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51篇
安全科学   40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23篇
综合类   231篇
基础理论   21篇
污染及防治   24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NO_x排放控制是发展燃气汽车的核心问题.为获得增压中冷燃气发动机瞬态工况NO_x的排放特征,实验选取了6MK375N-50增压中冷燃气发动机,研究了不同转速、转矩、进气流量、进气温度及湿度对NO_x排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NO_x的排放随着转速的增加先升高后减缓,转速为1400 r·min-1时NO_x排放最高,转矩的增加也会使NO_x排放增加,随着进气流量的增加,NO_x排放量先增加后稳定,进气流量为180 kg·h~(-1)时NO_x排放最高,进气温度对NO_x排放也有直接影响,进气温度为31℃时NO_x排放最高,随着进气湿度的增加,NO_x排放水平降低,对试验结果的双因素方差分析得到,各影响因素对NO_x的排放影响均非常显著.对1400 r·min-1下各个工况对应NO_x进行拟合,变化规律符合公式y=a-b×ln(x+c).  相似文献   
73.
针对喷漆废气的特点,利用湿式喷淋+低温等离子工艺来处理某个喷漆废气实例,喷漆废气经水帘洗涤后,先利用湿式喷淋塔降温除雾后利用市场上的热门技术低温等离子体进行处理;实际运行结果表明,对于处理金属表面喷漆工艺产生的喷漆废气,该技术具有安全性高,处理效率高,操作简便,运行成本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74.
基于环保竣工验收对建设项目环评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实际案例,指出了在依据环评文件进行环保竣工验收经常遇到的问题。提出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应基于经济技术可行性、实际可操作性提出环保措施,合理识别预测污染因子等反馈意见;环保审批部门应在环评单位与环保验收单位之间建立起交流、沟通的渠道,以更好地把好环评审批和环保验收审批两个关。  相似文献   
75.
1 监测条件的选择和控制高锰酸钾标准溶液 按《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三版)要求高锰酸钾浓度准确到0.01mol·1-1,实际调配较难,只要在标定时,消耗的高锰酸钾体积在10±0.5ml范围内即可.滴定、标定 高锰酸钾与草酸钠反应,合适温度为60-80℃,这就促使滴定、标定要迅速,时间要短.取出处理后的样品,先观其颜色,如仍为紫红色,那么滴定时消耗的高锰酸钾常在5ml以下,如为棕红色,则滴定时消耗的高锰酸钾常在7ml以上.知道所需高锰酸钾的体积,就能控制滴定速度  相似文献   
76.
几十年来,全球生态系统每况愈下,许多物种不断灭绝,令生态学家们十分担心.从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到1972年出版的<生存的蓝图>:从斯德哥尔摩的环境会议到1980年制定的世界自然保护策略;从布伦特兰可持续发展委员会1987年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到1991年约翰内斯堡的联合国环境高峰会议;从1991年的<京都议定书>到2005年的千年环境评估与斯特恩报告等重要文件,都充分表明了生态学家的忧虑.  相似文献   
77.
以某铅锌矿爆破施工为背景,在现场试验的基础上,对测得的振动速度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场地爆破振动衰减规律,并结合爆破主频率,确定了周围民房的容许振动速度为2cm/s。同时,对爆破冲击波和噪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爆破振动、冲击波和噪声均与爆心距、炸药量有关。当爆心距相同时,噪声对建筑物和人员的影响最大,空气冲击波次之,爆破振动较小。主要从控制最大段药量和爆源距安全原则考虑,提出了防爆破振动、噪声和冲击波及飞石的安全距离。另外,还提出了硐口悬挂3层麻袋、堵塞炮泥和控制起爆网络中段间微差等安全措施,并对有害效应进行评估,其结果对后续爆破设计和施工具有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8.
通过静态吸附试验,研究了天然浮石对高砷地下水中As(Ⅴ)的吸附去除效果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增加浮石投加量,As(Ⅴ)的去除率随之逐渐升高,但当浮石投加量超过10 g/L时,继续增加浮石投加量,As(Ⅴ)的去除率趋于平稳.随吸附时间延长,As(Ⅴ)的去除率逐渐升高,9h后吸附达到平衡.浮石对As(Ⅴ)的吸附量随As(Ⅴ)初始质量浓度增大而升高,而As(Ⅴ)的去除率则随之降低.酸性条件下(pH=2~6),浮石对As(Ⅴ)的去除效果较好,当pH=4时,浮石对As(Ⅴ)的去除率最高;在碱性条件下(pH>7),浮石去除As(Ⅴ)的效果较差,并且,随pH值增大,As(Ⅴ)的去除率降低.采用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分别对吸附数据进行拟合,浮石对As(Ⅴ)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规律,其饱和吸附量为2.53 mg/g.采用准一级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对吸附平衡前的数据进行拟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更符合浮石吸附As(Ⅴ)的动力学过程.研究表明,天然浮石是一种能够有效吸附高砷地下水中As(Ⅴ)的吸附剂.  相似文献   
79.
为了解决填埋场高压直流检测法稳定性较差、精确度较低的问题,文章提出了基于FFT(fast Fourier transformation,离散傅氏变换的快速算法)的低频交流电信号填埋场渗漏检测方案,可以提高垃圾填埋场实时检测系统的检测精度,大大减少由电压不稳定性带来的误判和漏判。对其检测原理进行了分析,通过在中国环境科学院内模拟实验与贵州榕江填埋场现场试验,对传统的高压直流检测方案与低频交流检测方案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当信号频率为1~10 Hz之间时,基于FFT的低频交流信号填埋场渗漏检测方案可行,抗干扰能力更强,检测电压稳定性更强,准确度更高,并且可以提高检测精度。  相似文献   
80.
本文在调查南方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COD浓度的基础上,从合流制排水系统、居民生活习惯、有机物在输送过程的降解和地下水渗漏四个方面论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COD浓度偏低的原因,并探讨了相关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