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9篇
安全科学   8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5篇
综合类   103篇
基础理论   19篇
污染及防治   16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71.
张继荣  陈玲  何培松 《四川环境》2003,22(6):64-66,80
本文介绍了城市污泥在堆制处置时的腐熟度评价的多种方法,这些方法分别从化学、生物学等不同的角度给出了如何评价城市污泥堆制的腐熟度。结合对这些方法的比较,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看法和意见。  相似文献   
172.
通过建立文物自动清洗脱盐系统中大型清洗池等比例缩小的清洗池试验室模型,并利用三维软件及流场仿真软件建立清洗池内流场的仿真模型,两者对比,在验证仿真模型的流场与试验模型测量数据基本吻合的情况下,对仿真模型的各种工况进行分析与优化,得出缩短文物清洗脱盐周期的一些规律,节省清洗池的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173.
高岚河不同降雨径流类型磷素输出特征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通过对三峡水库次级支流高岚河流域不同强降水过程中水量、水质变化过程的同步监测,系统分析了产流过程中不同形态磷素浓度及通量变化的规律,解析场次降雨事件点源和非点源磷素入库负荷.结果表明,"矮胖型"降雨径流变化过程表现出迟滞性,而"尖瘦型"降雨径流为快涨快退;强降雨冲刷产生的泥沙携带大量颗粒态磷进入水体,使得总磷含量迅速增加,溶解性总磷和正磷酸磷浓度略微升高;相对于"矮胖型"降雨,"尖瘦型"强降雨产生的总磷浓度及通量极大值均高于"矮胖型"降雨,泥沙侵蚀效果更为明显;不同雨型下,磷通量与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和流量的变化过程具有大体一致性;各磷素在强降雨过程中流失非点源污染占90%左右,由于"矮胖型"降雨径流历时较长,非点源总磷负荷贡献率大于"尖瘦型".  相似文献   
174.
2006年春季长江口砷形态分析及其生物有效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于2006年春季在长江河口开展野外调查.采集水和表层沉积物样品,并进行总砷、砷形态分析和生物有效性评估.将过滤水样用于测定溶解态砷含量,而未过滤水样经酸消解后用于测定总砷含量,两者之差则为颗粒态砷含量.结果表明.长江口青草沙水源地各层水体中总砷含量为0.88-1.35ug·L-1(涨憩),2.37-3.35ug·L-1(落憩).溶解态和颗粒态砷含量均随潮汐变化明显,各形态砷含量在落憩时均高于涨憩时,颗粒态砷所占总砷的比例也是落憩时明显高于涨憩时.以0.3 mol·L-1磷酸溶液为萃取剂.在微波辅助下可以有效地将沉积物中砷酸盐[As(V)]、亚砷酸盐[As(Ⅲ)]、一甲基胂酸盐(MMA)和二甲基胂酸盐(DMA)提取出来,然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一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HPLC-HG-AAS)联用技术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长江口表层沉积物中总砷含量为6.3-30.7 mg·kg-1,主要为无机砷形态,在江心沙洲及离岸沉积物中且以砷酸盐为主.而在近岸沉积物中以亚砷酸盐为主;利用醋酸纤维素/氧化铁复合膜方法(FeO/CAM)所得沉积物中有嫂砷含量占总砷含量0.6%-3.9%,平均约为2.1%.有效砷含量与总砷含量没有显著相关性,与亚砷酸盐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性,与砷酸盐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性.结果还表明,长江口南支沉积物中的砷形态分布特征及其生物有效性受城市支流输入和排污活动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75.
利用2016~2020年太原市污染物浓度资料、以及国家基准气象观测站的同期地面气象资料,重点分析了太原市PM2.5浓度的变化特征以及湿度、降水、风和混合层厚度等气象条件对PM2.5浓度的影响,同时探讨了污染物浓度变化的成因,建立基于LSTM神经网络的PM2.5浓度预报模型.结果表明,2016~2020年太原市区冬季出现的重污染天数最多,其中2017年冬季出现天数最多为28 d, PM2.5浓度总体呈现出秋冬季节高,春夏季节低,周末PM2.5浓度高于工作日浓度,PM2.5浓度日变化大致呈现双峰型分布,分别出现在09:00左右和23:00至翌日01:00.除相对湿度和冬季气温外,其余气象要素与PM2.5浓度在四季均表现为负相关.影响太原市区PM2.5浓度升高的污染源主要位于其NE-ENE-E方向,西北部地区的相对不明显.汛期当达到中雨(降水量≥10 mm)以上级别的降水都对PM2.5浓度降低有明...  相似文献   
176.
地铁已发展成为现代城市中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由于其环境的特殊性(相对封闭、人流量大等),空气较易受微生物污染,对公众健康构成潜在威胁.通过比较多种空气微生物采样和分析方法,发现主动采样和基于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的分子生物学分析方法如16S r RNA基因测序、宏基因组学及定量PCR技术可为地铁空气微生物的污染特征提供更为准确、全面和细致的信息;通过分析全球范围内不同地区地铁空气微生物文献,发现地铁空气微生物的分布特征随时间和空间可发生较大变化,影响地铁内空气中细菌和真菌浓度及种类的主要因素包括环境温度、相对湿度、二氧化碳浓度、人流量、屏蔽门、通风系统等.建议尽快建立基于分子生物学分析的标准化采样和分析方法,获得地铁空气微生物污染水平的基线数据,并建立空气中致病菌浓度与人体健康风险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7.
涤纶醇酸调和漆生产中涤纶熬炼过程敞口反应釜有大量废气产生,直接排放对环境影响极大,造成较大范围恶臭污染.  相似文献   
178.
国外土壤污染防治进展及对我国土壤保护的启示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土壤污染是一个世界性环境问题,我国的土壤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据初步统计,全国至少有1 300万hm2~1 600万hm2耕地受到农药污染[1].除农业用地外,由于工业生产活动范围的扩大和程度的加剧,许多工矿区、城市用地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土壤污染.日益严峻的土壤污染形势对国民健康构成了潜在威胁,已成为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由于土壤污染的隐蔽性、滞后性[2]、危害性及土壤污染修复所需的巨大代价,许多发达国家在经历了切肤之痛后纷纷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来保护土壤环境.我国也应尽早建立和健全土壤保护法律体系,使我国的土壤环境质量保护工作早日纳入法制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