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17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0 毫秒
21.
高寒湿地是大气中甲烷(CH_4)重要的排放源,气温升高和水位波动会对脆弱的高寒湿地CH_4排放产生影响。为了解高寒湿地不同区域CH_4通量特征以及差异,以位于青藏高原中部的隆宝滩湿地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湿地中的湿地区域(WA)、过渡带区域(TA)、平坦地区域(FA),使用便携式温室气体分析仪原位观测CH_4通量的变化,分析和确定高寒湿地CH_4排放的时空异质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WA和TA是CH_4排放源,在生长旺季(7-9月)CH_4通量的日变化特征为单峰型,峰值出现在午后(14:00-15:00),FA表现为CH_4的"汇",其日变化特征较不明显。3个区域的CH_4通量有显著的季节变化差异(P0.05),WA、TA和FA的CH_4通量峰值分别出现在7月、8月和8月,峰值分别为25.46、25.13、-0.42 nmol?m~(-2)?s~(-1)。测定期间,WA、TA和FA的CH_4通量均值分别为905.75、581.58、-9.02μg?m~(-2)?h~(-1),差异显著(P0.01),其变异系数分别为63.5%、76.3%、85.9%。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3个区域的CH_4通量均与土壤温度呈极显著相关(P0.01),表明土壤温度是CH_4通量的重要影响因素。WA和FA的CH_4通量与土壤湿度呈显著相关(P0.05),TA的CH_4通量与土壤湿度无显著相关性(P0.05),但是TA不同土层Q10值均大于WA,表明TA的CH_4通量对土壤温度的变化比WA更敏感。  相似文献   
22.
文章研究大气过氧乙酰硝酸酯(PAN)浓度变化特征,为评估光化学污染提供依据。采用PAN在线监测仪对合肥市2016年夏季和冬季大气PAN浓度进行监测。结果显示,夏季和冬季PAN平均浓度分别为1.101和0.962 nmol/mol,属于夏高冬低现象;夏季PAN日变化规律显著,而冬季日变化规律不明显;夏季PAN与臭氧(O3)变化规律相似,但两者浓度呈现一定非线性关系。由以上结果可知,夏季和冬季PAN污染特征存在较大差异,需综合考虑PAN和O3浓度变化才能更准确的评估光化学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23.
对氨基苯磺酸生物降解动力学及降解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菌株Pannonibactersp.W1在好氧条件下降解对氨基苯磺酸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发现4-ABS初始浓度为中低浓度(50~1 000 mg/L)时, 14 h内几乎可以完全降解,符合一级降解动力学特征;初始浓度为高浓度(1 200~2 500 mg/L)时,32 h内4-ABS的降解率可达90%以上,且在降解初期符合零级降解动力学特征,而降解后期符合一级降解动力学特征.利用Haldane抑制模型能够很好地拟合不同4-ABS初始浓度下测得的比降解速率,得到模型参数分别为:最大比降解速率μmax=227.977 mg/(g·h),饱和常数Ks=84.306 mg/L,抑制常数Ki=1270.675 mg/L.通过4-ABS降解过程中的紫外扫描和HPLC检测分析,以及菌株W1对不同苯系物的降解能力,说明4-ABS降解过程中几乎没有芳香类中间产物的积累,并初步推测了菌株W1降解4-ABS的代谢途径.  相似文献   
24.
便携式气质联用仪在环境污染事件中的应用实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HAPSITE便携式GC—MS由于体积小,分析精度高,非常适合于现场挥发性有机物的分析,在国内已被成功用于多起现场环境应急监测工作。本文以一次监测实例说明通过充分利用该仪器快速检测极低浓度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功能,可将之进一步应用于被污染环境空气的实时现场监测,从而为复杂情况下环境污染源的快速排查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5.
蒽醌染料中间体的微生物降解脱色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从污泥中筛选出5株对溴氨酸有较强脱色能力的菌株(JR-1~5),并取JR-1和混合菌群进行脱色条件的优化及脱色机理的初探。结果表明:混合菌群的脱色能力并不强于单株菌,混合菌群和单株菌都可以以溴氨酸为唯一碳源和唯一氮源,混合菌群的耐受极限为5 g/L,菌株最适pH为5~7,溴氨酸经微生物降解脱色后产生一新产物,此产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10 nm。   相似文献   
26.
微电解反应器应用于石油炼厂污水回用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石油炼厂废水回用进行了 10m3 h并联微电解工艺的中试现场实验研究。检验了微电解设备的性能 ,对出水的防腐指标进行了挂片腐蚀实验。结合电化学原理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中试工艺的CODCr、石油、悬浮物等的去除率均达到 70 %以上 ,体现了良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27.
利用鱼粉废水生产生物絮凝剂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不同培养时间下鱼粉废水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GX4—1菌的生长状况、培养液pH值和絮凝活性变化,发现该絮凝剂产生于菌生长过程中的,培养基灭菌与否对菌合成絮凝剂的特性无大影响.与其它几种常用絮凝剂相比,该絮凝剂对高岭土悬液的絮凝活性较高(絮凝率达95%以上).发酵液经中速离心获得的上清液作为絮凝剂样品不仅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且在低温储存170d内活性稳定,对土壤悬液和大肠杆菌悬液表现出良好的絮凝能力。  相似文献   
28.
为正确引导废电池处理处置、资源再生技术的发展,规范废电池处理处置和资源再生行为,防治环境污染,我国相继出台《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铅锌行业准入条件》等一系列政策,在这些政策的推动下,全国各地规模小、能耗高、冶炼技术落后的再生铅回收企业纷纷被淘汰,随之兴起的是一批技术先进、规模较大、政策鼓励发展的再生铅企业,从而有效地遏制了土法烧结、简易高炉、烧结锅、  相似文献   
29.
根据中小型羊毛衫染厂废水成份复杂多变的特点,对几种凝聚剂的处理效果进行试验对比,找出了具有电中和、吸附、凝聚、共沉淀等多种功能的复合型无机凝聚剂,废水处理费用低、效果好,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0.
众所周知,在采矿工程中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的最为重要的起决定性的环节是进行安全生产和施工,本文论述和探讨了在采矿工程中所存在的若干个不安全因素,并在对其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具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安全解决对策,争取达到煤矿在生产过程中的本质安全的目的,并希望能帮助今后该行业能安全施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