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3篇
安全科学   52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19篇
综合类   111篇
基础理论   17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1.
2002年和2003年春季同期对双台子河口近岸海域的典型生物群落进行调查。2002年采集到浮游植物39种,平均细胞数为1.4×1010/m3,优势种为棕囊藻;浮游动物31种,平均生物量为2 098 mg/m3,优势种为中华哲水蚤;底栖动物32种,平均栖息密度为122个/m2,平均生物量为9.64 g/m2,优势种不明显,种类分布较均匀。2003年采集到浮游植物35种,平均细胞数为20×104/m3,优势种近河口区为骨条藻,远河口区为夜光藻;浮游动物18种,平均生物量为1 356 mg/m3,优势种为中华哲水蚤;底栖动物22种,平均栖息密度为12 670个/m2,平均生物量为25.66 g/m2,优势种为托氏昌螺和脆壳理蛤。  相似文献   
212.
去年以来,随着国家对实行非标准工时工作制的适度放开,劳动者因适用非标准工时制而提起的行政诉讼陡然增加。今年以来,无锡市已经出现了同一案由的行政诉讼两起,而这也是近10年中首次出现的情况。有关工时审批的案例分析也不断见诸于各类媒体。《中国劳动》今年第三期上的案例分析《能否对劳动保障部门批准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提起诉讼》一文,对工时审批的可诉性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213.
采用硫化学发光检测器(SCD)-气相色谱仪,建立了甲硫醇、乙硫醇、甲硫醚、乙硫醚、二甲基二硫5种有机硫化合物的分析方法。优化色谱柱种类、进样管线材质、配气方式、样品保存时间等参数,考察方法性能指标。结果表明:在最优条件下,5种有机硫化合物线性回归方程相关系数均为0.998以上。定量环进样为1.0 m L时,方法检出限为0.005~0.016 mg/m3;相对标准偏差为0.7%~3.8%。中、高浓度准确度较好,适用于有机硫化合物的测定。  相似文献   
214.
为了研究动车组发生火灾时车厢内火焰不断蔓延、火势不断增大导致车厢内轰燃的情况,并得到引起车厢轰燃的临界初始引火源热释放速率及所需燃烧持续时间,采用火灾动力学三维模拟软件FDS模拟其燃烧过程,分析在持续燃烧和非持续燃烧2种状态下不同热释放速率的初始引火源引起的动车组车厢轰燃情况。结果表明:引起动车组车厢轰燃的临界初始引火源热释放速率值为160 k W,燃烧持续时间临界值为1 470 s。随着初始引火源热释放速率的增大,车厢发生轰燃的时间变短,两者之间存在乘幂函数关系;且发生轰燃所需的火源燃烧持续时间也随之缩短,两者之间同样存在乘幂函数关系。根据动车组车厢内常见初始引火源特征,明确了不同行李物品作为初始引火源对动车组车厢发生轰燃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215.
目的 针对注含氧气体开发井筒管材腐蚀问题,系统性开展生产井动态腐蚀实验研究,明确注含氧气体开发井筒全寿命周期管材腐蚀速率的大小,为全寿命周期防腐材质选择及防腐措施提供数据支撑和参考.方法 采用模拟渤海某油田生产井井口(27℃、2.0 MPa)、井中(98℃、13 MPa)、井底(135℃、18 MPa)工况,进行不同含...  相似文献   
216.
目的 在充分调研陆上及渤海周边相似油气田注气开发井筒腐蚀情况的基础上,明确注减氧空气开发井对井筒全寿命周期管材腐蚀速率大小.方法 系统性开展注气井不同含氧量条件下的动态腐蚀实验研究,并对生产井动态腐蚀进行评价,深入分析减氧空气对油井管腐蚀行为,分类分层次分析归纳注减氧空气工况管柱腐蚀特性、腐蚀速率影响因素以及管柱腐蚀风...  相似文献   
217.
以印染废水中溶解性有机物(DOM)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了褶皱角度对三维电极强化活性污泥系统(3D-EAS)处理印染废水的出水水质及DOM去除效果的影响,通过分析系统电化学特征及微生物群落结构演替规律,揭示了3D-EAS对DOM的降解机理.结果表明,褶皱角度为30°时,系统具有最佳处理效果,出水TOC(23.78 mg·L-1)与TN(5.14 mg·L-1)最低,溶液电阻最小(2.11Ω),DOM的急性毒性由47%削减至8%.不同褶皱角下,各反应器出水急性毒性无显著性差异,但出水DOM的去除特征差异明显.R30(褶皱角度为30°的三维极板)和R60(褶皱角度为60°的三维极板)优先降解富里酸类、腐殖酸类性物质,而R90(褶皱角度为90°的三维极板)和R180(褶皱角180°为无角度极板)优先降解蛋白质类物质、可溶性微生物产物.由DOM分子与急性毒性的斯皮尔曼相关性可知,不饱和高氧类化合物和脂肪类化合物与急性毒性呈负相关.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结果发现,褶皱角可显著改变三维电极强化活性污泥系统中微生物群落结构,3D-EAS中的优势菌属为Defluviicoccus、Sphingomonas、...  相似文献   
2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