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篇
安全科学   5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32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通过机械化学还原法对六价铬污染土壤进行固化稳定化处理,采用《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硫酸硝酸法》(HJ/T 299-2007)对处理效果进行评价,以及使用激光粒度仪、SEM和XPS对处理前后土壤样品的粒径、形貌以及铬的价态变化等性质进行表征。分析结果显示,机械化学还原法处理可以有效降低土壤中六价铬的浸出浓度。当未添加七水合硫酸亚铁时,土壤中六价铬的浸出浓度由115 mg·L~(-1)降低至2.0 mg·L~(-1);而添加七水合硫酸亚铁作为还原剂时,六价铬浸出浓度由115 mg·L~(-1)降至0.16 mg·L~(-1)。另外,经过机械化学还原处理后的土壤样品颗粒变细并形成致密的团聚体以及发生六价铬向三价铬的转化。  相似文献   
12.
以硫化钠为硫化剂,机械化学硫化荧光灯管芯柱玻璃中金属铅,实现金属铅向硫化铅快速转化.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不同机械化学硫化条件,即球磨时间、球磨转速和球料比对硫化率的影响,并通过XRD、SEM和粒度对硫化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硫化率随球磨时间和球磨转速的增大而增大,随球料比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当球磨转速为750r/min、球磨时间为120min、球料比为50:1g/g时,荧光灯管芯柱玻璃中金属铅的硫化率可达96.18%.XRD结果表明,荧光灯管芯柱玻璃中金属铅的机械化学硫化产物为PbS、SEM和粒度结果表明,荧光灯管芯柱玻璃的粒径随球磨转速和球磨时间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3.
鉴于Cr(VI)的高毒性、易迁移及生物可利用,将Cr(Ⅵ)转化成Cr(OH)_3沉淀是处理Cr(Ⅵ)污染土壤的一大重要措施。然而,很多研究者发现,因为土壤环境中存在天然的氧化剂:锰氧化物和H_2O_2还原处理Cr(Ⅵ)会出现再氧化现象。锰氧化物和H_2O_2与Cr(Ⅲ)的共存是土壤环境中潜在的Cr(Ⅵ)污染源。针对锰氧化物H_2O_2的来源以及与三价铬的相互作用进行总结分析,为更好地理解锰氧化物和H_2O_2的环境行为以及三价铬的再氧化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冶金用嗜酸性硫杆菌的驯化材料多为单一重金属,为了解决驯化后菌种在处理多种类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时存在效果不佳的问题,将电子废弃物拆解地实际污染的土壤作为驯化材料,分析了不同驯化周期内嗜酸性硫杆菌对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电子废弃物拆解地土壤以Zn、Cu、As、Cd、Pb、Ni污染为主。经不同代时的驯化,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A. f菌)和嗜酸氧化硫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thiooxi-dans,A. t菌)的生长pH值下降幅度不同,培养液中氧化还原电位(φ)均有所上升,表明其生物活性有所提高。重金属质量比对菌种的生物活性和产酸能力有一定的影响,多级驯化可提高菌种对重金属的去除能力。A. f菌对Zn、Ni、Cd、Cu、As的去除率均优于A. t菌,其中A. f菌对Cd的去除率高于A. t菌2倍以上,为79. 2%,但A. t菌对Pb的去除率优于A. f菌,可达66. 6%。  相似文献   
15.
随着液晶显示设备的广泛应用,液晶显示器(LCD)的废弃量逐年增多,为准确掌握当前及未来废弃LCD的产生量及其动态变化规律,对台式电脑LCD、笔记本电脑和液晶电视三大类主要LCD产品2014—2020年的销售量及废弃量进行了预测,分别采用灰色模型GM(1,1)和Carnegie Mellon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14—2020年我国台式电脑LCD、笔记本电脑、液晶电视三大类LCD电子产品的淘汰数量巨大,累计将达108 915.3万台,其中再使用和循环利用的废旧产品将达70 794.9万和16 922.1万台,被用户储存的废旧产品为30 051.3万台,最终废弃待处理量为51 589.1万台。围绕废弃LCD的回收处理问题,进一步分析提出,需从回收管理体系建设与产业化技术研发两方面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16.
小型家用电器的无序处理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十分严重,应予以高度重视。调查小型家用电器生产和保有现状,以典型产品入手,重点分析该类产品的污染因子和对于环境的影响,讨论特异性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的相关工艺流程,并对于产业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微生物法实现废手机PCB基板与其表面元器件分离,并探究最佳的工艺条件.采用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以下简称A.f菌)脱除废手机PCB表面元器件,研究结果表明,经接种处理,浸出3d后,PCB表面元器件有少量脱除;浸出5d后,PCB表面元器件大部分可被脱除,仍有个体较大的元器件未被脱除;浸出7d后,PCB表面元器件被完全脱除;未接种对照组中PCB表面元器件未发生脱除.通过ICP-OES测得A.f菌作用7d的浸出液中含有大量的金属离子,而这些金属离子是构成元器件与PCB衔接处焊脚的主要组成成分,其中Ni、Zn、Al通过A.f菌作用后以离子形态进入浸出液中,焊脚中的单质Sn通过A.f菌作用后转化为离子态进入浸出液中,在浸出液中又迅速形成含锡沉淀物,在浸出第1d浸出液中Sn离子含量急速下降.通过设置不同浸出条件的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当培养基初始pH值为1.0,固液比为3:50,接种量为15%,温度为30℃,转速为125r/min时,A.f菌脱除手机PCB表面元器件效果最佳.浸出7d后,PCB表面元器件可被完全脱除.  相似文献   
18.
应用选择性破碎技术处理废弃硒鼓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传统的废弃硒鼓破碎设备(锤式破碎机或辊式破碎机)存在能耗高,工作噪音大,墨粉爆炸风险等技术缺陷。因此,在分析硒鼓的构成、材料组分和物资价值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适合废弃硒鼓材料回收再制造途径的解离方案,探讨了仅解离塑料组分,避免破坏金属组分的选择性破碎方法。最后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对比证明了选择性破碎废弃硒鼓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以金属高富集粒级0.5~0.125 mm的废弃电路板为分选物料,通过ICP-AES测定分选产品,研究了风量对高频气力分选机分选效率及金属分布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风量变化对分选效率及金属分布规律影响显著,当风量为200m3/h时分选效率达到最大值78.23%,铜品位为86.745%,相比原料中铜品位13.96%,富集约6.2倍.随着风量的变化,金属的分布呈现规律性变化:密度比铜大或与铜相差不多的金属颗粒(铅、铂和锌等),其变化规律与铜相似,回收率在85%左右变化;密度比铜小很多的金属颗粒(铝、镁等),由于其密度与分选物料中的非金属非常接近,在分选过程中会随非金属带人轻产物中去,从而造成重产物中铝和镁品位最低,甚至低于其在原料中的品位.所以若要分离富集铝和镁,须对分选后的物料进行二次分选.  相似文献   
20.
电子废弃物中元器件的拆解与再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废弃物产生数量和种类的迅速增加,使之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不当的处理方式对环境也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因此,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技术研究显得十分必要,文章简要概括了国外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工艺流程,重点介绍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材料再生与元器件再利用相结合的电子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并且进行了经济性比较与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