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45篇
安全科学   59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165篇
基础理论   20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20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8 毫秒
291.
为确定生物炭对土壤呼吸速率以及土壤碳组分的影响,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以苹果果树枝条生物炭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添加0、20、40、60、80 t/hm2的苹果果树枝条生物炭后,小麦生态系统呼吸(Re)、土壤呼吸(Rs)、植物呼吸(Rp)、土壤TOC(总有机碳)、土壤POC(颗粒有机碳)、WSOC(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和土壤AOC(易氧化有机碳)的变化以及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添加生物炭显著提高了小麦生态系统呼吸速率、土壤呼吸速率和植物呼吸速率,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9.98%~27.57%、9.33%~19.47%和10.18%~30.14%,并且生物炭施用量为20和40 t/hm2时土壤呼吸速率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处理,而对于小麦生态系统呼吸速率和植物呼吸速率来说,施用40 t/hm2生物炭时其值最高.对于土壤碳组分,施用生物炭显著提高了0~20 cm土层中土壤w(TOC)、w(POC)和w(AOC),并且土壤w(TOC)和w(POC)与生物炭施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对于WSOC而言,当生物炭施用量高于40 t/hm2时其值显著降低,与对照相比,0~10、>10~20和>20~30 cm三个土层中w(WSOC)分别降低了21.82%~28.37%、35.88%~36.58%和32.28%~44.07%.研究显示,适量施用生物炭能够提高土壤w(TOC)、w(POC)和w(AOC)而降低了w(WSOC),但同时也增加了小麦生态系统呼吸速率.   相似文献   
292.
罗萌  宋娇艳  曾微  王强 《地球与环境》2017,45(5):531-539
采用土柱淋溶试验方法,研究了模拟江水淋溶下,三峡库区典型土壤-紫色土中的有机污染物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的淋溶释放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随着淋溶时间的延长,不同DMP含量水平的紫色土中DMP的累积释放量均增加,双常数方程是描述紫色土中DMP淋溶释放动力学的最佳方程;随着紫色土中DMP含量增加,紫色土向模拟江水淋溶释放DMP的累积量越多,但是累积释放率却减小,累积释放率仅0.58%~1.35%,表明紫色土中的DMP不易淋溶释放。离子强度对DMP的释放量影响显著,在试验离子强度范围内,累积释放率总体上较低,介于0.43%~0.74%;试验p H范围内,紫色土中DMP累积释放量、累积释放率与淋滤液p H呈极显著负相关;紫色土中外源有机质的添加显著增加了紫色土对DMP的吸持量,减小了紫色土中DMP的淋溶释放量;当紫色土中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添加量为50 mg/kg时,降低了紫色土中DMP的累积释放量和累积释放率,而当SDBS添加量大于200 mg/kg时,紫色土中DMP的累积释放量和累积释放率反而随着SDBS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加,并且均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293.
秦岭红桦林土壤细菌群落剖面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秦岭辛家山林区红桦林细菌群落在土壤剖面上的分布状况,对评估土壤细菌在森林生态系统土壤肥力调节、碳氮循环等作用至关重要.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土壤细菌16S r DNA V3~V4可变区进行测序,结合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初步探讨了红桦林0~10、10~20、20~40和40~60 cm这4个土壤层细菌群落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细菌群落组成及丰度变化.结果表明,在红桦林土壤剖面上,OTUs、Chao1指数、Shannon指数均在0~10 cm处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 688、2 314、8.66,土层间差异不显著.4个土壤层的优势菌门均为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主要的优势菌属为Gp4、Gp6和Gp16.优势菌门的相对丰度在土层间并不相同,0~10 cm土壤层具有较高的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其相对丰度为23.62%,而40~60 cm具有较高的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相对丰度为62.88%.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与全氮、土壤有机碳、C/N、可溶性有机碳显著相关,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与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显著相关.经RDA分析证明,影响秦岭红桦林土壤剖面细菌群落分布的主要土壤因素是可溶性有机碳.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在秦岭红桦林土壤4个土层均有较高的细菌多样性,为进一步认识森林土壤细菌多样性奠定了理论基础,在研究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剖面养分循环过程时应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294.
以城市污泥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为目标,研究污泥处理处置的技术。污泥处理包括污泥脱水过程中高分子絮凝剂与助凝剂的效果;污泥处置新技术包括污泥的营养特性,生产有机复混肥,施用污泥复混肥对作物、土壤的影响,确定污泥施用的安全性指标。并评价了污泥的农用效果与环境效应。  相似文献   
295.
