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安全科学   6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25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活性炭孔隙结构在其甲苯吸附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4种商用活性炭(AC),利用氮气绝热吸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测试了活性炭的物化性质。以甲苯为吸附质,在温度为298.15 K下进行了静态和动态吸附实验,研究了活性炭孔结构对其吸附性能、吸附行为、表面覆盖率和吸附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和孔容是其吸附性能主要影响因素,孔径在0.8~2.4 nm之间的孔容和甲苯吸附量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且线性斜率随甲苯浓度增加而变大。甲苯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和准一阶动力学方程式。活性炭孔结构是甲苯吸附速率的主要制约因素。在甲苯快速吸附阶段,微孔为吸附速率主要制约因素,在甲苯颗粒内扩散阶段,微孔和表面孔为吸附速率的主要制约因素,在吸附末尾阶段,中孔和大孔为吸附速率的主要制约因素。4种活性积炭对甲苯的吸附能随其比表面变大而变大。  相似文献   
12.
青霉素在其生产过程中排放出高浓度有机废液水,该废液COD浓度高,成分复杂,可生化性差,是环境工程领域的研究难题。文章提出一种高效菌种处理青霉素废水的技术,试验表明,用此高效菌种处理制药废水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3.
故乡随想     
去年春天我回到了阔别二十多年的故乡,那里一直是我魂牵梦萦的地方,印象中的她:群山环绕、绿水莹莹、花香鸟语……虽然那个小镇的主要工业是煤矿,却并不见如今一些厂矿的那种纷繁和嘈杂,那里的人们生活得静谧而安然,简单而幸福,孩子们闲时上山采蘑摘果、下河摸鱼捉虾,故乡给了我最快乐的童年。  相似文献   
14.
用Zr2+对膨润土改性,并用改性后的膨润土对大红染料废水进行处理,考察了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改性膨润土用量等因素对大红染料去除率的影响,研究了其吸附动力学及等温吸附。  相似文献   
15.
立足于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现实形势和发展趋势,本文判断在"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将走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峰值期,但继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的边际成本会上升。此外,"十四五"时期也将是生态环境保护的主次要矛盾转化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阶段性和区域性分异并存期。基于此,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和实施"两步走"战略的总体部署,进一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本文提出了"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主线和原则,以及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的路径和重大工程,以期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向新时代。  相似文献   
16.
青岛城市公园灰尘重金属的形态分布及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青岛市南、市北、四方和李沧四区的公园灰尘样品的重金属全量和形态分布进行分析,并对公园灰尘重金属的污染状况进行了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青岛城市公园土壤和灰尘均在不同程度上受到Cu、Zn、Pb、cd的污染,李沧区4种重金属含量均在四区最高。市南区公园灰尘中的Cu、Pb、cd的含量最低,市北区的Zn含量最低;Cu主要以有...  相似文献   
17.
于春季、秋季和冬季分别对北京市3类典型道路(开阔型、十字路口型、峡谷型)空气中CO污染进行了现场监测,对CO时空分布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十字路口CO平均浓度最高,为2.81mg/m3,CO日变化幅度较小,在中午上下班时间出现高峰,峡谷型道路次之,为2.55mg/m3,CO日变化呈单峰型,在中午前出现爬坡,下午有所降低,学院路CO污染最轻,CO平均浓度为2.39mg/m3,CO浓度日变化呈多峰型,早中晚高,其他时段较低;冬季CO污染最严重,平均浓度明显高于春季和秋季,分别为3.18mg/m3、2.49mg/m3,和2.45mg/m3;风向对CO的分布也有很大影响,背风面的CO浓度明显高于迎风面的CO浓度。  相似文献   
18.
复合添加剂对污泥堆肥化重金属形态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添加不同比例粉煤灰(0%、5%、15%、25%、35%)和生石灰(0%、1%)进行污泥堆肥试验,并将堆肥产品应用于玉米幼苗盆栽试验,研究不同处理对污泥堆肥产品重金属(Zn、Cu、Cd、Ni)形态分布和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粉煤灰和生石灰复合添加剂在城市污泥堆肥中的应用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污泥堆肥过程中,p H值整体呈现上升-稳定下降-稳定的变化规律,重金属Zn、Cu、Cd、Ni含量因稀释效应呈现轻微下降;添加35%粉煤灰和1%生石灰处理,重金属Zn、Cu、Cd、Ni含量达到最小值,分别为611.20、226.18、1.49、68.74 mg?kg~(-1)。(2)Zn、Cd、Ni主要以残渣态形式存在,Cu主要以有机结合态形式存在。随着粉煤灰添加量增加,残渣态、有机结合态、铁锰氧化态Zn、Cd和残渣态、有机结合态Ni含量逐渐增大,交换态、碳酸盐态Zn、Cd、Ni含量逐渐减小,重金属生物有效性下降。(3)施用添加25%粉煤灰和1%生石灰的污泥肥料后,玉米地上部分干重最大为21.2 g,玉米重金属Zn、Cu、Ni、Cd含量均达到最小值19.44、13.73、0.08、0.45 mg?kg~(-1),基质重金属Zn、Ni分别达到最小值79.44、0.75 mg?kg~(-1)。以上结果说明,添加粉煤灰和生石灰进行污泥堆肥化对重金属总量影响不大,但能有效改变重金属形态,降低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其中,添加25%粉煤灰与1%生石灰污泥堆肥产品,有利于重金属由不稳定态转变成稳定态,也最有利于玉米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所处的阶段和时期做了分析,提出"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主线应该是"巩固、调整、充实、提高",原则是"分类推进、精准施策、协同治理、社会共治",并提出了"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方向:完善制度建设,夯实生态环境保护基础;健全管控手段,提高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推动绿色发展,促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化;强化科技支撑,建立有效的科研保障体系;实施重点工程,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