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7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03篇
安全科学   101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70篇
综合类   276篇
基础理论   54篇
污染及防治   48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黄海近岸底栖贝类体内典型有机污染物分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文新  胡璟  陈江麟  范永胜  陶澍 《环境科学》2008,29(5):1336-1341
根据第二次全国海洋污染基线凋查数据,确定黄海近岸底栖贝类体内典型有机污染物的含量、分布及其潜在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在35%以上的站点,物种体内石油烃含量超过国家海洋生物质量第一类标准(15 000 ng/g),大连湾附近海域贝类体内含量甚至高出第二类标准(50 000 ng/g).在威海、大连湾和胶州湾出现多环芳烃和酞酸酯少数相对高值站点(300 ng/g左右),而其它大多数站点贝类体内多环芳烃和酞酸酯的含量都较低.中、高环组分占优指示近岸海区的多环芳烃主要来源于热解过程;二丁基酞酸酯和2-乙基己基酞酸酯是酞酸酯的主要组分.在所有站点,底栖贝类体内PCBs的含量普遍很低(<10 ng/g).贝类体内DDTs含量超过第一类标准(10 ng/g)的站点大部分集中在南黄海沿岸,海州湾内一站点已超出第二类标准(100 ng/g),而组分以代谢产物DDD和DDE为主.在所有站点的贝类体内都有p,p'-DDT检出,尤其在北黄海的大连湾和蓬莱附近海区(比例高于50%),指示周边地区存在潜在的DDT输入源.据此,大连湾、威海、胶州湾沿岸贝类体内石油烃和多环芳烃含量较高,胶州湾、海州湾附近海域贝类体内DDTs含量较高,这些属于较高生态风险区,而大连湾、蓬莱近岸可能的DDT新输入对底栖环境构成一定威胁.  相似文献   
72.
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经济快速发展和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是同时并存的.作为可回收利用资源的建筑废弃物,通过有效利用可转化成可观的经济效益;若对于建筑废弃物未科学回用,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还会引起生态系统破坏.通过了解国内外建筑废弃物现状,阐述建筑废弃物处理手段,分析建筑再生材料的市场应用前景.进而对国内建筑垃圾管理和利用提出相关建议和展望,为建筑废弃物环境管理和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持.  相似文献   
73.
对宿迁市区负氧离子浓度变化与气象要素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试验分析表明:宿迁市区年平均负氧离子浓度为1031个/cm^3,达到保健浓度水平,对人体健康有利;其中6月至次年1月高于保健浓度标准,2—5月负氧离子浓度在允许浓度范围,且远高于临界浓度。其中夏季负氧离子浓度最高,平均为1257个/cm^3,高于保健浓度标准,对人体健康有利;秋冬分别为965,1080个/cm^3,接近保健浓度水平,对人体健康有利;春季最小为823个/cm^3,对人体健康较有利。一天中负氧离子浓度凌晨最大,中午前后最小。负氧离子浓度变化与相关气象要素关系密切:月平均浓度与月平均相对湿度和降水量呈正相关;日平均浓度与日照时数呈负相关,与最小相对湿度、平均温度距平呈正相关;有雷电日和有降水日的负氧离子浓度比无雷电和无降水日明显偏高;逐时浓度与温度呈明显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74.
以秦皇岛市噪声污染现状为基础,综合预测结果,提出了规划措施——管理规划措施,综合防治措施和技术控制措施。应用模糊Broda数评分法对防治对策优先排序,给出技术控制措施的模糊线性规划函数,并结合控制目标,作出规划结论。   相似文献   
75.
根据钙系固硫剂固硫原理 ,将高CaO含量赤泥加入散煤中燃烧 ,发现其能够起到固硫的效果。但是赤泥的加入影响原煤的发热量 ,因此利用高有机质含量的造纸黑液来弥补其发热量的损失 ,从而研制成功了固硫助燃剂。试验结果表明 :固硫助燃剂能够起到对燃煤固硫助燃的效果 ,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6.
短程硝化的实现可推动能源节约型脱氮工艺的应用.通过阐述间歇曝气策略实现短程硝化的机理,分析了应用间歇曝气策略实例中的运行参数,总结了 DO协同缺氧时长分别在单独短程硝化工艺、短程硝化-反硝化(PN/D)工艺以及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PN/A)工艺中的影响效果,如对功能菌活性和系统脱氮效率的影响;提出了以功能菌种、污泥存...  相似文献   
77.
为确保宁夏地区地区“三跨”、鸟害外力破坏等特殊地段输电线路的安全高效运行,构建了由主站层、网络层和终端层组成的三层系统构架,将视频监测终端和图像监测终端的监测数据通过无线APN专网进行传输至后台的输电线路可视化运维管控系统,从而实现故障综合研判、作业现场隐患智能管控及大数据综合分析决策等目的,大大提高运维的便利化、智能化。前期试验第一阶段运行效果说明了本系统是一套能实时有效预防重大事故发生的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78.
本文从环境信息化、数字化建设的必要性出发,全面阐述了鹤岗市环境信息网络系统的构成,并就将来的建设目标进行了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79.
为降低PSA制氢装置弛放气中CO2捕集系统蒸汽消耗量,利用Aspen Hysys软件建立了CO2捕集工艺模型并对捕集工艺进行模拟研究。考察了胺液循环量、解吸系统贫胺液CO2负载量、富胺液进解吸塔温度和解吸压力对蒸汽消耗量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随着胺液循环量和解吸系统贫胺液CO2负载量的增大,CO2解吸单耗先降低后升高,最低约为2.04t水蒸气/tCO2。提高富胺液进解吸塔温度或提高解吸压力均有利于降低CO2解吸单耗。  相似文献   
80.
应用烟羽分割、背景插值和高斯烟羽模型,使用轨道碳监测传感器(OCO-3)SAM模式在1年内的4次有效观测数据,估算了托克托电厂CO2排放量,并利用年度核算报告结果、月度发电量与连续排放监测系统(CEMS)监测数据对卫星遥感估算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2021年4次卫星过境时CO2排放速率分别为1900.82、3353.96、2941.07和3701.71tCO2/h,其不确定性分别为25.10%、20.27%、19.59%和29.52%,不确定性主要来源于气象数据、背景和其它排放源影响.CO2小时排放速率卫星遥感反演结果和核算分配结果验证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相关系数R为0.822.电厂月度发电量及小时级在线监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电厂活动水平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和小时变化特征,其中与CO2排放密切相关的月度发电量相对标准偏差可达14.55%,NOx小时排放量相对标准偏差可达12.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