赤铁矿对砷的吸附解吸及氧化特征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采用等温吸附热力学的方法,研究了赤铁矿(α-Fe2O3)对三价砷离子的吸附和氧化特征,以及温度、pH值等因素对吸附和氧化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Langmuir方程可以很好地表述吸附量与初始三价砷离子浓度的关系(R2=0.9939);随着初始砷离子浓度的增大,溶液中As(V)的浓度(氧化量)也逐渐增大,然而氧化率却随着初始砷离子浓度的增大而减小;35℃条件下的吸附量和吸附率、氧化量和氧化率都比25℃时大,表明升高温度有利于赤铁矿对砷离子的吸附和氧化作用.溶液酸度对于As(Ⅲ)的吸附和氧化有着不同的影响,在pH<8时,吸附量和吸附率随pH上升而增加,在pH=8时达到最大,随后随pH上升而减小;当pH低于6.0时,随着pH的增加As(Ⅲ)氧化量、氧化率逐渐增大,而当pH高于6.0时.随着pH增加As(Ⅲ)氧化量反而降低.最大氧化量出现在pH=6.0处.  相似文献   
296.
从把握可持续发展观中的和谐环境伦理意蕴入手,就找到了解读可持续发展观内涵的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可持续发展观内涵中具有丰富的和谐环境伦理思想。可持续发展观主张“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与和谐环境伦理意蕴是趋同的;可持续发展观主张“经济发展与资源开发利用的协调发展”与和谐环境伦理意蕴是一致的;可持续发展观主张“人类世代永续长存”与和谐环境伦理是相符的;可持续发展观主张可持续发展应成为“全球性问题”与和谐环境伦理意蕴是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297.
环境空气PM2.5连续监测系统手工采样比对测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强  钟琪  迟颖  张杨  杨凯 《环境科学》2015,36(5):1538-1543
借鉴美国EPA关于PM2.5连续监测仪器手工采样比对测试的性能指标和检测方法,结合我国现行的相关技术规范,选取两种不同原理4种型号典型的进口和国产环境空气PM2.5连续自动监测系统,分别在春、夏、秋、冬这4个季节开展了PM2.5连续自动监测与手工采样测量(重量法)之间的比对测试.研究确定了符合我国环境质量现状和环境监测管理需求的PM2.5连续监测系统与手工采样比对测试(调试)的质控措施要求(手工采样测量结果平行性≤5μg·m-3或5%)和技术指标要求(线性回归方程斜率1±0.15;截距0±10;相关系数≥0.95)以及相应的操作方法,为我国环境空气PM2.5连续自动监测系统的现场有效使用和数据质量保证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手段和质控方法.  相似文献   
298.
通风强度对市政污泥生物干化中试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喻  韩融  陆文静  王洪涛  明中远  王强  夏伟 《环境科学》2015,36(5):1727-1732
将污泥与树皮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利用自主研制的滚筒式污泥生物干化中试系统进行实验,通过对温度、含水率、O2和CO2浓度、挥发性固体(VS)、p H等参数的检测,研究了通风强度对市政污泥生物干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通风强度对污泥生物干化有较大影响,通风强度(以VS计)为120 L·(h·kg)-1时,最高温度达到66℃,55℃以上高温可以维持40 h以上,111 h后污泥最终含水率可以降低至56%;生物干化过程中p H始终保持在6.5~8.5之间,不会影响微生物生命活动;滚筒式污泥生物干化反应器能够使反应器内基质均一性良好,对利用滚筒式反应器实现污泥连续流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99.
基于GIS的上海市社区暴雨积涝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暴雨积涝逐渐成为许多城市的主要自然灾害,但当前积涝模型大多基于水动力学方法,需要大量的输入参数,不便于推广和应用。研究采用了积水站数据反算区域排水,并基于简化的城市暴雨积涝模型模拟研究区的积水深度和受淹房屋分布。在此基础上,利用现有灾情资料对模拟结果进行了评估。分析表明,该方法可以较好地模拟五角场街道在一定降雨强度下的积涝空间分布;研究区内积水深度与地表高程密切相关,积水面积和受淹房屋数量都随降雨量的增大而增大,且增幅逐渐放缓,而区内受淹房屋主要为低矮平房、老旧房屋和厂房。  相似文献   
300.
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区域特征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以我国2012年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和工业固体废物等6种主要污染物的综合排放量与工业排放量数据为依据,应用层次分析赋权方法,测算了不同省份的综合污染值,对我国的污染物综合排放情况进行了评价分析。并与2005年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找出了我国在污染物排放、治理方面取得的成果与存在的问题,针对我国不同区域的地域、经济、产业等特征要素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