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安全科学   2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12篇
基础理论   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畜禽粪便中的抗生素及其抗性基因(ARGs)具有潜在的生态风险.为揭示宁夏养鸡场鸡粪和养殖场周边土壤中抗生素和ARGs的分布特征,以宁夏12家不同规模蛋鸡养殖场中鸡粪、周边及施用鸡粪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高通量荧光定量法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①鸡粪中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和磺胺类是优势抗生素.不同养殖期鸡粪中抗生素种类和含量不同,育雏期抗生素种类较多和平均含量较高,初产期相反.②周边土壤中仅距离养鸡场20 m处检测到少量抗生素,养殖场对周边土壤中抗生素的分布影响较小;施用鸡粪的土壤中喹诺酮类抗生素含量明显增加.③鸡粪中共检测到ARGs亚型132~168种,主要是氨基糖苷类和四环素类ARGs.育成期ARGs数目最多,初产期最少;育雏期各类ARGs总丰度最高,终产期相反.所有养殖期鸡粪中共存ARGs有110种.④养鸡场周边及施用鸡粪的土壤中共检测到ARGs亚型23~105种,其中氨基糖苷类ARGs数目最多,其次是多药类.养殖场周边土壤中ARGs数目和相对丰度随距养殖场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少;施用鸡粪的土壤中ARGs数目和相对丰度都明显增高,但低于距离养殖场20 m的土壤.⑤鸡粪中β-内酰胺酶类、氨基糖苷类和大环内酯类-林肯酰胺类-链阳性菌素B类(MLSB) ARGs都存在水平移动风险;土壤中氯霉素类ARGs存在水平移动风险.鸡粪中ARGs与其对应抗生素含量间相关性不显著.⑥不同类型ARGs之间具有相关的共现性:鸡粪中氨基糖苷类ARGs相对丰度与β-内酰胺酶类和可移动元件(MGEs)、多药类与万古霉素类等均呈显著正相关;土壤中氨基糖苷类ARGs相对丰度与四环素类、万古霉素类、磺胺类和MLSB类、四环素类与MLSB类等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中各类ARGs相对丰度间的共现性明显强于鸡粪.本研究可为养鸡场选址、蛋鸡规模化养殖抗生素种类及剂量的选择和鸡粪施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肃宁县尚村镇小白河水质、沉积物及两岸污灌农田土壤中Cr的分布形态及污染状况,并对沉积物中Cr的生态危害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小白河水质主要受到了三价铬的污染;Cr在沉积物中有非常明显的积累,潜在生态危害基本属中等;污灌农田中表层Cr的含量高于底层。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环境影响评价导则生态影响》(HJ 19-2011)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 19-1997)从内容上进行了对比分析,对2个导则中各主要章节的差异逐一进行了解析,同时对2011版导则的修订思想及其所依据的生态学理论和方法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此项研究有利于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使用新的生态影响评价导则。  相似文献   
14.
大别山区是中国南北地理生态过渡带东延余脉,山地系统表现出高度的异质性和敏感易变性,识别山地生境质量的空间特征对揭示自然和人为因素的时空驱动机制及差异具有重要指示意义.基于PLUS-InVEST以及地理探测器方法,分析大别山区2000~2020年生境质量的时空动态变化及驱动机制,并对2030年土地利用和生境质量进行多情景模拟预测.2000~2020年,区内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50%~54%)和林地(42%~45%)为主,荒地(2%~4%)面积占比最低,大别山区耕地变化最大,面积减少2 311.45 km2,林地和建设用地次之,面积分别增加1 431.37 km2和924.52 km2,灌木和荒地的变化较小,面积分别减少7.72 km2和19.10 km2;大别山区的生境质量与海拔高度呈正相关,中东部生境质量较高,北部和南部生境质量较差;2000~2010年生境质量均值从0.594上升到0.608,到2020年下降到0.603,生境质量出现了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地理探测器结果表明,影响大别山区生境质量的主要驱动因素是地形起伏度、土地利用强度和海拔,NDVI的影响随着时间逐渐增强.2030年生境质量的预测结果显示,4种发展情景下,区域内整体生境质量仍然呈现下降的趋势,并且在生态保护情景下,依旧呈现降低的趋势,只是降低的速率减小.研究结果可为大别山区未来土地利用类型空间规划提供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5.
生态型城镇建设中的环境规划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生态型城镇的建设,对国内、外城镇建设的环境规划内容、标准及要求做了介绍,提出了生态型城镇建设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全球气候变化对全球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过程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各国政府、社会公众以及科学界共同关心的焦点问题。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又是当前气候变化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影响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因此,开展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碳通量的研究仍将是气候变化研究中的重点内容。总结了近年来国内森林、土壤、草地、农田四种陆地生态系统在碳储量、碳通量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和不足:随着遥感、GIS及模型的发展和应用,森林、草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研究精度和范围要高于农田和土壤,而农田和土壤生态系统碳储量的研究多基于典型性样地和大量实验数据,结果受制于样点布设和采样密度;目前,土壤生态系统碳储量结果多基于上世纪80年代全国二次土壤普查数据计算所得,且总有机碳库的估算存在较大差异,土壤有机碳的组分研究中易氧化有机碳库研究滞后于总有机碳,迫切需要对我国现有土壤有机碳进行研究;农田生态系统受人类活动干扰强烈,从一个或几个站点到全国尺度都有对农田土壤有机碳贮量的研究成果,与国外相比,我国试验田的设置时间短,资料积累较少,更多侧重不同施肥方式下农作物产量和农田合理的施肥培肥模式研究,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关系我国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对农田土壤固碳机理的研究仍将是今后关注的焦点。各生态系统碳通量的监测取得了一定成果,近年来涡度相关系统在森林、土壤、草地、农田生态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从气候、人类活动两个因素分析了其对生态系统碳储量、碳通量的影响。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指出了目前国内不同生态系统中碳循环在现状研究、有机碳变化机制、模型建立及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碳库时空格局方面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企业水质监测分析近年来的实践,提出了内部质量控制程序的几个基本要点及具体的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8.
A/O工艺在高氨氮废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采用A/O工艺处理高氨氮废水的工程实例。通过近一个月的调试,出水氨氮均在5 mg/L以下,COD在50 mg/L以下;该工艺耐冲击,且处理效果稳定,处理后的出水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限值》(GB 13458-2001)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为了在油田施工作业过程中及时准确地发现施工人员的违章行为,保证油田的安全生产,提出一种基于二维图像识别油田违章行为的监测技术。该技术采用一种目标检测与关键点定位的多任务联合学习算法,提高传统算法的准确率;采用目标属性二次分析的方法识别目标精细情况;采用目标追踪与时序人体行为分析方法实时跟踪人的行为动作。并通过不同场景的2 367例样本的应用显示,识别准确率80%以上,召回率75%以上,表明该技术对一般违章行为识别的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