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144篇
安全科学   71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31篇
综合类   274篇
基础理论   30篇
污染及防治   64篇
评价与监测   16篇
社会与环境   17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pUCD-recA重组发光菌构建及对遗传毒性污染物响应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因重组发光菌在水质毒性的评价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从分析污染物毒性损伤的机制出发,构建新型pUCD-recA基因重组发光菌.用PCR法从大肠杆菌W3110中扩增recA基因,将其与pGEM-T easy载体连接后测序.测序正确的recA片段及pUCD615载体均用BamHⅠ、EcoRⅠ双酶切,连接后电转化导入宿主菌JM109.挑取克隆,提取质粒用PCR鉴定,阳性克隆再进行测序.将构建成功的pUCD-recA载体转化入大肠杆菌RFM443,加入相应的遗传毒性污染物,观察发光响应作用.结果表明,recA基因PCR扩增出的片段为293 bp,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的recA序列进行BLAST比对,同源性为99%,表明扩增序列正确.与pUCD615载体连接后的测序结果表明,recA基因已正确地插入到pUCD615的多克隆位点,方向和读码框正确,重组发光菌载体构建成功.将构建好的重组载体转化入RFM443宿主菌,加入遗传毒性污染物观察响应效果.丝裂霉素C(MMC)对pUCD-recA重组发光菌诱导效果最好,0.01 mg/L即可有很好的响应曲线;N′-甲基-N′-硝基亚硝基胍(MNNG)则在50~100 mg/...  相似文献   
72.
于2017年7月在南充市城区固定线路,分别用粉尘测定仪和激光粒子计数器连续6d对步行、出租车、公交车、摩托车、私家车、自行车6种出行方式大气PM_(2.5)个体暴露质量浓度、数浓度进行监测,分析不同出行方式大气PM_(2.5)个体暴露质量浓度和数浓度。结果表明,不同出行方式质量浓度最高和最低分别为自行车(68.0±32.2)μg/m~3和出租车(35.6±21.5)μg/m~3;数浓度最高和最低分别为步行(1.93×10~8) N/m~3和私家车(2.49×10~4) N/m~3。质量浓度和数浓度的暴露量最高分别为自行车(76.6±3.8)μg和自行车(2.25×10~8) N;两种浓度下出租车和私家车比较结果相差不大,而其他四种出行方式呈现完全不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73.
在2003~2007年泉州市近岸海域监测结果和编写年度<泉州市海洋环境状况公报>工作基础上,分析了泉州海域环境质量状况以及主要污染原因,并结合泉州市近儿年来的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状况,提出海域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4.
羽卒 《环境科学》1985,(4):96-96
PL-101型有毒气体监测仪是一种新的便携式痕量有毒气体分析仪,用来测定各种有毒气体,有机气体或无机气体。它利用光导电离原理进行监测,既不需要火焰,也不需要氢气,整个刻度上的浓度发生90%变化时的反应时间小于5秒,这有利于使用监测仪确定有毒气体“临界点”的位置,或测定有毒气体的泄漏情况。  相似文献   
75.
羽卒 《环境科学》1985,(4):96-96
法国55%的工业原料依赖于从外国进口,本国原料的产量只占其需求量的15%,废物再利用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为此,法国化学工程师叶维·热阿纳于1981年产生建立贵金属回收工厂的想法,并创造了瓦尔梅(Valmet)公司,该公司拥有一个能提出新的再循环路线的实验室,特别致力于从电子工业垃圾中回收金、银和铂等贵金属。 该公司垃圾增值系列生产分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折散废的计算机和人工选择印  相似文献   
76.
主要叙述TiO2/H2O2/UV和TiO2/O3/UV体系降解对氯苯甲酸(4-CBA)和喹啉的试验研究.研究表明,(1)在TiO2/H2O2/UV体系里目标物降解速度先随过氧化氢投加量的增加而提高,但超过一定浓度之后便开始下降;(2)在TiO2/O3/UV体系中,目标降解物的反应速度都非常快,且臭氧浓度高的时候降解速度更快;(3)二氧化钛催化剂在TiO2/O3/UV体系中作为积极因素有助于提高反应速率,而在TiO2/H2O2/UV体系是消极因素,会降低反应速率.  相似文献   
77.
本文根据作者参加1998年英国个体防护装备研讨会的部分资料,结合我国研究情况,综述了单兵防护系统的发展趋势、近年来出现的新型防护材料以及内伤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78.
聚醚废水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中和混凝-厌氧十好氧-生物活性炭组合工艺,在不同工况和运行参数条件下处理聚醚废水的效果.结果表明,中和混凝能有效地降低生物处理的污泥负荷,调节pH值6.7,聚合氯化铝的投加量为l00mg/L时.聚醚废水COD去除率可达28%,当进水的COD为3000~4000mg/L时,聚醚废水经此组合工艺处理后,COD的总去除率达96%以上,出水COD值约150mg/L.  相似文献   
79.
采用高效菌提高普通活性污泥系统抗2,4-DCP负荷冲击能力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研究了用于处理生活污水的普通活性污泥反应器(CAS)受到2,4-二氯酚(2,4-DCP)间歇性负荷冲击时,投加高效菌的生物强化系统和对照系统对污染物的响应及系统稳定性,并考察了长期运行过程中强化系统对目标污染物去除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投加5%和15% 2,4-DCP复合高效菌的强化CAS系统,其对目标污染物的降解能力及抗负荷冲击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当系统受到间歇性2,4-DCP负荷冲击[110.37~171.60 mg/(L·d)]时,对于单次投菌后前30日内发生的间歇性负荷冲击,强化系统有效保持了对目标污染物的强化效果;在无2,4-DCP存在的情况下连续运行70d,当系统再次受到2,4-DCP负荷冲击时,强化系统的强化效果与前几次相比已明显下降,不能够快速有效去除污染物并维持系统稳定,因此有必要再次投加高效菌.  相似文献   
80.
铜绿假单胞菌对铜和铅的吸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对Cu和Pb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该菌株对Cu~(2+)的吸附率低于Pb~(2+).对于单一重金属体系,吸附率均随时间的延长先上升后平稳变化,2 h达到稳定.吸附率随投菌量的增加先迅速增加,之后趋于平稳.对于Cu~(2+),投菌量为1 g·L~(-1)时吸附率达到稳定,而Pb~(2+)的吸附效果达到平稳时的投菌量为0.5 g·L~(-1).单位质量菌体对Cu~(2+)、Pb~(2+)的吸附量随投菌量的增加而下降.pH为3时,菌体的吸附效果较差,当pH为5~8时,2种重金属的吸附效果较高.对于活菌,Pb~(2+)对菌体吸附Cu~(2+)有抑制作用,而Cu~(2+)对菌体吸附Pb~(2+)的影响无明显规律.对于失活菌,P.aeruginosa吸附Pb~(2+)和Cu~(2+)的效果均随共存重金属浓度的增大而降低,但Cu~(2+)对Pb~(2+)的影响比Pb~(2+)对Cu~(2+)的影响更显著.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吸附后的菌体较吸附前聚集性更好.总体而言,P.aeruginosa能对水体中共存的Cu~(2+)和Pb~(2+)有较好的吸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