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安全科学   1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9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修复铬污染地下水的可渗透反应墙介质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研究筛选出一种经济、高效的用于修复铬污染地下水的可渗透反应墙(PRB)介质。实验以铬污染地下水为研究对象,分别对Fe0、Fe0+石英砂和包覆型零价铁填料进行了筛选实验,选取处理效果好且经济可行的包覆型零价铁材料作为PRB反应介质。结果表明,以包覆型零价铁材料作为PRB反应介质,大大提高了铁粉的利用效率,且缓解了系统堵塞严重的问题。以包覆型零价铁材料作为PRB反应介质修复Cr(VI)污染地下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水泥窑共处置含Cr废物中Cr在不同温度下的形态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Na2CrO4加入生料中模拟含Cr入窑物料〔掺加比例为0.048%(以w计)〕,以探索水泥窑共处置含Cr废物过程中Cr的形态转化. 将含Cr入窑物料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进行煅烧,消解煅烧样品以分析Cr在不同温度下的残留率并利用XANES(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光谱)技术分析煅烧样品中Cr的存在形态. 结果表明:对应900、1000、1100、1200、1300和1450℃煅烧条件下,熟料中Cr的残留率分别为88.2%、70.7%、73.7%、67.2%、69.5%和67.8%. 由于窑尾温度为1050~1100℃,并且Cr的残留率在1100℃较高,因此从窑尾添加含Cr废物可以减少水泥窑共处置含Cr废物过程中的Cr逸放. 在900~1450℃煅烧条件下,所有样品中的Cr主要以CrO3、Cr2O3和CaCrO4的形式存在. 1000℃煅烧温度下存在K2Cr2O7,但不存在K2CrO4;900℃和1100~1300℃煅烧温度下有K2CrO4存在,但不存在K2Cr2O7. 1100~1450℃煅烧温度下,Cr元素进入到水泥熟料的主要矿物中,并主要以CrO3和Cr2O3的形式与其他物质结合生成了较为复杂的Ca4A16O12CrO4、Ca6Al4Cr2O15等.   相似文献   
13.
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过程中铅-镉的挥发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考察含重金属类危险废物在水泥窑协同处置过程中,铅、镉随时间和温度变化的挥发特性,本研究选择铅、镉两种重金属元素的氯化物和硫化物开展挥发动力学实验.通过热重实验、水泥熟料煅烧及熟料消解实验,得到了重金属挥发率随时间及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两种重金属元素的挥发率在实验温度区间内均随温度的升高、时间的增加而增大;根据等温动力学及阿累尼乌斯方程对Pb、Cd的挥发率随温度和时间变化的规律进行动力学模拟,得到了较好的线性拟合效果,并得出了以氯化物和硫化物形态存在的铅和镉元素在水泥窑协同处置过程中的动力学方程.本实验结果可为预测水泥窑协同处置过程中重金属的挥发量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CO2对飞灰水洗液中Pb和Zn的去除效果,研究了CO2浓度、通入时间、流速以及体系反应温度和重金属离子初始浓度对Pb和Zn在水洗液中沉淀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洗液中Pb和Zn的初始浓度越低,通入CO2后Pb和Zn的残留率越低;增大CO2浓度、延长通入时间、增大流速以及降低体系反应温度,均可有效降低Pb和Zn的残留率;CO2沉淀处理在最佳工艺条件〔CO2浓度为10%(φ)、通入时间为80 s、流速为2 mL/min以及体系反应温度为40~50 ℃〕下,Pb和Zn的残留率分别降至3%和0.1%以下.   相似文献   
15.
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X射线衍射光谱(XRD)等分析手段,对4种进口疑似固体废物的含锌物料进行了表征。通过分析含锌物料的主要元素组成、物相组成和常规理化特征,结合外观特征,与含锌矿物、含锌产品及相关文献资料等进行比对,推导出含锌物料的产生来源。然后,参照我国《进口废物管理目录》得出鉴别结论。结果表明:4种含锌物料分别为锌矿、湿法冶炼锌浸出渣、热镀锌灰和固定CO2产物;后3种属于我国目前禁止进口的固体废物。  相似文献   
16.
pH值对烧结砖中重金属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酸消解实验和NEN 7371浸出实验研究了烧结砖中重金属总量和有效释放量,采用pH-dependence实验研究pH对破碎烧结砖样品中重金属(Cr、Ni、As、Cd和Pb)浸出特性的影响,以及烧结砖样品的酸碱缓冲容量。结果表明,烧结砖中重金属的有效释放量低于总量,释放率从大到小依次为CdAsPbNiCr;烧结砖的酸缓冲容量较小,浸出液pH从7.03降到3.64,消耗了29.33 mmol/kg硝酸,碱缓冲容量较大,pH从7.03升到12.40,共消耗256 mmol/kg氢氧化钠溶液,因此在使用烧结砖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环境pH;浸提液的酸碱性是影响烧结砖中重金属浸出的重要参数,在实验研究的pH范围内,不同重金属的浸出规律不同。Cr和As的释放受pH影响较小,而Ni和Cd的浸出量随pH的增大而降低,Pb的浸出量在强酸和强碱条件下均较大,当pH在5.59~9.86的范围内浸出量很低。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已具备可适用于包装废物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基础,但对包装废物回收利用的管理多依靠市场行为和再生资源管理体系,缺乏规范性和针对性。包装废物管理的法规、政策、管理主体及其责任等方面都存在不足,导致对包装废物的监管缺位等一系列问题。在现有的法规体系基础上,提出包装废物管理改进的主要方面和对策措施,将法规政策落到实处,需要有关部门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我国进口废物分类管理目录的发展历史和管理现状,总结了国外进口废物分类管理目录管理的经验,分析了当前我国进口废物分类目录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利用红外光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核磁共振波谱、原子发射光谱、凝胶渗透色谱、X-射线荧光光谱等多种分析方法,剖析了申报进口的一个未知有机物品的组分、含量和理化指标;阐述了进口物品的产生来源,探讨了其固体废物属性。结果表明,样品不属于固体废物。呈现了一个以回收物料为原料加工的未知有机初级产物固体废物属性鉴别的全过程,为从事进口固体废物相关的人员提供参考,另外,初级产物固体废物属性鉴别非常复杂,建议制定详细的鉴别标准。  相似文献   
20.
固体废物属性鉴别在进口废物管理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口岸加强进口废物监管的重要技术支持依据。在进口物品固体废物属性鉴别中,各鉴别机构可能会遇到很多难以把握的问题。对固体废物属性鉴别关键问题进行思考,包括首要解决的问题、标准或规范的使用、鉴别的三个“键节点;过程产物的判断、特性分析、二次再生资源加工产物的判断等6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