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24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4 毫秒
11.
一、环境噪声主观评价的模糊性 区域环境噪声是一个功能区或地区中所有自身或周围反射的噪声组合。这种噪声干扰着人们的休息、学习和工作。由此产生的环境噪声效应一般可分为三类:生理效应、  相似文献   
12.
13.
由于污染源在工作环境或居住环境中的实际位置对于受影响的对象(工作人员、居民、设施、生物)有一个直接忍受的问题,因此在环境规划、城镇布局规划和工厂总平面的设计中自然就提出了污染源的最佳位置要如何确定才能在保证布局、设计的总体要求下,使污染源对环境的影响达到最小。  相似文献   
14.
15.
庄世坚 《福建环境》1998,15(5):12-13
马銮海堤建成后,厦门马銮海成为基本封闭的水体。由于环境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目前湾内水质,底质环境恶化,该文化马銮湾的环境变化,污染源,环境质量现状,主要生态几方面进行研究,提出了马銮海环境综合整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庄世坚 《环境科学》1992,13(1):87-90
在环境气象学中,方向数据具有它的特点,统计与普通的数理统计不同。本文将方向数据统计用于环境科学,用风向玫瑰图直观地表达了风向数据,介绍了平均风向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及风向标准差的合理计算。最后给出厦门市风向研究实例。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讨论区域水质测点数的优化问题,在文献[3]推证的最优布点方法—分功能区策略布点法的基础上,用数理统计学的抽样技术对每个功能水体的最优测点数的分配进行研究。利用所得到的理论模式和历史数据进行计算,从而确定了厦门地区水质监测的最优测点数。  相似文献   
18.
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三种测定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大流量采样、β-射线衰减测尘仪与TEOM测尘仪分析测定空气中的总悬浮颗粒物,对比实验结果表明:TEOM法与经典大流量测定方法、β-射线衰减法测量结果均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9.
耗散结构理论是比利时物理学家兼化学普利高津(I.Prigogine)于1969年提出来的。这一理论综合了长期互相对立的无生命热力学平衡系统的熵增论和生命系统能量聚合的负熵论。认为当一个系统近于进入平衡态时,其演化过程将伴随着熵的增加而趋于平衡。但是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体系(力学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等等),在外界条件变化达到某一特定阈值,量变引起质变,系统便可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自动地产生一种自组织现象,组成系统的各子系统会形成一种相互协同作用,从而使原来无序的状态达到一种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一定功能的稳定有序状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征收排污费的范围仅限于超过工业“三废”排放标准的固定污染源,而不包括流动污染源,特别是交通污染。在我国,交通污染日趋严重,交通噪声日夜扰民,交通废气滥施乱放,直接影响人体的健康。机动车辆污染了环境却无所顾忌地扬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