菌剂对嗪草酮的降解率为79%.该菌剂在25℃下保存50d后对嗪草酮仍有较高的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50.
镉污染高岭土电动修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配置Cd2+初始浓度为500mg/kg的模拟污染高岭土,用电动技术对镉污染高岭土进行修复试验,研究了修复时间及阴极槽添加醋酸控制pH对修复效果的影响;并分析镉的迁移变化特征及电动修复前后土壤中镉的变化.结果表明,去除效率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而提高,在试验条件下,4天运行时间是经济有效的;控制阴极pH可以提高镉去除效率;在形态分布上,土壤中的镉以醋酸结合态为主,同时存在大量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电动修复后,醋酸可提取态存在的镉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