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40篇
安全科学   34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106篇
基础理论   17篇
污染及防治   18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20篇
灾害及防治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自古以来,旱涝灾害一直是影响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建国后,我国政府为确保农业丰产、丰收和维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每年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防洪与抗旱,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绩。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每年仍有许多地区或城市出现严重的旱灾和涝灾,防洪和抗旱工作仍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92.
通过对大量事故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发现事故预防的根源在基层站队,所以在基层站队大力推广和实施HSE管理体系,可以从根本上防止事故的发生或将事故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一谈HSE管理体系在管道储运公司基层站队的推广和应用。1转变思想观念,强化全员HSE意识和技  相似文献   
93.
雷竹落叶生物炭对微囊藻毒素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农业废弃物再生吸附材料对微囊藻毒素的吸附机制问题,采用典型农业废弃物雷竹落叶制备生物炭,研究适宜的制备工艺,探讨吸附条件和有机介质对微囊藻毒素-LR(MCLR)的吸附特性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雷竹落叶竹叶生物炭的芳香性随着炭化温度和升温速率的升高而增加,极性指数则减小,同时比表面积也迅速增大,从0.25 m2·g-1到87.09 m2·g-1;竹叶生物炭对水体中MCLR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吸附量随炭化温度和升温速率的升高而增加,从72.27μg·g-1到624.47μg·g-1;吸附行为符合非线性Freundlich模型,且N指数和lnKF与芳香性和极性大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吸附效果受pH、反应温度和自然界溶解性有机质(DOMs)的影响,在pH值为3时有最大吸附量,当反应温度升高时吸附量减小,DOMs对MCLR的吸附有明显的竞争作用.适宜的制备工艺生成的雷竹落叶生物炭能有效地去除水体中MCLR.  相似文献   
94.
抗生素通过动物粪便或生物固体的施用、再生水灌溉进入农业土壤后可以被蔬菜和粮食作物吸收,从而造成人体的被动暴露。为了评估抗生素对人体暴露的健康风险,需要基于植物样品,发展灵敏、稳定且针对性强的分析方法。本文综述了植物样品中抗生素残留分析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样品提取、净化等前处理方法及其仪器分析方法,并对植物样品中抗生素分析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5.
本研究系统分析了不同初始砷浓度和不同nZVI投加量等条件下,nZVI去除As(III)和As(V)的动力学过程和除砷性能.结果表明,nZVI可快速有效地去除As(III)和As(V),除砷过程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且As(III)的去除速率明显快于As(V).在砷浓度为5 mg·L-1时,As(III)去除速率常数达最大值0.30 g·mg-1·min-1,为As(V)去除速率(0.034 g·mg-1·min-1)的8.8倍.Weber-Morris粒子内扩散模型拟合结果表明,nZVI除砷速率是由外扩散和颗粒内扩散共同控制的.分析反应平衡时砷浓度测定结果,发现不同砷浓度条件下nZVI对As(III)的去除量为As(V)的1.5~2.6倍,nZVI对砷的去除量随初始砷浓度增加而降低,随nZVI投加量增加而增加.砷浓度为50.0 mg·L-1时,As(III)和As(V)去除量达到最高,分别为152.14 mg·g-1和62.02 mg·g-1,均高于传统(羟基)氧化铁对As(III)和As(V)的去除量.因此,nZVI可高效去除水中As(III)和As(V),且用于修复以As(III)污染为主的地下水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96.
以某城市污水厂二级出水为原水,以甲醇、乙酸钠为碳源,研究了不同碳源对反硝化生物滤池运行的影响,并借助16S rDNA测序技术对滤池生物膜的微生物群落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采用逐渐增加滤速的方式进行挂膜,乙酸钠滤池在启动7 d后出水水质稳定,NO_3~--N去除率在96%以上,NO_2~--N积累消失;甲醇滤池则需要9 d。稳定运行期,甲醇和乙酸钠滤池达到最大反硝化效率所需碳氮比均为4.5~5.5,出水TN1.0 mg·L~(-1)。乙酸钠滤池沿过滤方向硝酸盐氮降解较快。与甲醇相比,乙酸钠微生物产量高、运行周期短、反冲洗时间长,且药剂投加量高。从滤池脱氮效率、运行稳定性和成本等方面综合考虑,甲醇可作为最佳碳源。微生物在属水平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以甲醇、乙酸钠为碳源的反硝化生物滤池中的微生物种群存在差异。甲醇滤池中与反硝化有关的属占36.68%,其中优势菌属Methylophilus,属于嗜甲基型菌属。乙酸钠滤池中与反硝化有关的菌属占58.38%。其优势菌属为Arobacter,可利用有机酸还原硝酸盐。  相似文献   
97.
二维多箱模型预测大气环境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二维多箱模型对石家庄市区大气污染物SO2进行了计算,分别计算了4个风向的各子箱污染物浓度,然后按其风向频率加权取和得到平均浓度。把计算结果与地面监测值和1994-01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的高空航测值进行了比较分析后发现。多箱模型预测大气环境比单箱模型和其它预测方法产生的误差要小。  相似文献   
98.
根据典型滑坡的强度指标和发生可能性指标建立了典型滑坡危险度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信息熵原理,结合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所滑坡数据库(CDMI)中云阳县18个典型岩质滑坡的资料计算了各评价因子的客观权重,建立了定量评价模型.计算了云阳县18个典型岩质滑坡的危险度,通过实地调查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危险度评价结果准确率达83.3%,该方法可作为评价典型滑坡危险度的新方法进行推广运用,为滑坡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
古人类曾逐水草而居住.后来因掌握了凿井技术,才可以远离江河湖海,在广袤的内陆地区生存繁衍。从古至今,水井对农业和工业的发展曾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一些缺水城市由于长期过分依赖水井,超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严重下降,甚至引起地面沉陷;城市工业发展污染了地下水,致使水井的水质不达标.水井似乎成了污染水资源的“元凶”。  相似文献   
100.
基于GIS和贡献权重迭加方法的区域滑坡灾害易损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莉莉  乔建平 《灾害学》2009,24(3):46-50
区域滑坡易损性是指特定区域对滑坡灾害的破坏和损害的敏感性.根据易损性指标的科学性、可操作性以及可定量化等基本选取依据和研究区的区域特点,选择了人口密度、道路密度、建筑密度、林地密度、耕地密度、滑坡灾害密度6个指标.探讨了贡献率方法评价区域滑坡易损性的建模过程和数学表达.区域滑坡易损性定量表达为各指标的自权重与互权重以及指标的归一化值的乘积.以四川米易县为研究实例,对此评价方法进行了应用,在GIS系统中运用自然断点法进行了易损度区划和区划制图,结果显示,高易损度区、中易损度区、低易损度区分别占研究区域的7.13%、21.19%、71.68%,易损性分布基本上与人口密度、建筑密度和道路密度分布相一致,反应了基于贡献率的区域滑坡灾害易损性区划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