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5篇
废物处理   1篇
综合类   14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4 毫秒
11.
加强基础库建设提高环评科学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以下简称《环评法》)正式实施.《环评法》第六条规定"国家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数据库和评价指标体系建设,鼓励和支持对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技术规范进行科学研究,建立必要的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共享制度,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的科学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建立和完善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数据库和评价指标体系."环评基础数据库建设任务以法律条文的形式被明确下来,环评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工作也从此正式开始.  相似文献   
12.
环境影响评价是从源头防范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基础性制度,是促进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环境影响评价大数据对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实施和改善环境质量及宏观决策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在生态环境保护总体形势发生深刻而长远的变化,以及环境影响评价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提出对环境影响评价大数据的若干新思考,从内涵、总体目标、总体框架三个方面阐述新时代环境影响评价大数据建设的总体思路,并给出"新时代"环境影响评价大数据的重点建设任务,为环境影响评价大数据的建设与应用提供参考,促进环境影响评价大数据为环评制度的实施提供更加精准可靠、高效智能的支撑。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现行大气导则推荐预测模式的不足及修订版大气导则推荐模式AERMOD与ADMS的特点,并分析了不同推荐模式的功能及适用范围.以美国环境保护署两个试验场(Clifty Creek(简单地形)和Epri Bowline(建筑物下洗))的数据资料为基础,分别用修订版大气导则推荐模式AERMOD与ADMS及现行大气导则推荐模式计算小时浓度、日均浓度及年均浓度,并采用统计法(最大值比较法、高端值比较法、相对偏差比较法)和图形法(Q-Q对比图)进行模式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简单地形下,3种预测模式小时浓度预测精度接近,修订版大气导则推荐模式在可靠性上要优于现行大气导则推荐模式;在考虑建筑物下洗的复杂条件下,AERMOD、ADMS模式的预测结果普遍比现行大气导则推荐模式要好;现行大气导则推荐模式无法应用于计算建筑物下洗的模拟条件.  相似文献   
14.
以钢铁环境统计数据为基础,分析了2012年钢铁行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二氧化碳等排放情况;基于发达国家钢铁产业结构现状,建立了未来我国工业化后的钢铁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情景,分析钢铁行业大气污染物减排情况。经计算,2012年中国钢铁企业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二氧化碳分别为191.88万,51.84万,59.14万,15.04亿t,河北省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分别占全国总排放量的22.59%、30.35%、35.54%、25.19%;预测产业结构调整后,中国钢铁行业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为16.8万,18.9万,13.86万,6.62亿t,与2012年现状情景相比,分别减少91.24%、63.54%、76.56%、55.98%。  相似文献   
15.
VOCs是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形成的重要前体物,通过梳理我国VOCs治理相关的法律、政策、标准,并结合重点区域的调研情况,分析了我国VOCs治理监管存在的法律法规与标准体系不健全、执法监管能力建设不足、企业全过程精细化管控不到位等问题,提出应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与标准体系,建立智能监管技术与人工智能应用体系,加强全过程精细化管控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环评大数据对于环境管理决策具有重要支撑作用,通过介绍环评大数据的总体框架及其在生态环境大数据体系下建设取得的主要进展,包括一个数据中心、两个数据采集系统、三个服务平台、四个数据资源网络,以及形成的统计分析、技术校核、预警预测和信息共享四大应用服务能力,并提出环评大数据在整合共享、数据质量、信息安全和应用效能方面的下一步建设展望,为环评大数据后续发展及其他环境保护领域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污染源是我国环境保护管理和科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文章通过分析环保部门不同污染源数据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指出了引入条码技术,建立污染源条码的必要性;在污染源编码规则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论述了污染源条码与污染源编码的联系与区别,明确了污染源条码在排污申报、排污收费、排污许可、污染源普查、环境统计等多项环境管理应用中的优势;提出了污染源条码体系组成和框架及构建污染源条码体系的操作建议。  相似文献   
18.
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指数评价模型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为了建立合理和实用的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分析了社会经济和环境指标体系具有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特征,应用集对分析中联系度的同异反态势排序法,给出了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功能损害态势度表示,并提出了社会经济与环境之间协调发展满足的生长曲线指数计算公式。对大理市评价的实例表胆:基于联系度的同异的同异反态势排序的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具有简单、实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潘鹏  诸云强  赵晓宏  张彪  丁峰  杨艳刚 《环境工程》2012,(3):105-108,101
为解决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环评缺乏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估结果不够可靠、环评报告资料难以管理和利用等问题,参考DPSIR模型提出了包括3个层次的指标体系,并设计了其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对其总体框架、功能体系、实现和部署进行了深入讨论。通过案例分析,提出的指标体系和系统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对指导环评工作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编写及技术复核要点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影响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结果的因素,从技术复核的总体要求及复核要点出发,结合现行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及其修订版中相关的技术要求,提出了在环评报告中大气预测部分的编写应注意的11个要素,并对报告书的编写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