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43篇
安全科学   54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106篇
基础理论   13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31.
测定了封闭式循环水生产性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 Günther)养殖系统和流水养殖系统各水处理单元水质指标以及鱼的生长、免疫和消化指标.结果表明,封闭式循环水养殖系统经过25 d的运行,生物滤池出水NH4+-N、NO2--N、PO34--P、COD及SS浓度显著低于养鱼池中NH4+-N、...  相似文献   
132.
基于Divisia分解法的江苏沿海地区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能源消费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随着江苏沿海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费的增长以及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短期内难以改变,因此碳排放呈增长趋势。为了研究影响江苏沿海地区碳排放的因素,采用对数平均权重Divisia分解法,建立江苏省沿海地区人均碳排放量的影响因素分解模型,分析了2000~2008年经济发展、能源结构和能源效率对江苏省沿海地区人均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对江苏省沿海地区人均碳排放的贡献值和贡献率均呈指数增长趋势,能源效率的提高和能源结构的改善对人均碳排放的抑制作用比较有限,经济发展是造成江苏省沿海地区人均碳排放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通过研究,为江苏沿海地区控制和减少碳排放提供一些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3.
针对办公环境PM2.5的净化问题,现场测试了以3种不同过滤面积的驻极体空气过滤器为核心过滤元件的空气净化器的过滤性能,并与普通高效微粒空气过滤器(high-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HEPA)、初效碳纤维滤层和活性炭滤网等进行了对比.测试点为上海某三楼办公室座位区离地面1.1m处人体坐姿呼吸平面.采用蜡烛烟雾作为室内微细颗粒污染物的来源.分别测试了40 min内PM2.5的质量浓度衰减值和相应运行功率,并计算了净化器处理风量和洁净空气量.结果表明,过滤面积在0.20~0.54 m2范围内驻极体过滤器的过滤效率随面积增加而提高;过滤面积为0.29 m2的驻极体处理风量最大;以洁净空气量与功率的比值作为指标,可以直观判断出净化效果最好的是初效滤网叠加过滤面积为0.54m2的驻极体过滤器;该工况下40 min内PM2.5浓度衰减率与HEPA几乎相同且均接近70%,但是洁净空气量大于HEPA.  相似文献   
134.
以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RL)为表面活性剂,中长碳链正构醇(正丁醇、正戊醇、正己醇、正庚醇及正辛醇)为助表面活性剂,采用滴定法制备RL/柴油/正构醇/水柴油微乳体系,并考察了表面活性剂用量(Km)、助表面活性剂醇的种类及用量(δas)及离子强度对柴油微乳体系最大增溶水量(Wo)的影响,并对不同条件下获得的柴油微乳体系的运动粘度(μ)和表面张力(γ)进行了表征。通过荧光法测得RL在柴油中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7g/L。当生物表面活性剂与柴油的质量比Km为0.02,助表面活性剂选用正庚醇且醇与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δgs为0.1,NaOH溶液质量分数为0.06%时,柴油微乳体系的肛和T较低,形。最大,性能较佳。  相似文献   
135.
从我国节能减排的政策出发,分析了“十一五”期间我国已关停的小火电机组容量、机组装机范围、企业分布等特征,以及其节能降耗与环保效果。预测了“十一五”关停小火电机组容量,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6.
钢铁企业的低碳转型,对我国钢铁企业高能效低碳发展、实现我国“双碳”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我国钢铁企业在能源方面的利用现状和余热资源的主要分布情况以及余热资源的主要利用方式。在能源消耗方面,虽然中国重点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在逐年下降,但是由于大部分钢铁企业节能技术较为传统,导致近年来吨钢能耗下降幅度逐渐减小,已经呈现出几乎不变的趋势,在节能技术方面进行创新改革已势在必行。同时,各个钢铁企业技术发展水平不一,导致吨钢能耗最小值与最大值之间相差巨大。在钢铁企业余热资源利用方面,情况依旧不容乐观,虽然炼钢、热轧工序中余热资源利用程度在40%~50%之间,但是焦化、烧结、炼铁工序中余热资源利用程度不足20%,尤其在炼铁工序中,余热资源利用程度仅仅达到10%左右。因此,进行余热回收技术的创新,对钢铁企业降低能耗,提高余热资源利用程度至关重要。最后,本文讨论了新能源(例如生物质能、绿电等)对传统能源的替代作用,使用新能源有助于降低钢铁企业的能耗,从而早日达成“双碳”目标。  相似文献   
137.
实施绿色施工是建筑业节能减排的重要环节。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绿色施工的相关评价标准、评价体系研究相对匮乏,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绿色施工评估标准与评估体系。基于突变级数法,参照我国绿色施工相关规定,通过对建筑施工活动中的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进行辨识,探讨构建基于我国国情的绿色施工评价标准体系与评价方法,对推动我国绿色施工的实施与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8.
为了得到置换法关井期间压井液下落速度计算方法,基于气液两相流理论,借助FLUENT和OLGA软件模拟了压井液下落过程,利用段塞流和Turner液滴下降理论,建立了置换法压井液在井筒中的下落速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置换法关井期间,压井液下落主要以段塞流或者环状流形式存在;与OLGA软件分析结果对比得出,压井液下落的初始峰值速度跟液滴模型相近,平均速度跟段塞流模型相近,建议置换法压井设计使用段塞流模型;关井套管压力越大,则压井时间越长;关井套管压力越大,且地层破裂压力越大,则压井次数越少,压井时间也较长;压井液密度越大,则压井时间越短,最终的套管压力就越小。  相似文献   
139.
2013年2月27日早6时30分,甘肃一水泥厂窑头开始点火烘窑,熟料部从早上 8时30分开始,由1班长和副班长带领3名工人将钢球装入粗磨仓内,计划第二天中午12时许开磨.下午6时10分左右,大家加完钢球,准备关闭粗磨磨门和细磨磨门,结束当天的工作.6时30分,巡检工和一名工友将粗磨仓磨门从值班室抬出,巡检工上到粗磨磨顶处,打开电葫芦,打算将磨门吊到粗磨仓内.两人带着手电、大锤、扳手等工具,先后进入磨内.  相似文献   
140.
围绕微藻的胁迫培养,介绍了不同胁迫手段影响下产油微藻的生长及产油特点,对比了不同胁迫手段下微藻产油效果及各手段优劣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综述了各因素胁迫在微藻油脂合成代谢中的作用机理,并给出了各胁迫手段在实际生产中的选用建议.以期通过该综述,对微藻生物柴油产业化中相关胁迫策略的选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